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145章 自己選個職位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145章 自己選個職位吧!

    “我兒,你是否明白了?胡惟庸和我一樣,都不想繼續留在朝堂上,都想離開。

    但他比我做得好啊!我顧慮太多,瞻前顧後,結果到現在人快要死了,卻依然沒有離開。

    ”

    以下為原文中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已省略)

    “他卻不同,名聲和評價全然不顧,只一心要辭官。

    ”

    “如今看來,惟庸比為父看得更清楚。

    ”

    劉伯溫輕輕拍了拍兒子的頭,繼續說道︰“你為人真誠但稍顯遲鈍。

    這樣的性格,不適合涉足朝堂。

    不如回鄉讀書,教導晚輩,如此我也能安心離去。

    ”

    大兒子終究忍不住哭了出來。

    他知道這是父親最後的囑托。

    他確實決定遵從父親的意願,回到故鄉。

    這些年,他目睹了父親在朝堂上的掙扎,那份想要抽身卻無法擺脫的無奈與痛苦,他深有體會。

    劉伯溫並未隱瞞他太多,朝廷內部的勾心斗角、各派系間的爭斗,他都詳細告知。

    這一切,讓他更加堅定了遠離朝堂的決心。

    不久後,朱元璋也得知了劉伯溫病重的消息。

    听著宋利的匯報,他心中感慨萬千。

    他對劉伯溫既敬重又厭惡。

    一方面,他認可劉伯溫的才能和貢獻;另一方面,劉伯溫的清高態度讓他難以接受。

    然而,這對君臣都固執己見。

    一個想走卻倔強不肯低頭;一個雖欣賞卻因對方的倔強而不悅。

    于是,他們就這樣僵持著。

    如今,君臣二人的對峙即將迎來終局。

    朱元璋未曾料到,結局會如此戲劇化。

    思索片刻後,朱元璋讓李善長代為探視。

    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李善長與劉伯溫交情深厚。

    他出面,既不失禮又顯情誼。

    然而誰也沒想到,兩天後,劉伯溫竟真的病逝。

    一時之間,文武官員無不感嘆。

    平日里,劉伯溫低調沉默,仿佛朝堂中的隱形人。

    直到他離世,人們才意識到他的重要性。

    這位真正的智者,其軍師之名實至名歸。

    朱元璋能夠建立明朝,離不開劉伯溫的輔佐。

    可惜,人已離去。

    不久,關于劉伯溫的傳言四起。

    據說他並非病亡,而是被探望的李善長所害。

    起初,這傳聞無人相信。

    但傳播者言之鑿鑿,還加以分析。

    “軍師年紀尚輕,剛過五十,身體本無大礙。

    ”

    “即便患病,有太醫和珍貴藥材,怎會致死?”

    “若李善長心懷惡意,憑他的地位,要除掉軍師易如反掌。

    ”

    “而且,他一直想與軍師聯手。

    ”

    “軍師威名在外,二人若合作,朝堂上將無人能敵。

    ”

    結果軍師清高自守,不願與李善長同流合污,李善長因此惱羞成怒,對他下了狠手。

    這理由听起來倒是頭頭是道,仿佛親眼所見一般。

    但事實上,真正清楚二人關系的人都知道這只是無稽之談。

    無論劉伯溫身體狀況如何,他和李善長之間始終存在隔閡。

    這種對立從他們各自的出身便已注定。

    兩人都是重要人物,若要聯手反而會惹麻煩。

    因此,朱元璋不會相信這種說法。

    但他轉念一想,如果把責任推給李善長,似乎也未嘗不可。

    胡大老爺在劉伯溫去世後才得知消息。

    畢竟他是個講究的人,說在家閉門不出就絕不出門。

    所以之前他完全不知道劉伯溫病重的消息。

    等到他得知時,人已經過世了。

    胡大老爺對劉伯溫的去世深感惋惜。

    這樣一位杰出人才的離去,確實令人遺憾。

    劉伯溫的才智毋庸置疑。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他的智商、見識和眼界幾乎無人能及。

    他對局勢的判斷以及對人性的洞察,遠遠超越他人。

    滿朝文武中,只有胡大老爺和劉伯溫一樣,一心想著盡快脫身。

    而他們的退意原因也是一樣的——為了保命!

    二人心里都清楚,唯有擺脫朱元璋的控制,辭官歸隱,才能稍得安寧。

    盡管出發點相同,但兩人最終的選擇卻大相徑庭。

    劉伯溫太過于孤高自許!

    按常理,既然已經為官,還是朱元璋麾下的官員,甚至有了爵位,哪怕不獻媚,至少也不該如此清高。

    別說面子不面子的。

    明明已經看清局勢,再留下去性命堪憂,偶爾低個頭又如何?

    或者,只要低頭便能全身而退,卻仍執拗地選擇默默無聞,不願屈服。

    這又能怪誰呢?

    胡大老爺此時也在思索,劉伯溫這般年紀在此時離去,難免有些懷才不遇之意。

    畢竟,像他這樣聰慧的人,看得比常人更透徹。

    可偏偏看透之後,卻因性格無法改變命運。

    他不煩惱誰來煩惱?

    再看看胡大老爺,那才是真正的豁然開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先不要硬抗!

    其次避開忌諱!

    剩下的,就是混日子熬時間罷了!

    只要在朱元璋活著時沒出事,日後便可安然無憂。

    除了朱元璋這個強敵,他的後代缺乏這種魄力對他下手。

    胡大老爺既不爭權也不觸踫禁忌。

    試問,誰吃飽了沒事找事去招惹這樣的人?

    所以,胡大老爺的原則很簡單︰先混日子。

    能躲則躲,躲不了就耍賴,實在不行,就挑輕松的活干。

    熬過朱元璋的洪武朝,以後的日子自然會好過。

    只是,劉伯溫一死,朝廷的走向恐怕又要發生劇變了。

    不出意外的話,李善長就要出大事了。

    這人實在愚鈍。

    都到了這種境地,難道還不清楚朱元璋的性格嗎?

    到現在還到處張羅奔走。

    他難道不知道,如果朱元璋要動手,至少會牽連整個家族嗎?

    李善長這是拿全家老小的生命在冒險。

    不過,胡大人即使看得透徹,也不會多言。

    李善長生死由他,隨他便。

    李善長的死固然有自取的原因,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何嘗不是替胡大人化解了一場災禍呢?

    要知道,那丞相的位置原本就是他自己的。

    總之,胡大人現在只求低調再低調。

    他的形象已經樹立得很成功了。

    就像一條有能力卻只想躺平的老魚。

    沒人關注時就靜靜躺著,實在被催得不行,才勉強動彈幾下。

    然後再恢復到安靜狀態。

    這樣挺好。

    至少胡大人對自己的定位很滿意,並想繼續維持這種形象。

    眼看朱元璋給的最後半個月假期即將結束,胡大人決定有所行動。

    他得進宮一趟!

    並非其他原因,只是想去見見朱元璋,和他談談職務的事情。

    既然朱元璋不想讓他閑著,那他就主動選擇一個適合的職位。

    于是,胡府久違地打開了大門,胡大人換上斗牛服出門坐上了馬車。

    有趣的是,胡大人的官職輕如兒戲。

    胡大老爺的官職變動頻繁,一年下來總能換上好幾回。

    昨天還是五品官,轉眼就成了三品,再過一陣子,竟連官職都沒了。

    因此,他的官服很少有機會穿。

    幸好還有這件斗牛服,這是皇帝特賜的榮譽服飾,可以出席正式場合。

    後來,胡大老爺索性不管什麼官職了,無論到哪個衙門都穿著這斗牛服。

    到了宮門口,連通報的手續都省了,只憑一張臉就能進宮。

    這就是大明頂尖大臣的面子!

    胡大老爺輕車熟路地來到謹身殿。

    進門一看,朱元璋照例坐在那里處理著無盡的政務。

    胡大老爺施施然行禮後,朱元璋斜眼看著他笑道︰“這不是我們的胡大人嘛!我們仔細瞧瞧,也沒看出你哪里不適啊!看來這半個月的休養讓你恢復得不錯。

    ”

    听到朱元璋陰陽怪氣的話,胡大老爺表現得泰然自若。

    他拱手說道︰“多謝陛下關心,休養半月,身體確實好多了。

    ”

    朱元璋差點當場破口大罵。

    你整天在家打麻將、作樂,我還能不知道?你怎麼還好意思這麼理直氣壯地承認?

    朱元璋自知臉皮不如胡大老爺,直接揮了揮手道︰“罷了,劉伯溫,別�@鋁耍︿隳曇頹崆幔 懿荒芤恢畢凶牛 約貉「鮒拔話桑 br />
    )

    朱元璋確實給了胡大老爺極大的面子。

    什麼時候做如此隨意?

    還能自己挑選職位?

    要是別的大明官員听到這段君臣對話,恐怕會被氣到當場崩潰。

    但對于他們兩人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

    至少胡惟庸完全不因“皇恩浩蕩”而感恩戴德,反而一臉憂慮地看著朱元璋。

    “真得選嗎?”

    “陛下,您的麾下文武兼備,何必一直盯著我呢?”

    “我既非文才也非武將,還懶散成性,遠不如那些真正的棟梁之材!”

    胡大老爺已經徹底放棄掙扎,連面子都不顧了。

    一般人絕不會在皇帝面前這樣貶低自己。

    也只有胡惟庸了,他實在是不想工作。

    不僅辛苦,還麻煩,萬一不小心做了什麼事惹得朱元璋猜忌,豈不是前功盡棄?

    因此,即便已到這一步,他依舊極力推辭。

    朱元璋冷眼瞧著他,沒多說,只是帶著輕蔑的神色。

    “嘖嘖,惟庸啊,為了偷懶,你真是連臉都不要了。

    ”

    “你說你文不成武不就?”

    “嘖嘖,惟庸,你這是要打誰的臉?”

    “你立下那麼多功勞還這樣說,那讓朝堂上其他人怎麼自處?”

    “難道要把他們都稱作廢物?”

    見胡大老爺終于露出一絲羞澀,朱元璋不耐煩地揮揮手。

    “好了,別再想逃避了!”

    “今天你必須選定一個職位,我絕不允許你閑著。

    ”

    胡大老爺無奈地咂咂嘴,干巴巴地回了句︰“好吧!”

    隨後,他輕撫下巴,突然眼楮一亮,說道︰“既然這樣,陛下就把教坊司交給我吧,我一定能把這個機構管理得井井有條!”

    “什麼?”

    朱元璋听到胡大老爺的選擇後,當場震驚得失聲喊了出來。

    朱元璋的驚訝不是沒有道理的。

    教坊司啊!

    這是什麼地方?

    表面上看,它是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朝廷的禮儀和音樂事務,看起來像是個高雅且正規的地方。

    但實際上,誰都知道,教坊司的主要職責其實是管理犯事官員的妻女。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官辦的青樓或者戲院。

    結果胡大老爺偏偏挑中了這麼一個“衙門”?

    這豈不是太荒唐了嗎?

    要知道,這地方可以說是大明所有衙門中最不堪的地方。

    一般人都不會把它當作正式的衙門來看待。

    可現在胡大老爺竟然要來這里任職?

    “不對,惟庸,我給你一次機會,重新選一個衙門吧!”

    朱元璋沉思片刻後,決定再給胡大老爺一次選擇的機會。

    或者說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他實在難以置信,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丞相,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5章 自己選個職位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5章 自己選個職位吧!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