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擠出去京城完婚的時間,蔣康寧忙得是腳打後腦勺。
一船船的糖漿運抵敕南府府城碼頭,制糖局的砂糖還未正式外銷呢,就已經有無數人排著隊想見一見蔣康寧這位財神爺。
蔣康寧表示他不是財神爺,他不過是財神的搬運工。
作為府城,那肯定是州府內最繁華的地方,可現在的敕南府府城,都不能用繁華來形容了。
府城的街道有些窄了,出門常常堵車;
府城的房屋也過于舊了,顯得特別的髒;
府城的城牆也過于矮了,顯得不夠大氣!
蔣康寧與衙門的官員商量在舊城的基礎上擴寬整個府城,在舊城旁連接一座新城。
這新城的事還在討論階段,他就收到了京城來信。
來信有三封,一封是王石井的,一封是師兄楊硯的,還有一封是翁瑤的。
看過這三封信後,蔣康寧激動地“嗷”了一聲。
信上說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可以做為荒年作物的魔芋。
王石井的信上寫的最詳細,說明了魔芋喜歡在什麼環境下生長,長得是什麼樣子,還附贈了一張圖。
敕南府的環境適宜種植魔芋,朝廷會與大山部落商量種子購買,但等到朝廷把魔芋種子分發下去那就要等很久了。
王石井是讓義兄心里有個數,先在敕南府範圍找找看,廣南府或許有野生魔芋。
楊硯的來信最直白,就是讓蔣康寧務必抓住機會,這魔芋不僅是糧食儲備,同樣也可以掙大錢。
屆時蔣康寧回來入戶部,別人也只有心服口服的份兒。
翁老帝師沒有給自己的學生兼準女婿來信,翁瑤的信上卻是詳細說了京城最近發生的種種,特別是魔芋。
翁瑤也畫了一張畫,比王石井的那個精細多了。
翁瑤信上沒有問蔣康寧何時回京,除了關心他一個人在府城的生活,其余的都是正事。
師兄的信蔣康寧看過一遍放在了一邊,王石井信中附上的那幅畫他仔細看了看。
翁瑤的這封信蔣康寧是看了一遍又一遍,臉上的笑容還特別的,那啥。
這邊,蔣康寧還沉浸在翁瑤對他的關心和愛意中呢,京城的三封急信又送到了蔣康寧的手上。
這回蔣康寧還不等看完信就跳了起來。
三封信來自老帝師、楊硯和王石井,說的全部是有關玉米的事。
老帝師是告訴蔣康寧玉米這種高產作物的試種成功,敕南府在第一批推廣試種的名單內。
但種子的數量有限,讓他提前準備好春種的良田。
這批玉米種子送過來,敕南府必須種好,決不能出半點的岔子。
楊硯還是跟師弟通風報信,也提到了大概能分給敕南府多少種子。
敕南府氣候好,良田肥,只要屆時一畝的純收成能超過4石,那蔣康寧就穩了。
怕就怕有人使壞,若是低于4石,定會有人以此攻訐他,說他種植不力。
王石井的來信卻是令蔣康寧差點仰天大笑。
忠勇村的侯府,哦不,現在是國公府了,忠勇村的國公府別院有一塊玉米地,約有半畝。
當時他們回京的時候把玉米都采摘了,但留下了一部分種子交代了下人繼續種。
京城的玉米種子現在是僧多粥少,若別院那邊種下的玉米又能收獲,那收獲的種子留一半給忠勇村的村民試種,另一半拿給蔣康寧。
蔣康寧大喜,立刻喊人準備馬車,他要馬上趕去忠勇村!
京城這邊,王石井把自家地里產的玉米一分為二。
一半上交戶部作為分配給邊關其他地方的種糧,另一半再平均分給虎行關和哭夜關。
這一半的種子就全部換成了空間種子,送去其他地方的也夾帶了些空間種子。
忠勇公府對外只留了一畝地的種子。
照王石井的話說一畝地的收成夠國公府自己吃和留種了,還是緊著朝廷需要。
忠勇公與瑞郡郎如此大義,就是國子監的書生們都寫了好多篇文章稱贊二人的大義。
永明帝派了戶部的官員和禁軍護送這幾批先行送去邊關的種糧,務必讓邊關能在來年春季種上。
這是忠勇公府指明了捐給邊關的將士的種糧,不佔戶部玉米種糧的份額,其他人有意見也只能憋著。
幾隊護送種糧的車隊前後腳離開京城,去往虎行關和哭夜關的車隊中有兩個熟悉的面孔,一個是趙元德,一個是王書平。
作為忠勇公府的管事之一,兩人現在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
玉米種植一事兩人也是一直跟在忠勇公身邊看在了眼里。
王石井派他們過去就是讓他們把玉米一事更清楚地告訴代明榮和代明軍兩位將軍。
而且兩人都是農家子出身,清楚農事,也能稍微指導一下這玉米的種植。
趙元德和王書平出差,趙河回村釀酒去了,王書平的媳婦兒沈氏讓趙叢博過來家里和王衍一起住。
蔣康寧的婚期是十月二十二,他現在卻暫時顧不上婚事了。
蔣康寧當天趕往永修縣,坐馬車路上花了六天,抵達永修縣後他先去找郭子榆,然後和郭子榆又不停歇地趕去忠勇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石井成了忠勇公的消息還沒送到忠勇村,蔣康寧這位知府大人和郭子榆同時出現,可是把村民們嚇了一跳。
待村長趙大叔從縣太爺嘴里得知忠勇侯和瑞郡郎又進爵了,趙大叔的狂喜和忠勇村多數村民的一樣。
蔣康寧和郭子榆忙著去忠勇公別院查看那一塊玉米地,趙大叔這邊就放起了爆竹。
我的天老爺,這才多久啊!侯爺成公爺了,瑞郡郎還又多得了一個封號!
兩人不僅同時進爵,瑞郡郎還懷了孩子,馬上就要生了!
忠勇村內爆竹聲聲,趙大叔急吼吼地喊著趕緊把入村牌坊上的匾額取下來,他們的侯爺變公爺了!
王文和淚流滿面地從屋里出來,看向“忠王氏”祠堂的方向,王氏族人中也有不少婦人在擦眼淚。
別院,被從京城派來的管事得到消息後也是忙著趕緊命人先把別院大門上的匾額取下來。
蔣康寧不需要下人引路,和郭子榆直接往前院的玉米地走。
前院的玉米地還沒長成,管事原本說等玉米收成後曬干了磨成面給京城的主子送過去。
蔣康寧把王石井的那封信拿給了管事。
別院這邊的玉米要十月底才能收,蔣康寧得回京,郭子榆表示他會盯著這片玉米地,一定把每一粒玉米種子都收上來。
有郭子榆盯著,蔣康寧可以完全放心。
這半畝地收上來的玉米種子留下的一半蔣康寧也不打算交給忠勇村的村民去種。
他讓郭子榆全部種在忠勇公的田里,等到下一批玉米收獲了再看情況分給村民。
在戶部的種糧還沒分發下去的時候,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永修縣已經提前分配好一批良種了。
十月初十,蔣康寧帶了七八名侍衛乘坐輕舟趕回京城。
敕南府各縣的縣令傳令下去,各村去山上尋找一種名為“魔芋”或“ 頭”的植物,告示旁還貼了一張畫。
凡是尋到此植物者皆有重賞。
忠勇村的村民們也得到了這一消息,沒事的村民們紛紛上山尋找。
十月的京城寒風已經開始呼嘯,翁府、蔣府、忠勇公府、大將軍府,甚至是羅榮王都在等著一人回京。
忠勇公府的織造坊已經把新嫁娘的婚服送過去了,卻仍不見另一位正主蔣康寧回京。
翁瑤坐在自己的閨房內沒有即將大婚的喜悅,而是充滿了擔憂。
那件華貴異常的婚服都沒能令她展顏。
以蔣康寧對這門婚事的重視程度,他一定不會遲到,可還有三日就是大婚了,蔣康寧卻仍未露面。
翁瑤心神不寧,就怕對方路上出了什麼事。
入京的河道還沒有結冰,不會是因為河道的緣故,那是為什麼……
翁瑤不敢往下想,她一遍遍告訴自己很可能是蔣康寧太忙,沒那麼早出發。
邵雲安也擔心了,他又想到了立旗的事。
王石井見他擔心的都做噩夢了,第二天一早他帶著大金和幾名府衛直接出了京,去碼頭等著。
邵雲安擔心地連飯都吃不下,郭子牧這時候來到了國公府。
邵雲安和王石井是郭家兩兄弟的恩人,蔣康寧也同樣是他們的恩人。
眼看著大婚臨近,蔣康寧還沒有回來,郭子牧也擔心不已。
“井哥直接去順寧碼頭等,應該不會有事,很可能是路上耽擱了。你也知道若是遇到逆風,船的速度就會很慢。”
郭子牧看出邵雲安沒睡好,寬慰說“這陣子又是魔芋又是玉米的。
我听王爺說敕南府有機會分到玉米種子,怕是因為這些事兒耽擱了。”
邵雲安也希望是這些事耽擱了,點頭道“應該是。”
心里擔憂蔣康寧,邵雲安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郭哥,你懷了沒?”
郭子牧臉色微變,邵雲安心里一突“怎麼了?沒懷上就沒懷上,過兩個月再吃一次孕果就是。”
孕果的果胎消失後三個月如果確定沒懷才能繼續吃一個孕果。
郭子牧咬了下嘴唇,說“我沒什麼感覺,果胎也沒了,但我沒叫府醫給我號脈。”
邵雲安“為啥?”
郭子牧“我想再等兩個月,或許我就是沒感覺呢。”
邵雲安蹙眉“你這叫諱疾忌醫,不對,也不能這麼說。查就查,沒有就等下一次,急什麼。”
說完,邵雲安就喊人去把府醫請過來。
郭子牧抓住邵雲安的手“如果我真的沒懷上,王爺肯定很失望。”
邵雲安都無語了。
他摘下郭子牧的面具,捧住他的臉“我的郭美人啊,麻煩你拿出美人應有的驕縱可以嗎?
王爺得了你已經很知足了,懷不上就懷不上,你真是白瞎了你這張臉。”
郭子牧扒下邵雲安的手,戴回面具,不滿“我家王爺是天下間最好的男人,我這張臉才是麻煩。”
“我去!”
就沖他家王爺從來不問他曾被人搶走的事,總是心疼他受過的苦,他家王爺就是最好的!
府醫來了,粟辰逸也來了,兒子突然叫府醫,把他嚇壞了,他以為是兒子不舒服了。
得知兒子叫府醫是給王正君號脈,粟辰逸問“王正君是哪不舒服?”
邵雲安“給他查查懷上沒有。”
粟辰逸“……!”
喜歡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發家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發家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