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瑤帶著女兒翁洛桐順利來到了秀水村,還是代江帶她們過來的。
代江在送郭子榆去府城的路上遇到正好來秀水村的翁瑤母女。
郭子榆隨府城的衙役去府城,代江則帶翁瑤母女回秀水村。
翁瑤母女的到來令王宅更熱鬧了,邵雲安把她們母女二人安排在了原先妮子的房間。
也是宅子里的客房有些不夠住了,原先青哥兒和蔣沫熙的房間現在安置著武簡。
所以宅子擴建是勢在必行,木料、石料那些的已經在陸陸續續運過來了。
翁瑤從蔣康寧那里已經得知邵雲安和王石井在村子里的宅子挺大的,親眼見到還是令她意外不已。
想邵雲安能從那樣的境地中掙得這樣的家業,又進京面聖進而找回家人,翁瑤也是深感勵志。
她也要努力拋開過去那十年留給她的影響,去努力經營她日後與蔣康寧的生活。
翁瑤也努力在把蔣康寧當作是一個男人,一個喜歡了她多年的男人,而不是她記憶中的那個在花園中暗暗傷心的弟弟。
老夫人讓身邊的嬤嬤帶翁瑤母女先去洗漱一番,別院的浴室舒服,母女兩人好好洗個澡也解解乏。
村里人只知道又有人來了,往侯府別院過去了,新任趙村長讓小兒子和小兒媳拿了些米面、蛋什麼的送過去。
送了東西回來的趙元慶也沒空手,提了一小罐的荔枝酒,說是廣南府送來的荔枝泡的酒,很是難得呢。
翁瑤和翁洛桐來了,邵雲安讓人去縣城找王石井,跟他說晚上早點回來。
翁瑤和翁洛桐一路也累了,邵雲安讓玉梅姐給兩人煮了碗雞湯面,讓她們母女二人先墊墊肚子,晚上他做大餐。
邵雲安沒有那種自己現在身份不一樣了,就不該再下廚的觀念。
在他看來這就是朋友,是未來的嫂子,給自己的家人、朋友、親人做飯沒什麼。
蔣康寧托翁瑤給邵雲安帶了一封信,具體寫了什麼翁瑤沒過問,更沒偷看。
看了蔣康寧的信,邵雲安只有一個感覺——熱戀中的男人,嘖!
蔣康寧當然放心邵雲安會照顧好嫂子和佷女。
這不是他要跟邵雲安說說他和翁瑤的感情進展,這樣才好讓邵雲安知道該怎麼幫他照顧嘛。
反正七八頁的信紙,就最後一頁說了正事。
看來蔣家的男人都是痴情種,妮子不用擔心她的熙哥哥長大後會變心了。
邵雲安反倒覺得蔣沫熙應該擔心妮子長大後發現對他的感情就是純純的兄妹情,那可就糟糕嘍。
得到信兒的王石井果然很早就回來了,趙河還在縣城,趙元德在那邊守著。
趙元德不插手釀酒技術的事,邵雲安說了教給趙河,不是教給趙家。
在這點上,趙家人很拎得清,這也是邵雲安放心教給趙河的主要原因。
王書平夫婦兩人要帶著兒子跟著侯爺去京城,王文和做主,讓女兒女婿過來操持家里的芝麻醬買賣。
徐家那邊現在不敢不放人,甚至還盼著這個老實過頭的長子也能得到侯爺的看中,今後可以提攜家中兄弟。
王四叔和王四嬸、秋叔和銀子叔也把他們自己的小買賣交給了家里的親戚。
他們要去京城了,這小買賣累是累,卻是很掙錢。雖說城里現在也有學他們做這買賣的,也比他們的便宜。
但因為味道沒有他們的正宗、好吃,就算被分去了一部分客人,靠這個小買賣養家也是綽綽有余的。
何況他們兩家可以依托在“雲龍坊酒樓)”之下,其他人卻是不行的。
好幾家人可以跟著侯爺去京城,不知羨慕死了多少人。
邵家村是全族落罪,村中僅有的幾乎非邵姓村民逃過一劫,但也是連夜匆匆搬走了。
大山村朱氏本族流放,大山村空了一半有余,有些害怕日後還會被牽連的也拖家帶口逃難去了。
小山村,郭招弟帶著兒子王在錚在地里忙碌。
如果邵雲安這時候見到她一定認不出她是那個他記憶中滿身是肉的女人。
王田岩被拉去強制服徭役,回到娘家的郭招弟一開始還如出嫁前那樣啥事也不干。
但在王石井成為侯爺,邵雲安成為將軍府少爺的消息傳到小山村後,郭招弟一家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對邵家村和大山村朱氏一族的處置在聖旨宣讀後王田岩就被帶走了。
郭招弟和王在錚母子兩人被族中安排到了村中最偏僻的一處破屋,族人生怕她曾與邵雲安的恩怨牽連到自家。
郭氏的族長也沒有把郭招弟趕出村子,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護著她。
郭招弟要自己下地、種地,要想辦法養活她自己和兒子。
王在錚別說讀課了,待他長大,他的那份徭役即便是出錢都逃不掉。
王春秀無聲無息地遠嫁了,是王氏族人把她送去縣上,由陳三禮派人送去了廣南府。
王春秀上船的時候穿了紅嫁衣,陪嫁就是一方木箱。
村里人也不知道王大力有沒有給王春秀嫁妝銀子,也沒人打听。
不過王四嬸等幾位王氏的嬸子還是給她湊了些嫁妝,加起來也有十幾兩銀子。
這些都是邵雲安見到趙河之後,從趙河那邊听來的。
趙河都不知多慶幸公公沒跟著王老叔糊涂下去。
至少後來王石井回來後,公公一直站在王石井這邊,不然他們一家哪能有如今這樣的風光和際遇呢。
王家的那些人離邵雲安已經很遠了,以後也不會再有交集,唯一要說有交集的可能也就住在村子里的王大力。
趙河也把公公和王文和怎麼勸說王大力的事說了,讓邵雲安放心,村里會看好王大力。
邵雲安也就順便把他們打算在村里設一個“基金”的事說了,趙河听得很是贊成,表示他們家也會出一份力。
邵雲安覺得趙元德能娶到趙河這樣的人也是福氣,趙河的性格和眼界就是放到“未來”也是能做出一番大事業的。
趙大叔家送來的米面都是今年的新糧,蛋也是今天剛下的。
邵雲安晚上做了菠蘿蜜絲蒸飯、菠蘿蜜核雞湯、紅燒羽鸞、烤鹿肉、糖醋魚並幾個拿手小菜外加飯後甜品——草莓派。
邵雲安拿到菠蘿蜜的當天就“試著”做了菠蘿蜜絲蒸飯和菠蘿蜜核煲雞湯,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好評。
老夫人還感慨,這菠蘿蜜聞著怪怪的,這拿那看似不能吃的絲絲煮的飯卻是有股別樣的奶香味道,很是好吃。
菠蘿蜜果肉邵雲安也是隔天就全部處理完了。
除了直接吃的外,余下的他一半做了果醬,一半做了菠蘿蜜干。
就在昨天,他讓王石井包了一條快船,拉著送去京城的好幾樣吃食走了。
陳三禮這邊提前派人去沿途的碼頭送信,船抵達碼頭後就換冰,爭取把所有的吃食完好無損地送到宮中。
這頓飯吃得翁瑤和翁洛桐都撐了,兩人是徹底折服在了邵雲安的廚藝下。
母女兩人也特別喜歡吃草莓派,新鮮草莓過幾天又能收一茬了,翁洛桐特別期待。
她就覺得這次跟著娘出來真好,過去的十年她都沒這麼快樂過。
第二天王石井去縣城“上班”的時候特別提了一個食盒,到了縣城見到陳三禮,他把這個食盒遞給了對方。
陳三禮當真是受寵若驚,侯爺給他帶吃的?
王石井示意他打開看看,陳三禮坐下後打開食盒,取出里面的幾個容器。
幾個容器里裝著的分別是菠蘿蜜干、菠蘿蜜絲蒸飯、菠蘿蜜核煮雞湯、菠蘿蜜果醬、涼拌菠蘿蜜絲、菠蘿蜜絲炒肉絲。
除了菠蘿蜜干陳三禮看的有些眼熟外,其他的他都看不大明白,侯爺這一早的給他帶吃食,不會那麼簡單吧!
王石井的舉動當然不會那麼簡單。
在陳三禮全部品嘗完並且對每一道吃食都表現出贊賞後,王石井才告訴他這些都是用“吉祥果”做的。
“吉祥果?!”
陳三禮大驚,就聞著怪怪的,吃的也怪怪的那渾身是刺的吉祥果?!
王石井老神在在的點點頭,就是那渾身是刺的“吉祥果”。
陳三禮用力搓了搓頭皮,他是個天生的商人,馬上就嗅到了這其中的關鍵。
“侯爺!”
王石井給了陳三禮一個莫急的手勢,說︰“這東西主要還是得吃個新鮮,這核還是特別放在了冰里才多放了幾天。
但這吉祥果干和吉祥果醬只要處理得當,卻是可以多放些時日的。
要把這吉祥果的買賣做得好,廣南府是一個地方。
另外就是如這次這般,運未開封的果到永修縣,在這邊加工處理後再快速運往京城及沿途。”
在廣南府本地的菠蘿蜜,可以成熟後采摘,那樣味道更好。
但要送來敕南府甚至永修縣,就需要在成熟前采摘,利用運送途中的時間再催熟。
菠蘿蜜可以一年多次結果,若這買賣當真能做!
陳三禮都有點急了,這果樹在廣南府種的不多。
因為是番邦帶來的,雖說夠甜,但多種在寺廟,本地的農戶也沒當成什麼值錢的果樹去種。
王石井︰“蔬果運輸最重要的是冰,咱們先來合計這沿途的冰站,再來謀劃這吉祥果的買賣。”
陳三禮︰“好好好!”
陳三禮就琢磨了,這吉祥果的買賣若是真能做起來,這就是兄長的政績啊!
現在哪個府的知府不眼饞敕南府肉眼可見的富貴,但這富貴可遇而不可求。
這指不定廣南府那被人嫌棄的地方也能求來富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