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老帝師回到帝師府時早已宵禁了。還是禁軍送他回府的,不然他只能留在老將軍府了。
翁夫人和女兒翁瑤一直等著他,外孫女已經撐不住去睡覺了。
翁老帝師回到府給了夫人和女兒一個放心的眼神,要求先去沐浴一番。
等到翁老洗完澡渾身清爽地回來,翁夫人忙問︰“可查出是誰給千歲下了毒?”
翁瑤從父親手里拿過布巾,在父親坐下後給父親擦頭發。
翁老帝師道︰“千歲中毒一事皇上自有定論。千歲在將軍府安全無虞。
明日皇上會下旨,準瑤兒與楊志渤和離,帶桐兒歸家。”
翁夫人驚喜,翁瑤也愣住了。
“爹!我真的能與楊志渤和離了?可以帶走桐兒?”
翁老帝師從女兒手里拿過布巾,笑呵呵地說︰“爹自然不會騙你。
楊志渤犯欺君之罪,皇上也知道你受委屈了。
楊志渤不缺女兒,他也盡可抬他喜歡的外室進門。
桐兒以後就是我翁家的女兒了。”
翁瑤的眼淚滴落,高興地抱住了母親。翁夫人給女兒擦淚,她自己卻也是淚濕衣襟。
看著妻女抱在一起流淚,翁老帝師是心疼不已。
他對妻子道︰“聖旨明日就會送去楊家。瑤兒的嫁妝我會派人去楊家拿回來。”
又對女兒道,“京城會亂上一陣子,你帶著桐兒就安心待在家中多陪陪你娘。”
翁瑤擦著眼淚用力點頭。她是真的沒想到可以如此順利與楊志渤和離。
翁夫人心中存疑︰“楊家人晚上來了說都是誤會,要接瑤兒和桐兒回去。
他們是不是听到了什麼風聲?”
翁瑤當即謹慎了不少︰“爹!他們是不是知道皇上要下旨所以……”
翁老抬手,只說了一句︰“千歲鳳體違和,所以他們才敢欺負瑤兒。
不早了,瑤兒,你去歇著吧。近日無論誰邀你飲宴,你都推掉。”
翁瑤還在想父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確實很晚了,爹娘該歇息了,翁瑤向爹娘行禮後離開。
女兒走後翁夫人告訴夫君岑老和岑夫人回去了,翁老帝師沒多說什麼。
帶著貼身侍女回自己出嫁前的閨房,翁瑤還在思索父親的那句話。為何千歲的鳳體違和,楊志渤就敢欺負她了?
翁瑤的腳步越來越慢,越來越慢,直到站著不動。
“小……”
婢女剛出聲就被翁瑤抬手打斷了。
作為楊家的媳婦兒,翁瑤自然清楚楊家人的身份背景。
在原地站了許久,翁瑤突然倒抽了一口氣,捏緊了手中的帕子。
楊家難道是因為!
只有妻子在了,翁老帝師對妻子解釋了皇上會下旨判女兒與楊志渤和離的深層次原因。
老帝師道︰“瑤兒或許對楊志渤還有不舍,我卻是不能讓她為楊家求一句情的。”
所以他沒有直接對女兒說出原因。
翁夫人握緊丈夫的手,臉色鐵青。
“所以楊家想接瑤兒回去不是認為他們錯了,而是想抓著瑤兒這根救命的稻草!”
翁老點點頭,贊許地說︰“夫人做的對。楊家怕是知道自身難保了。”
翁夫人氣道︰“他們那麼欺負瑤兒,我沒把他們打出去已是大度!
他們自身難保也是他們活該!皇上開恩,沒讓瑤兒和桐兒卷入楊家的禍事。”
楊家此舉牽扯到了皇權,一個弄不好她的女兒和外孫女也要被牽扯其中,這是掉腦袋的事!
翁夫人又如何不後怕。
皇上能在發落楊家之前把她的女兒和外孫女摘出來,翁夫人感謝皇恩浩蕩。
翁老帝師這時候突然來了句︰“府里剩下的柚子茶你和瑤兒、桐兒喝了吧,不必給我留了。”
翁夫人回神︰“怎麼?你不是很喜歡嗎?”
翁老帝師︰“今日在大將軍府喝了許多。”
回到閨房的翁瑤在床邊坐下。女兒已經熟睡了。
翁瑤輕輕把女兒額頭上的碎發撥開,對于楊家接下來可能會遭受到的狂風暴雨無動于衷。
將軍府,獨自在前院歇息的代老將軍卻是輾轉反側。
皇上與君後都在府中,代老將軍和兒子代明戈都歇在了前院。
一罐不同尋常的蜂蜜柚子茶,讓君後再無病痛,更解了包括將軍府在內的許多人的困局。
君後恢復了康健,那生下龍嗣也將不再是奢望,江山社稷無憂……
代老將軍當時就問了,那邵雲安究竟是何來歷,怎會有如此神奇、神秘的手段。
翁老帝師當時的回答是“那是天降于燕國奇人;是上蒼派下來輔佐帝王的福星”。
代老將軍對這位奇人是充滿了興趣,很想親眼見見對方。
不僅是他,就是翁老帝師都迫切地想要見到對方一面。
代老將軍不僅對那人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感激。
那人自己還只是一個農戶,掙到的第一筆錢卻能拿出將近9成捐給邊關。
只因他的夫君曾為邊關的將士。
說來,那個素未謀面的孩子與他們將軍府還有些緣分呢。
他失蹤的那個小孫子名字里也帶著一個“安”字。
代老將軍又坐了起來,掀開被子捶了捶自己的那條傷腿。
他今日急著進宮時都沒感覺到腿疼,或者說他已經好陣子沒那麼疼了。
似乎......就是從他開始吃君後給他的阿膠膏後!
今日吃了君後的柚子茶,狼狽是狼狽,可這條腿是一點沒拖後腿!
當時說著柚子茶的功效,就不由又說起了阿膠膏。
他說他的腿沒那麼疼了,最近常常下雨,他晚上也照樣睡得著。
翁老帝師就說他現在是睡得好,吃的香;晚上不起夜,白日不眼花。
而翁老帝師這麼一說,代老將軍也後知後覺地發現他看東西也看得清楚了許多!
這奇人……怕不是仙人降世吧!
代老將軍坐在床上琢磨白日里他們君臣三人的對話,翁老帝師也差不多是如此。
翁夫人已經熟睡了,畢竟今日的情緒也是大起大落的。
君臣三人當時坐下這麼一“對賬”才意識到,邵雲安送來京城的那些出自他親手做的吃食是多麼的“可怕”!
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定會引起大亂!
原本永明帝還猶豫要不要宣邵雲安進京,那現在就是必須宣召!
不僅要宣召,還必須給邵雲安一個顯赫的身份!一個讓魏弘正之流不敢輕易對他動手的身份!
那邵雲安特別給君後做了6罐不同尋常的柚子茶,顯然他可能也清楚自己的這一能力。
那他親手做的吃食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意給出去。
此事事關重大,永明帝也表示等永修縣的春茶忙完後他就下旨召蔣康寧帶邵雲安一家進京。
翁老帝師則琢磨的更多。
對于邵雲安的這種能力,義子康寧是否知道?岑師弟是否清楚?
邵雲安當初提議康寧把熙哥兒送去秀水村,怕也並不單純。
熙哥兒可是恢復了呀!
翁老帝師抬手放在自己的胸口,胸膛下,他的心跳“怦怦怦”、“怦怦怦”!
第二日天不亮時,永明帝在宮門開啟前回到了宮中。
前一天宮中發生了那樣的大事,朝臣們都等著宮里的進一步消息。
或許今日皇上會有什麼旨意,也或許今日皇上會開朝。
永明帝沒開朝,他一會兒還要趕去大將軍府。他回宮就是為了寫聖旨。
宮門大開,御前太監手持明黃色的聖旨,由禁軍護送,策馬出宮直奔西內城。
片刻後,又一隊傳旨的太監策馬出宮,這回是直奔東內城。
“三公五侯一王將”,除了羅榮王是住在皇城,其余幾位皆住在東內城,翁老帝師的府邸也在東內城。
而朝中高官和世家大族在京城的府邸,多在西內城。
第一隊傳旨的太監在楊家的大門口停了下來。
楊家人原本今早打算再去翁府纏磨一番,無論如何要把翁瑤母女接回來。
哪知他們還未出門,宮中的聖旨卻到了!
楊家人急忙擺好香案,穿戴整齊跪下接旨。
在傳旨的公公念出聖旨的內容後,楊家人各個臉色煞白,高呼冤枉。
禁軍不管他們冤不冤枉,楊宅內的所有人統統帶走!
口呼“冤枉”的楊家人也被禁軍堵了嘴拖了出去。
聖旨上,楊家欺君罔上。欺的還是已故的先帝,可謂是其心可誅!
楊家查抄,楊父、楊母和楊志渤皆判斬立決,收回先帝的賜婚聖旨。
翁瑤與其女歸家,女改隨母姓。
楊志渤與外室所生之女,連同外室一並收押。
聖旨上沒有說判翁瑤與楊志渤和離。
要永明帝來說,和什麼離?先帝的這道賜婚聖旨本就沒安好心。
永明帝不會因為對方是他的父皇,他就要為先帝找補。
相反,他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先帝是個多麼糊涂的昏君!
永明帝不諱言,他是恨先帝的。
收回先帝的賜婚聖旨,楊志渤與翁瑤的這段婚事那自然就不作數了。
至少在永明帝這里,他是不承認楊家與老帝師家的這段姻親關系的!
楊家人欺君罔上,這道賜婚聖旨就是他們騙來的!
楊家人被帶走了,楊家被查抄。
而另一道聖旨則是送去寧國公府的申斥。
寧國公教女無方,命寧國公府上下在府中思過三月。
聖旨上沒有說君後中毒與靜妃有關,也沒有說靜妃做了什麼會令陛下龍怒到下旨申斥寧國公。
可無論寧國公府上下對這一道申斥的聖旨多麼深感憋屈,他們也只能關上大門,在府中思過。
靜妃被貶為了才人,皇子與皇女被帶走。
皇上也沒有進一步的旨意說明皇子與皇女接下來交給誰教養。
如果說寧國公接到這份旨意的時候還心有怨言,那楊家接到的那份聖旨卻硬生生地令寧國公出了一身的冷汗。
楊志渤奉旨迎娶了翁瑤的當年就養了外室,也不怪皇上會說他欺君罔上。
先不說先帝賜婚的聖旨上寫了什麼。
只要有這道賜婚聖旨,楊志渤即便是要納妾也至少要等上幾年。
翁瑤若是無子,楊志渤納妾也就納了。
但你在賜婚的當年就養了外室,你這是在明晃晃地打先帝和帝師的臉,是在表明你對這紙賜婚不滿。
既然你如此打先帝的臉,那皇上收回先帝的那道賜婚聖旨也是應該的。
當然,看不透本質的人們多數都是這麼想的,也沒有人去同情楊志渤,都認為他是自作孽。
你楊家再如何,娶的也是老帝師的獨女。
人家老帝師就那麼一個女兒,你楊家人如此欺負人,是真當老帝師就是個普通的國子監祭酒?
而看透本質的人則暗罵楊家人愚蠢,過于心急!
結果現在君後是否無恙還不清楚,楊家先把自己的野心暴露了。
什麼“欺君罔上”,皇上會在乎先帝有沒有被人蒙騙?
這楊家人分明是看君後要不好了,想拿翁老帝師做投名狀呢!
宮中,看了眼先帝給楊家的那道賜婚聖旨,永明帝面無表情地把這道聖旨丟進了火盆。
寧國公府,永明帝暫時不會動。
但楊家算什麼東西!
楊志渤斬立決,審都不用審。他的那三位心上人也下去陪他吧!
至于楊家其他人,該流放的流放,該為奴的為奴,該死的死。
楊父楊母,永明帝同樣判了斬刑。他倒要看看寧國公會不會為楊家人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