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整個永修縣都注定是一派繁忙。蔣康寧忙得甚至都推遲了院試的時間。此事他也已報備了知府。
鄉試、會試的時間是固定的,縣試、府試、院試的時間則由各州府自定。
今年因為正趕上科考年,所以院試的時間不能太晚,最遲也要5月結束,不能耽擱新進的秀才前往府城參加鄉試。
因為要抓緊時間把永修縣今年第一批的新茶制出來,這關系到永修縣接下來的發展。
蔣康寧與縣學的各方商議後,把院試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月,推遲到5月中。
這樣5月末成績出來不會耽誤今年的新進秀才公前往府城趕考。
布告貼出來,今年永修縣參加院試的童生們都很高興,可以多出一個月的時間再多看看書肯定是好事。
往年也不是沒有過院試推遲的情況,有一年災年院試直接推遲到了8月。
縣里在收茶,王石井也收茶。
村里人可以賣去縣里,也可以賣給他們家。不過村里大多數人家采了茶還是願意拿來王宅。
去縣里交茶的人太多,排隊就要很久,他們也擔心縣衙那邊會壓價。
把茶拿來王宅,只要鮮茶采的好,品質好,王石井都收。
給的價格雖說和縣衙對外說的一樣,可他們不用排隊等啊,而且當場就能拿到錢。
別說,燕浮生和秦茵過來後,邵雲安確實感覺家里這一攤他輕松了很多。
秦茵去縣里跑了一趟,買了4個婢女回來。
這4個人中最小的兩個都只有6歲;最大的兩個也不過8歲。
這4個人都是買來伺候妮子的。看到這4個女孩子,邵雲安的內心在鞭笞自己。
秦茵似乎也看出了小老爺在這方面的心軟和不適應,她好言勸道。
這4個姑娘都是家人賣掉的。她買下這4人其實也是給了她們活路。
那青樓的牙人也在挑人呢。這4個姑娘模樣算不得頂漂亮,但送去青樓那樣的地方調教幾年也是能出來賺錢的。
這4個姑娘家里賣的都是死契。
只要她們4個人不多心思好好伺候小姐,就憑小老爺的心善,她們日後也能找個尋常人家嫁了,不至于過那賣身迎客的苦日子。
只要進了青樓,哪怕你能做到頭牌,那私下里都不知要咽下多少血淚。被賣去青樓的女子有幾個能善終的。
秦茵這麼一說,邵雲安的心里好受了一點。
秦茵買回的四個丫頭都不大,就是為了能好好調教。如夏春、夏秋那樣過了10歲,就難免會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當時也是急著趕緊買了人回來立刻能上手,所以盡管覺得夏春和夏秋偏大怕不合適,岑夫人和蔣康辰也就將就了。
也是不放心家里的這些下人,所以蔣康辰回到京城就趕緊托安公公選一個合適的嬤嬤去秀水村幫著邵雲安管家。
這4個丫頭還得調教一陣子,妮子呢就先辛苦周嬸照顧,鄭田花也先過來伺候著。
以秦茵的手段,這4個丫頭調教一個月就能先用著了。
4個丫頭兩個小的叫莫雲、莫珊;兩個大的叫和晚、和薇。
苗元和甦冊表現得還行,就繼續分別伺候蔣沫熙和王青。
妮子身邊的人定下來了,夏春和夏秋去周嬸身邊幫忙。周嬸照顧妮子的這一個月,她們兩個人就先做些針線活。
郭子牧的小廚房也給他蓋好了,日後他就不用去大廚房那邊做點心,也不用為了要避開人還戴著面具。
廚房那邊秦茵本來是想再請一個廚子,邵雲安和王石井商量後沒讓請廚子,而是請了唐根樹的母親王玉梅過來幫忙。
家里下人的飯菜是衛氏、葉氏、吉氏輪流負責,她們同時也負責備菜。
家里的大人孩子都習慣了郭子牧和邵雲安的手藝,換一個廚子那就是換一個口味。
再者,邵雲安和郭子牧掌握的菜譜還關系著酒樓那邊,請個廚子過來也麻煩。
郭子牧做點心去小廚房,做飯還是來大廚房。
王玉梅過來就是幫廚,負責備菜、切菜,這樣與下人的大鍋飯備菜區分開來,掌勺就還是郭子牧和邵雲安。
考慮到現實問題,秦茵覺得小老爺這麼安排也可以。
就這樣,王玉梅成了王宅大廚房的幫廚。
這件事是由周嬸出面去跟王玉梅說的。王玉梅是寡婦,王石井和邵雲安誰出面都不妥。
當天,王玉梅就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給王石井和邵雲安磕頭。
唐根樹現在就是王石井的跟班,唐根生在學堂認真念書。
王玉梅又成了王宅的幫廚。她和兒子唐根樹一個月至少能掙到3貫錢!這還是不收茶、不收果的時候。
最近采茶,唐根樹每天都能拿不少錢回來。王玉梅帶著兩個兒子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
這期間爹娘和兄嫂不是沒來找過她,想接她們娘仨回去。
王玉梅直接一盆剛洗完菜的水潑到了兄嫂的身上。
爹娘過來,她就去找里正,找王族長。有邵雲安在前做“榜樣”,再有兒子的影響,王玉梅現在也潑辣了許多。
里正和王文和把王本勝一家罵了一頓。
之後唐根樹更是提著刀跑到外翁家把兩個舅舅的屋子里外砸了一通。
唐根樹不動外翁和外婆,他就砸舅舅家,打舅舅的兒子。
揚言舅舅、舅母再敢去打擾他母親,他就讓舅舅絕後!
唐根樹當時憑著自己狼崽子的狠勁兒讓母親能得以擺脫不做人的爺奶家。
後來他又憑著這股狠勁兒讓娘帶著他和弟弟能留在村子里。
現在他自己就能撐起這個家了,是家里絕對的頂梁柱、當家人,誰敢來打他家的主意先做好被他扒一層皮的準備!
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唐根樹這麼一砸,王本勝再也不敢琢磨把女兒一家騙回來了。不然女兒沒回來,兒子和兒媳要恨死他了。
他也是沒想到唐根樹這個外孫會這麼狠。
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和外孫的日子越過越好,自己這個親爹一文錢的便宜都佔不上。
因為那是女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本就沒有責任養娘家。
沒有了生活的壓力,王玉梅的身體好了許多。她來到王宅後確實讓郭子牧和邵雲安輕松了許多,特別是郭子牧。
早飯煮粥、炸油條這種沒有太大技術含量的活她都能做。郭子牧也不用每天都要起那麼早。
在燕浮生和秦茵的管理下,王宅內的下人做事是井然有序。邵雲安對兩人的專業性表示了肯定。
在詢問了蔣康寧這位“百事通”後,邵雲安和王石井也弄明白“對食”是什麼意思了。
宮女名義上都是帝王的,所以宮里不允許太監與宮女結對。
但對食這種情況歷朝歷代都杜絕不了。畢竟宮女那麼多,皇上再有精力也不可能都收了。
永明帝登基後並沒有嚴格禁止不許對食,或者說他壓根兒沒想過禁不禁的問題。
他又不會寵幸哪個宮女,宮女私下和誰關系好不是他這個帝王會去操心的。
君後對後宮已有的對食沒有嚴加禁止,但也下令禁止宮里的太監以結對的名義欺辱宮女,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君後曾在宮中嚴查過一陣,也確實查出了那麼幾樁惡心事,罪魁禍首自然是杖斃。
宮女被太監欺辱可上報管事嬤嬤,由管事嬤嬤上報宮內司。若管事嬤嬤包庇,一經發現也是杖斃。
諸如此類規範後宮的條例出來,特別是對宮女的保護,後宮的風氣確實清正了不少。
燕浮生和秦茵是永明帝登基前私下里結對的一對有情人。兩人還是老鄉。
燕浮生先被賣入宮中,去勢成了太監;後來秦茵也因家中困難,進宮做宮女。
兩人在宮中認出彼此是老鄉,之後互相扶持躲過了宮中的一次次危險,最終被安公公選上送出宮,成了一戶農家的管家。
初來時兩人自然是有些忐忑的,幾天過後,燕浮生和秦茵就嘆氣了。
小老爺太好說話,大老爺又什麼都听小老爺的,這家里又是一攤子的人,不請人來幫忙管著還真不行。
家里的事情順暢許多,邵雲安臉上的青紫也淡了許多。趁著今天沒下雨,他和王石井商量帶三個孩子上山透透氣。
王石井最近都在忙著自家的茶生意,縣衙那邊他把該帶出來的人帶出來了,就不用過去了。
有事也有王書平、趙元德先頂著。就是唐根樹現在都能獨當一面。
石井背著背簍,拿著砍柴刀帶著邵雲安和三個孩子上山。
村里就一個出入口,他們在村里很安全,不用侍衛跟著。侍衛只要看著沒有可疑之人進村就行。
制茶所收上來的綠茶,邵雲安都不要。
但收上來的櫧葉樹種,也就是邵雲安心心念念的“秀水紅茶”,他讓蔣康寧私下都給他送了過來。
整個永修縣也就20多棵櫧葉樹種,拿去制茶所是嚴重的浪費。這批紅茶邵雲安是打算都走拍賣行的。
相比來說,如西山上的那種古茶樹在永修縣境內有上百棵。
對于這個世界的地理環境還沒研究透的邵雲安也只能拋開這種種不合理之處,專心自己的掙錢大業。
今年,邵雲安除了要增加紅茶品種,還要增加綠茶品種,他準備增加一種綠茶。
之前他制作的龍井采用的是炒青法。這次他準備挑選一部分綠茶用烘青法,再加入新鮮茉莉花窖制。
這種帶著茉莉花香氣的龍珠香片,一定會在京城再次引來一股風潮!
第一次跟著爹和小爹上山,妮子和王青都特別的興奮。
蔣沫熙的臉上也帶著明顯的新奇。看得出三個孩子在家里確實是悶壞了。
王石井拉著邵雲安,邵雲安牽著妮子,妮子拽著蔣沫熙,蔣沫熙拽著王青。
三個孩子也都各背了一個小背簍。也是在今天,他們才知道原來家後邊的這座山也是他們家的!
妮子看小爹的眼神充滿了崇拜,這肯定是小爹買的!因為爹沒錢。
路上,邵雲安給三個孩子講茶葉的知識,三個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一路上沒休息,三個孩子也想馬上見到自家的茶樹,不願意耽擱。
三個孩子每天的飲食里都有靈泉水、稀釋的靈乳,體力早就比同齡的孩子超出許多了。
到了茶林,王青和妮子歡呼地跑過去,這就是茶樹啊!
蔣沫熙跟個小大人一樣地走過去,摸摸這棵,摸摸那棵。
“小爹小爹,這個是螃蟹腳嗎?”
“是。”
“小爹,我來采。”
“你們采下面的螃蟹腳,不要上樹。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不要,不累。”
三個孩子放下自己的小背簍,準備干活了。
那邊王石井也準備干活了,邵雲安道︰“你休息一下再上樹吧。”
“這點路算什麼,不累。”
已經開始不戴眼罩的王石井,臉上沒有刻意消除的疤痕讓他看起來猙獰了不少。
外面的人看到他還是會害怕,但家里人早就都習慣了。
妮子甚至還會經常摸摸爹臉上的疤,想著能把爹的疤給抹掉。
“孩子們,先來喝點水。”
“來啦。”
給三個孩子喝了加了一滴靈乳的水,給他們恢復體力,邵雲安便放任他們去玩了。
只叮囑他們就在茶林這個範圍,不要跑出去。
王石井也喝了水,然後動作靈活地上了一棵樹,他還是不許邵雲安上樹。
邵雲安就在下面溜達,順便采采蘑菇。茶林里蘑菇有的能吃,有的是劇毒。
邵雲安只采王石井告訴他能吃的,其余的他一點嘗試的意思都沒有。
紅傘傘,白桿桿,吃了一起睡板板。
“熙哥兒!青哥兒!妮子!那些蘑菇你們都不要踫,有的可能有劇毒,踫到會中毒!”
“好的小爹——!”
蔣沫熙和王青已經在爬樹了,妮子站在樹下面給兩個哥哥加油。
一家子人忙得不亦樂乎,伴隨著王青和妮子清脆的笑聲,就是蔣沫熙的眼楮都帶了笑意。
只是他說話還是幾個字幾個字的,不會說整句。
但哪怕他一輩子都是這樣,大家也不會再奢求什麼了。對蔣沫熙來說,這種程度的他已經是完全康復了。
口渴了,蔣沫熙把他自己摘的螃蟹腳放進布袋子里,然後輕松爬下樹。
接過妮子送過來竹子水杯,他擰開瓶蓋喝了兩口水。
隨後,他的動作頓住,轉頭朝樹林深處的方向看了過去。妮子不明所以地探頭看去,沒看到有什麼。
妮子扯了扯蔣沫熙︰“熙哥哥?”
蔣沫熙回過頭,剛想跟妮子說話,他又回頭看向了那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