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禮找王石井為的就是新茶和新酒。作為永修縣首富,陳三禮自然也要靠經商來掙錢。京城的那兩股“清風”也瞞不過他。
陳三禮不敢肖想方子,他是希望王石井能漏一點茶和酒的貨給他。
“王兄弟,老哥不為難你,老哥也知道這茶和酒是哪位貴人的買賣。
老哥也不敢跟貴人搶,老哥也不瞞王兄弟,老哥認識一位水商,那人把生意做到了大斯國。老哥是想把這茶、酒通過此人賣到大斯國去。”
王石井驚訝地說︰“斯匪?”
陳三禮搖頭笑道︰“對鮮鹿國來說他們是斯匪;對咱大燕國來說,他們雖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只要有錢賺,管他什麼匪。
而且還是咱們賺他們的銀子。你別看鮮鹿國與大斯國征戰無數,兩國還不是該做買賣照樣做。”
王石井心思一轉,說︰“這件事老弟我不敢先答復陳大哥您。
這樣吧,老弟得先問問,只要貴人同意,那看今年的新茶和新酒的數量是多少,老弟給陳大哥您余下一些就是。”
陳三禮一听馬上激動地說︰“老弟,您可答應了啊!這件事貴人肯定會同意!咱們賺誰的不是賺?”
陳三禮壓低聲音,實話道︰“還請老弟您能在貴人面前給老哥說幾句好話。老哥對貴人絕對忠心耿耿,這不是要跟貴人搶錢,而是想幫貴人多拓展一條上路,順便,喝那麼一兩口湯。”
王石井微微笑道︰“陳老哥言重了。老弟我還沒那麼大臉面直接跟貴人說什麼,不過老哥的話老弟會盡量讓人給老哥帶到。”
陳三禮立刻抱拳說︰“王老弟夠義氣!老哥也不跟你說虛的。此事要能成,所得收益你我五五分賬!日後老弟若有任何麻煩,只要老哥能幫上忙,絕不推辭!”
王石井是不在乎錢的,直道︰“這不重要。陳秀才是我與內子的朋友,他又經常給我兒子寄些書什麼的,這點面子老弟還是要給的。”
陳三禮一听哈哈笑道︰“王兄弟爽快!你這個朋友老哥我是交定了!”
王石井愛財嗎?當然愛。以前在那個家千難萬難的時候,他會用盡一切手段和辦法偷偷存私房錢,只等時機到了分家。
可還沒等他等來分家的時機,他被自己的親娘送去了戰場,巴不得他快一點死掉。他留下的所有私房錢也被宋氏帶走。
王石井現在愛財麼,他依然愛。但他現在愛財更多的卻是讓邵雲安高興,因為他的媳婦兒就喜歡掙錢,也特別喜歡花錢。
所以他會努力為媳婦兒多掙錢,然後看著媳婦兒高高興興地花錢。媳婦兒用他自己掙的錢,給了他這個做丈夫的斷親、分宗的底氣和能力,讓他和兩個孩子能得以“贖身”。
對媳婦兒的恩情他無以為報,只有幫著媳婦兒掙更多的錢,讓媳婦兒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而該散財的時候,他也會跟媳婦兒學,不做錢財的奴隸。
和陳三禮說完了,兩人回了包間,包間內頓時又熱鬧了起來。傍晚,王石井沒能接王青回家。丁一林駕著騾車帶著王青、王衍和趙叢博一起回的村。
三個鋪子,王書平、趙元德、孫二江等人也要分別盯著。郭子榆在包間內陪了一盞酒後就下樓去了。
郭子榆的酒量不行,王石井和蔣康寧讓他過來也是讓他露個臉,讓別人知道他在外代表的是王石井和邵雲安。
邵雲安不喜歡應酬,蔣康寧有官職在身,王石井走不開的時候郭子榆就得頂上。
王石井和蔣康寧回來的時候天都大黑了。酒樓那一頓直接從中午吃到傍晚,之後王石井又跟許掌櫃等幾位管事開會,蔣康寧也去制茶所忙。
等兩人忙完這才一道回來,郭子榆直接住在了制茶所。兩人回來就嚷著肚子餓,邵雲安親自下廚,給兩人做了炒飯配絲瓜雞蛋湯。
後院的絲瓜長出來了,有一股別樣的甜味兒。蔣康寧現在都吃不了外頭的菜,就覺得沒“家里”的好吃。
回屋換了衣裳過來偏廳的蔣康寧一坐下就問︰“熙哥兒呢?在屋里?”
邵雲安︰“青哥兒做完功課了,哥倆一起玩呢。妮子在看周嬸做包,她這幾天對做包包很感興趣。”
蔣康寧點點頭,顯得十分高興。佷子好了,都會跟青哥兒一道玩了。
邵雲安趁機道︰“大哥,熙哥兒好了,您也該把他讀書的事提上日程了吧。我問過他了,他不想去書院,但也想識字、讀書。”
蔣康寧一听大喜︰“他當真這麼說?”
邵雲安︰“比珍珠還真。”
蔣康寧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根了,他道︰“那我以後每天都回來,晚上教他讀半個時辰的書。等子榆閑下來,讓子榆也教教他。我明日當值的時候給他找幾本開蒙的書。”
邵雲安提醒“多找幾本。熙哥兒聰明,他學得肯定很快,您不能把他當普通的孩子去教育,他可是神童。”
蔣康寧的牙花子都笑出來了︰“對對對,我得多找幾本,還好雲安你提醒我。這樣,我給義父去信,讓他給我寄一些書來,給熙哥兒和青哥兒;還有琴譜,給妮子。”
邵雲安給了蔣康寧一個大拇指。
吃完飯,讓鄭氏來把餐具收走,三人也沒走,王石井說了陳三禮跟他說的事。蔣康寧沒開口,和王石井一起看著邵雲安。
邵雲安問︰“大斯國?是個什麼國家?離燕國遠嗎?”
王石井也不是特別了解,蔣康寧就派上用場了。
大斯國離燕國比較遠,與鮮鹿國相鄰,與鮮鹿國隔了片海。
據說大斯國不大,但大斯國的人生性貪婪好色,喜歡掠奪他國。又因他們天生好水,水戰尤為厲害,經常和鮮鹿國開戰。
鮮鹿國跟大斯國那是世仇,曾經鮮鹿國還請燕國出兵助他們抵御大斯國。燕國沒有邵雲安認為的那種正經的海軍,多是沿海的漁民自發組織起來的。
那次燕國也沒有派出正經的軍隊相助,支援了鮮鹿國一些糧草、武器,然後派了幾支特別厲害的漁民隊過去。
那場仗鮮鹿國贏了,給了燕國不少的謝禮。立功回來的漁民還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嘉獎令就擺在那邊的祠堂內。
因為大斯國的人喜歡掠奪,所以燕國的人也稱他們為斯匪。他們也曾騷擾過燕國邊境,後來發現很不劃算。
因燕國臨海地區多數人跡罕至,蟲蛇猛獸過多。有人的地方漁民又很凶悍,雙方打過幾次後都是斯匪退敗。所以除非必要,斯匪一般不會來主動送死。
邵雲安听到這里,不由嘀咕︰“斯匪……難道是這里的,倭寇?”
蔣康寧︰“什麼倭寇?”
邵雲安立刻回神︰“沒,就是覺得這大斯國的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現在不怎麼騷擾我們是他們覺得不劃算。以後覺得劃算了肯定會來。這就是幫臭蟲。”
蔣康寧贊同道︰“確實。只是沿海三個州府與斯匪的對抗暫時只能先交給漁民,朝廷分不出手來組建正經的海防。”
說白了還是沒錢唄,還有就是不夠重視。
暫時拋開大斯國對燕國的隱患,邵雲安道︰“這個陳三禮能有渠道與大斯國做生意,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說的不錯,在商言商。賺錢嘛,賺誰的不是賺,管對方是大斯還是大山。能把大斯國的真金白銀都掙回來,對咱大燕只有好處。”
蔣康寧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這樣,雲安,你馬上去信給安大人,讓他盡快回復。此事還需經千歲首肯才行。”
“井哥寫吧,我的字太難看了,好些字都還不會寫。”
蔣康寧氣得隔空點點邵雲安︰“這都多久了還好些字不會寫,你還不如青哥兒!”
邵雲安理直氣壯︰“我忙啊。”
蔣康寧︰“……”
王石井急忙說︰“我來寫。”
邵雲安道︰“其實可以先不急。我更想先見見陳三禮說的那個水商。我對大斯國的東西很感興趣,我想問問他大斯國有些什麼特產,說不定能發現什麼賺錢的商機。”
蔣康寧和王石井一听,都覺得很有道理。在賺錢這件事上,他們絕對要听邵雲安的。王石井當即就道︰“我明日就去找陳三禮。”
“嗯,你就說是我對大斯國比較感興趣,最好能跟那個人當面見見。”
“好!”
邵雲安︰“如果大斯國有值錢的好東西,千歲也同意陳三禮的請求,那我們跟大斯國交易就以物易物。
拿我們的茶、酒換他們的東西,而且是少量的茶、酒就能換到他們大量的特產。如果他們沒什麼特產,那就只現銀交易;他們給銀子,咱們給茶、酒。”
蔣康寧不明白了︰“為何?”
邵雲安給兩個不明白的人解釋這其中的關鍵。
大斯國是隱患,如果他們有值錢的特產,或者是日後會威脅到燕國的東西,那與對方以物易物,就避免了直接的銀錢往來。燕國沒有花錢,大斯國沒有真金白銀的進賬。
如果他們拿一斤的茶葉就能換對方一大堆的值錢特產,何樂而不為。
可若是換算成金銀彼此交易,那對燕國這個出產金銀並不豐富的國家來說就會存在隱形的損失。畢竟你跟國外交易肯定不能拿銅錢,只能拿硬通貨。
而且還要控制燕國賣給大斯國的茶葉和酒的數量,不能讓他們有余量再轉手掙大錢。
總之就是不能與在大斯國的貿易往來中壯大了他們。
邵雲安打個響指︰“所以,現在茶葉和酒的價格高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我們可以用少量的茶、酒換他們大量的東西。
然後我們再把這些換來的東西轉手或者進行二次加工,變成更值錢的東西。如果他們沒有好東西跟我們換跟好。
我們拿一點的茶葉和酒就換走他們大量的真金白銀,他們手里沒錢了,就不能發展,那對我們只有好處。”
蔣康寧&王石井︰“……”眼里是大寫的佩服!
蔣康寧︰“那什麼是二次加工?”
邵雲安︰“就好比把果子做成果醬,多一道工序就能賣出更高的價錢。總之,跟大斯國交易,只能讓他們的銀子變少,而不能讓他們更富裕。
那樣土匪般的國家,一旦富裕起來,哪怕現在他們不侵犯我們,以後也一定會找我們的麻煩。”
蔣康寧點點頭︰“你的顧慮是對的,我也給皇上上個折子。”接著,蔣康寧就責怪道︰“說起來,那個什麼‘白酒’,虧我還是你們大哥,我都不知道!”
這是秋後算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