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還算順利,還不知秀水村王宅內發生了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的蔣康辰在正月二十五這日趕回來京城。回到京城後的他沒有回家,而是直奔皇宮,請求面見君後。
得知蔣康辰回來了,君後立刻召見。蔣康辰來到君後的景幽宮,隨行帶來的還有好幾口大箱子,還有十幾個大背簍。
蔣康辰跪下叩首︰“草民參見千歲。”
“起來吧,賜座。”
“謝千歲。”
蔣康辰站起來,君後好奇地看著一地的箱子和那些個大背簍,問︰“你這是從秀水村又帶了些什麼回京?”
蔣康辰躬身回話︰“是王石井與邵雲安托草民帶給千歲您的孝敬,另外……”蔣康辰欲言又止。
君後擺了下手,殿內的太監宮女們馬上紛紛退下,只留下一位與安公公一樣的貼身公公。
蔣康辰這才道︰“回千歲,王石井與邵雲安要把他們所得紅利的三萬兩白銀,全部捐給‘武威將軍’代小將軍。”
“哦?!”君後吃驚不已,連身子都坐直了些,“他們為何要捐出這麼多的銀兩給戰驍?”
蔣康辰道︰“王石井曾是代小將軍麾下的一名百夫長。邵雲安得知王石井在軍中時多得武威將軍照拂,武威將軍又對王石井有恩,他便動了此念。”
說到了邵雲安和王石井為武威將軍麾下的先鋒軍捐錢一事,那自然就帶出了“救助基金”這一概念。
听蔣康辰說了所謂的“救助基金”是做什麼之後,君後表現出來極大的興趣。朝廷有善堂,但近些年因為朝廷沒錢,善堂的運營全靠他人和世家宗族捐銀維系。
永明帝登基前和登基後的這幾年,朝政的亂局可謂是剛平緩下來,又能有多少人去關注善堂。國庫若是有錢,也得先解決軍餉。
現在,有個人提出了“救助基金”這听著更加新奇的說辭。這邵雲安的所作所為可以說再次打破君後對他的認知。
特別是這筆錢是捐獻給代戰驍麾下的翼虎軍先鋒軍,出自代家的君後對邵雲安更是多出了許多的好感。
近侍卓公公接過蔣康辰上奏的章程,遞給君後。君後先快速瀏覽了一遍,臉上就已有了濃濃的興味。
蔣康辰在君後闔上奏章後,接著說︰“此事,永修縣縣令蔣康寧,永修縣縣學學正岑老岑月白,永修縣‘白月書院’山長康瑞,都有一同商議,亦皆認為此事大善,且應由千歲主理。
此外,草民與邵雲安也就開發京城商業模式進行了探討,也請千歲過目。”
“商業模式?”
又听到一個新鮮詞匯,千歲點點頭。
蔣康辰又遞上一份厚厚的章程,君後問︰“你不是去秀水村過年了嗎?又如何會談到這些?”
蔣康辰當即解釋因為大家都在一起過年,邵雲安做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就說到了烤鴨店、麻將館等等,也就順便說出來都有誰在邵雲安家過的年。
這邵雲安倒是個聰明人,且能說會道的……這般念頭在君後心里轉了一圈,他問︰“那康瑞……可是都尉中衛史左域之婿?”
“正是。康瑞乃岑老的學生。岑老回永修縣後開辦的‘白月書院’後來就是交給了他。”
“原來如此。”
君後沒有看那份章程,而是滿意地說︰“岑月白遠離朝堂多年,康瑞也已辭官回鄉,他二人卻仍心系我大燕,盡心為朝廷所想,為皇上分憂,本君甚是欣慰。
邵雲安與其夫王石井如此大義,這三萬兩本君代武威將軍收了。你且先回去歇息,本君或許需你親自去一趟虎行關護送這筆銀兩前往。
這筆錢的來歷你最清楚,由你向武威將軍說明最為合適。至于他二人的大義,本君也會秉呈皇上,為他二人請功。”
蔣康辰帶著銀票回來就想到了這個可能,他馬上說︰“千歲,他二人說了不要任何的賞賜,他二人是心甘情願捐出這筆錢。
一為武威將軍將軍的恩情;二為皇上與君後分憂;三,也是他們作為我大燕子民的一點綿薄之力。”
君後贊許地說︰“他二人的這份心,本君領了,本君也替皇上領了。”
蔣康辰打開裝著銀票的箱子,給君後過目。3萬兩白銀的銀票,也要裝滿一個箱子的。屆時送去邊關,還需把這3萬兩銀票兌換成實打實的銀子和銅錢。
其余的藤箱、背簍里,就是邵雲安帶給皇上和君後這兩位大大靠山準備的孝敬了。
有新鮮的、看似暖房和自家菜地出品,實則空間出品的蔬菜,包括白菜、蘿卜、茄子、南瓜,還有王石井去山上挖的山藥。
這些都是路上好儲存、好帶過來的。邵雲安自己積的酸菜、做的辣白菜,家里曬的木耳、蘑菇等干貨。
還有必須得有的阿膠膏,自釀的米酒、黃酒、醪糟,還有芝麻醬、花生醬,各種糖果、花生酥、杏仁酥、芝麻酥等等。
要外人看這些東西,只會鄙夷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拿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換做別人,蔣康辰也不會把這些東西進獻給君後和皇上,因為確實是拿不出手。
但只要是在邵雲安家里住過幾天的,就知道這些看似上不得台面的東西是多麼實在了。特別是有些東西只有在邵雲安家里才能吃到,外面你買都買不來。
蔣康辰把東西一樣樣拿出來,堆了滿地,君後的臉上是明顯喜歡的笑容。永明帝喜歡吃甜食,糖果和各種酥是他的最愛。
君後驚訝︰“這花生也能做醬?”
蔣康辰道︰“草民也是去了秀水村後才知道這花生做的醬別有一番滋味兒。就是這花生醬吃多了容易胖。”
邵雲安做的就是最最傳統的手工花生醬,沒有增稠劑,冷藏後食用的口感更佳。因為用的是產自空間的花生做的花生醬,保質期可達4個月。
“現代”市面上的花生醬里會添加“小強”提取物用作增稠劑和蛋白質補充劑。
自己家吃的花生醬,里面只有花生、糖、鹽和少量的蜂蜜。空間出產的花生含油多,都無需再添加額外的油。
之前安公公離開時,在邵雲安那兒搜刮了一通,其中就不乏菜和各種干貨。安公公是親自品嘗過的,知道邵雲安家的食材味道都好。
安公公把那些菜拿去御膳房,要御膳房做給皇上和君後吃。御膳房的御廚心里還不屑呢。要不是安公公是君後身邊的管事公公,他拿去御膳房的菜絕對會被御膳房丟出去。
宮里的菜那能是隨便從宮外帶進來的麼。
御廚心里不屑,礙于安公公的身份,他們把他帶回來的白菜、南瓜、蘿卜等做了幾樣菜送去了御前。
結果永明帝一吃,當場就賞了安公公,說他帶菜)有功!
御膳房的御廚懵了。負責做菜的御廚不信邪,洗了一根白蘿卜,削皮後直接切了一塊嘗了。這一口下去,御廚知道皇上為何會賞安公公了。
這是蘿卜麼!蘿卜有這麼好吃麼!
做了一輩子菜的御廚懷疑自己以前吃過的蘿卜都是假的。誰家的蘿卜種出來是這個味兒!吃了這家的蘿卜再去吃早上剛送進宮的,在宮外采買的蘿卜……
御廚都懷疑負責采買的太監絕對中飽私囊了!這買回來的蘿卜就跟放了十幾天都快壞了似的!一點都不新鮮!
御廚隨後又趁著下一頓給皇上做菜時,偷偷嘗了安公公帶回來的白菜。御廚抑郁了,安公公是從哪弄到的如此好吃的菜!
他自己在宮外買來的最新鮮的白菜和蘿卜,都吃不出這味兒!都是白菜、蘿卜,長得是一模一樣,這口味怎麼就能差這麼多!
御廚當然也托人去問了安公公這些菜的來歷,得到的只是對方一個高深莫測的笑。
安公公之前回京的時候,帶走的菜不多,畢竟那時候邵雲安的暖房里也沒多少產出,自家菜地的菜也有限。永明帝連著吃了五天就全部吃完了。
之後,不僅御廚抑郁了,就是永明帝都抑郁了。永明帝早些年的時候被父皇丟去邊關“磨礪”,著實吃了不少的苦頭,其中就有常常餓肚子。
等到永明帝登基了,雖說不會餓肚子了,但吃得也很普通,畢竟口袋里沒錢。但永明帝因為曾經的那段經歷,有了個嘴饞的毛病。
平日里吃到什麼好吃的,他就特別饞,而且特別喜歡吃甜食。
安公公從邵雲安那兒帶回來的菜,哪怕只是一盤最樸素的清炒白菜絲,永明帝一個人都能就著這一盤炒白菜絲吃下兩碗飯去。
其實安公公很心疼皇上,把這些菜帶回京城,路上還是花了些時間。若是從邵雲安家後院的菜地或是暖房里現摘,才更好吃。
這菜一吃完,永明帝就覺得吃什麼都不香。他又不可能派人跑去秀水村摘菜吧,傳出去他這個皇帝不得被臣子參一道“驕奢淫逸”、“勞民傷財”。
安公公為何會在催蔣康辰回京的信上讓他帶菜回來,就是因為宮里的皇上念叨著呢。
十幾個背簍里裝著的全部是從邵雲安家後院和暖房里摘的菜。蘿卜上還裹著泥,這樣能更保鮮一些。
茄子看上去還很水靈,也是蔣康辰走的時候邵雲安給了他幾水袋從山上接的“山泉水”,讓他在船上看情況灑在菜上保鮮。
帶回來的這些菜,蔣康辰可是一點都沒留,全部送進了宮。這一路上,他也是半點不敢疏忽,就怕菜運回來都蔫了。
還好,那山泉水管用,這十幾背簍的菜看上去還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