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這一切荒誕的郭父、郭母傻眼,兩人完全無法理解王老太的做法,放著這麼有錢的兒子為什麼要“賣掉”?!
而對于王家的這位男妻,郭父和郭母也不由打了個冷顫。
此人當真是可怕!三言兩語就讓王老太一家不僅把兒子給賣了,甚至把自己都給賣了卻似乎還不自知!
邵雲安看向郭父,郭父一個哆嗦。
邵雲安露出天使般的笑容︰“孫阿爺,麻煩您給這些人看看傷,需要多少診費您回頭找我要。我和井哥得去祠堂。”
孫阿爺擺擺手︰“你們去吧,不用管了。”
邵雲安朝王石井示意,轉頭︰“老爺子、師兄,你們要不要去?”
兩人同時︰“去吧。”
都走到這一步了,沒有不去的道理。
三份契書,邵雲安留下一份,另外兩份康瑞分別交給里正和王文和。
王文和收下契書的時候,神色非常抑郁,他是最最不想王石井離開宗族的人。
王老太已經被押走了,其他人也一起前往王氏祠堂。來到王氏祠堂外,遠遠的就听到王老太的叫罵聲。
王書平快走幾步,揚聲︰“把她綁起來,堵住嘴!”
立刻王四嬸和另外幾個厲害婆子把王老太捆了個結實,嘴也給她堵上了。王大力對此視若無睹,一直看著懷里的匣子。
王文和也不再糾結了,他給祖宗牌位上了香,然後取出族譜,在岑老、康瑞和族老、族人的見證下,用朱筆在王石井的名字旁邊寫下——
【永明五年正月十七,王石井與其生父王大力、其生母朱氏、其弟王田岩、王枝松,其妹王春秀斷親絕義,遷出王氏宗族,自立門戶。
王石井不再是秀水村王氏宗族之人,其死後牌位不入秀水村王氏祠堂,其墳不入秀水村王氏一族祖墳。】
隨著王文和的這段話寫下,隨著那一個個紅色的字落在羊皮上,王石井徹徹底底拿回了自己的自由。
從今往後,他看似沒有了宗族這個根,卻可以真正地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再總是被所謂的親人以血緣、以族規為由壓迫他、逼迫他。
紅色的朱筆在“王石井”的名字上畫了一條線。
從今往後,王石井不再是王氏一族的族人;從今往後,王氏一族不再有王石井這個人;從今往後,王氏一族的族譜上,也不會再出現王石井的名字。
更從今往後,王氏中任何人也不能再拿王石井是族人去強迫他任何事。王氏的宗族禮法再也壓不到王石井的頭上。王青與妮子成人後的任何事,也無關王氏一族。
王石井、王青與王 妍妮子)都成了真正的自由身。說句喪氣的,日後秀水村王氏族人中有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全族獲罪都牽連不到王石井、王青與王 妍的身上。
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沒有宗族,就是沒有根的浮萍。可對王石井、王青和王 妍父子女三人來說,沒有宗族,他們反而才能活得更好。
王石井不在乎死後不能入祖墳,若干年後,就是帝王的陵寢都會被人打開,他一個小小草民的身後墳埋在哪都一樣。他只求眼下,不求身後事。
任王老太在那邊嗚嗚叫,王文和闔上族譜,當著族人的面大聲說︰“即日起,王石井遷出王氏一族,自立門戶!”
族人們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卻難過得落下了淚,其中就有王四嬸等與王石井家關系親厚的人。
王石井對王文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邵雲安走上前,把手上的另一個金錠放在案頭上。丁一林和取了銀子回來的丁一森把一共25個銀錠也一一擺上。
邵雲安︰“王族長,這些錢就當井哥與王氏一族好聚好散。井哥即便不再是王氏族人,他也還是秀水村的村民。
以後村里人有需要幫忙的,我與井哥能幫會幫。也謝謝族里的一些人在井哥需要幫助的時候出手相助。這些情意,井哥都記著的。”
王文和不想收,但他知道他必須得收,因為那麼多族人看著他呢。
王文和點點頭,聲音有點沙啞地說︰“你和石井,有心了。這筆錢,我代王氏一族收下了。”
接著,他就大聲說︰“這筆錢,我以族長的身份分為三份!
一份用來買公田,所得營收,誰家出力,誰家分錢;一份用來修繕祠堂,若有盈余則納入公中;最後一份,族中凡是可去私塾的孩子,每人五兩銀。
若有人拿了銀子卻沒有送孩子去讀書,逐出宗族!”
相比趙氏和孫氏族人掙大錢,王氏族人分得的好處真不算多。但有總比沒有強吧。五兩銀,鄰村私塾夠一年半的束修了!
家中有男孩兒可以去私塾的都很高興。沒有的就計劃著在公田上多出力,多掙些銀子。
田地是要交稅的,家中就算有勞力的也沒法買太多地。在公田幫忙,不僅不用愁稅銀,還有的賺,何樂而不為。
王文和的決定族人們沒有反對的,即便是有不樂意覺得吃了虧的,諸如王本昌、王本勝那兩家,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
王衍可是要去“白月書院”讀書的人,現在誰敢惹族長一家。
這筆錢就這麼分配了,王老太氣得是幾乎翻白眼。
而人心就是這樣的,王石井脫離本家出了錢,若他脫離宗族卻一文不出,那少不得有些攪屎棍站出來攪和。
現在,即便是王氏一族內的攪屎棍也只關心這800兩銀子里他們能拿到多少,至于王石井的去留,都不重要了。
畢竟王石井家是邵雲安當家。萬石井在族內,他們佔不到邵雲安的便宜;王石井離開族內,他們反倒有機會能喝到點湯。
王文和分配好了錢,便對邵雲安和王石井說︰“接下來我族要處置族人,便不留你等了。”
邵雲安一鞠躬︰“謝王族長理解。”
隨後,他牽住王石井的手,與岑老和康院長以及其他來看熱鬧的村民們離開了王氏的祠堂。他們身後,祠堂的大門緩緩關閉。
祠堂外,朱文才和朱文華站在那里,他們也不關心王文和要怎麼處置自己的妹妹姐姐)。
兩人對岑老和康瑞行禮道歉︰“晚輩學生)慚愧。”
今天的事情處理不好,一定會影響朱家後人的求學之路,這是朱文才和朱文華半點都不敢冒險的。
岑老心知他們所想,卻也只是淡淡道︰“石井遷出宗族,脫離本家,與你們也是陌路。日後還望你二人能多加管束族人,莫要再來找石井一家的麻煩。”
說罷,他看向邵雲安和王石井,“家去吧。”
“學正大人!”
岑老沒有理會二人,越過他們走了。王石井也沒理兩位舅舅,邵雲安就更不會理他們了。
看著他們走遠,朱文才的額頭上全是汗︰“這可如何是好?這下子我們朱氏一族算是得罪了學正大人了!
都是你那姐姐!瞞著我們這麼大的事!我要早知道學正大人就在秀水村,絕不會讓你過來!”
朱文華也是著急不已︰“我們已經得罪了,後悔也晚了。這里是秀水村,你我也不便行事。
我們且先回去,把此事跟族老們商議一番。待學正大人回縣上,你我親自登門謝罪。怎麼也不能因此事影響族人的求學。”
朱文才表情凝重地說︰“也只能如此了。你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姐姐!原想把她嫁得遠遠的,就禍害不到朱家了,沒想到她竟給我們惹下這麼大的禍事!
早知如此,當初我就不該給她求情,讓她被浸了豬籠死了還省心!”
朱文華的臉色很難看,咬牙︰“她那時候死了還真是好事!我們先回去吧。郭家那邊我們也不管了!王大力不是拿了那麼多錢麼,讓郭家找他要去!”
“走,回村!”
朱文才和朱文華帶著族人走了。郭家來的人幾乎都被打傷了,郭父郭母不敢再去找王石井的麻煩,但不表示他們不敢找王老太一家的麻煩。
那王石井可是與本家斷了親了,他們不敢惹有靠山的王石井,還不敢惹明顯得罪了縣令大人和學正大人的王大力一家?
郭父帶著剩下的人去王老太家堵人,至于後續怎麼發展,就不是邵雲安和王石井關心的了。
※
回到大宅,蔣康寧、郭子榆和郭子牧都在正廳等著消息。三人知道邵雲安從家里拿了不少錢出去,也從回來過一趟的丁一林嘴里知道岑老和康瑞在幫王石井脫離本家和宗族。
邵雲安拿了那麼多錢出去為的也是這件事。不過一看幾人的表情,蔣康寧、郭子榆和郭子牧就看出事情應該是徹底解決了。
岑老把事情的經過大致跟三人說了一遍,然後問︰“安哥兒,你為何要寫上那些?朱氏若再抵賴,只要有那份契書,康寧就能判她一個入監,你又何必做那惡人?”
蔣康寧點點頭︰“她若再不認契書,誰給她求情都沒用。”
王石井安靜地坐著,臉上是明顯的輕松,說︰“她若再抵賴,大哥您該怎麼判就怎麼判!”
邵雲安哼道︰“反正我對那家人來說已經是惡人了,再惡點也無所謂。我當然不會真讓他們當我家的奴婢,他們樂意,我還不敢要呢。
她若真敢來抵賴,有這份契書在,我能把他們一家都送到牢里去!我不要他們給我做奴婢,我要他家的房和田。大哥,這份契書是有效的吧?”
蔣康寧點點頭︰“他們畫了押,自然是有效的。律法不許買賣良民,他們這是自願自賣自身,且是毀約在前,可依據契書來判。”
邵雲安︰“所以,我就要加上這條。她不怕死就來!到那個時候,王大力和王田岩會不會想弄死她?王枝松能不能饒得了她?王枝松還想科考?烤蛋去吧!”
岑老&康瑞&蔣康寧&郭子榆︰“雲安!”
岑老隔空點了點邵雲安,無語極了。邵雲安嘿嘿笑地拍拍自己一時沒把門兒的嘴,繼續說︰“我就是要惡心惡心他們,要他們拿錢也拿得不痛快。要他們一想起來心里就膈應。
看,王大力都敢打那只母老虎了,王春秀對她娘肯定也寒心了。
憑什麼他們欺負井哥,虐待青哥兒和妮子那麼多年,說要錢我就大方的給。我要是不加那些附加條件,王老太能被送到祠堂去?
她那個人不給她點顏色看看,您瞧吧,她絕對還不認這份契書。還會說是別人逼的,她不識字,她什麼都不知道。”
岑老搖頭嘆道︰“這又是何必。原本是一家人,非要鬧到如此地步。她但凡對石井有一點為母的慈善,她一家也不至于如此。她不知她今日這樣一鬧,王枝松是斷沒有繼續考的希望了。”
岑老和康瑞都不會給王枝松寫這份保舉信的。
王石井毫無感情地說︰“她已經瘋了。”
邵雲安贊成地點頭︰“絕對瘋了。我覺得她精神上肯定有問題。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潑婦不潑婦的問題了。再潑婦的人,也有怕的;我覺得她是執拗到全然無所顧忌了。”
岑老又搖搖頭︰“罷了罷了,是不是瘋了也與你二人再無關系了。石井、雲安,今日也算是解決了你二人一直掛著的這樁麻煩事。你們認親的事是不是可以考慮了?”
邵雲安松開王石井的手,湊上去恬不知恥地問︰“老爺子,您今天這麼給力的幫忙,是不是就是著急這件事?”
“給力?”
“就是很盡力的意思。”
岑老笑笑,彈了邵雲安一個腦門︰“是啊,為父急啊,萬一你被別人認走怎麼辦?”
邵雲安咧嘴笑︰“怎麼會呢,我這個兒子哪是那麼好收的。我看擇日不如撞日,咱們現在就認吧。”
“去去去。”岑老推開邵雲安,哭笑不得,“認親是大事,哪能如此草率。我要先選個黃道吉日,還要廣邀賓客,事情多著吶。我去選日子,我想吃面,多給我加一顆茶葉蛋。”
郭子牧站起來︰“我去煮。”
幾個人都沒吃早飯,沒心情,大家都決定吃面,加多一顆茶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