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第420章 歷史的“慣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 本章︰第420章 歷史的“慣性”

    “回父皇!沒有。”

    朱棣干脆利落地答道,

    一眾後世皇帝也跟著拱手,表示沒有獲取到新記錄。

    朱元璋眉頭習慣地微蹙,

    但考慮到才隔一日的時間,

    沒有獲取到新記錄,也情有可原,

    “行吧。”

    “那爾等回去之後,繼續查找可靠的新記錄。”

    十位後世皇帝拱手一拜,雜亂無章地道,“兒臣(臣孫)遵旨。”

    “是!”

    “臣孫領命。。。”

    朱元璋面色頓時一沉,

    這幫鱉孫,

    剛夸了他們幾句,就飄了?

    “怎麼回事?”

    “一個個都甩著一副苦臉?”

    “這是爾等面聖,該有的樣子?”

    雖然面前的十個人,都穿著和自己一樣的明黃龍袍,

    可在朱元璋眼里,

    他們和普通大臣無異,

    來見自己就得按恪守面聖的規矩。

    見老祖宗怒火升騰,一眾後世皇帝頓時心跳加速,趕忙齊聲致歉認錯,“太祖爺息怒,臣孫知錯了。”

    朱棣立刻開口解釋道,

    “父皇,您先別揪著禮法的問題了,兒臣等踫到了難處。”

    “王恭廠火藥庫沒能遷走,”

    “天啟朝的京城大爆炸未能避免。”

    朱元璋眉頭一凝,立刻看向朱由校,以作求證,

    一臉苦澀的朱由校,點了點頭,確認了朱棣的說法。

    朱元璋還是有些不相信,沉聲說道,“咱已經下了旨意,要加強火藥和火器的管制,”

    “還讓翰林起詔,將之寫入祖宗之法,”

    “而且,咱先林豪一步,指令將軍器局搬遷出內城,”

    “規矩都定好了,”

    “爾等後世子孫,按令執行,焉能沒有變化?”

    朱由校嘆聲拜道,“回太祖爺,我等剛剛交流過,後世的祖宗之法里,的確有了這一條,”

    “可天啟大爆炸還是沒能避免,”

    “還請老祖宗再想點辦法,從根上強勢干預。”

    朱元璋眉頭擰成了川字,

    咱都這樣提前布局,干預到如此地步了,

    怎麼還能咋做?

    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苦思片刻,朱元璋扭頭怒瞪著朱棣,“老四!一定是你!”

    “咱記得你遷都北平,”

    “你違犯了咱定下的許多規矩,也就算了,”

    “怎麼連這條涉及安全的規矩,都不遵守了?”

    朱棣黑著臉拱手說道,“父皇容稟,”

    “王恭廠在洪武朝時,本就設有小軍庫,一直儲存著部分軍備,遷都之後只是把它擴建了,新增加了軍器制作區。”

    “根據兒臣的新記憶,”

    “是一眾大臣商討之後,力諫將火器的制作、研發和儲存地點,定在了那里。”

    “兒臣才不得不做出了違背祖宗之法的決定。”

    朱元璋手指輕扣主位的扶手,眸光銳利如刀,

    很顯然,他根本不信朱棣的推脫話語,

    “這麼說來,是群臣誤導了你,”

    “咱還得體恤你成祖爺的無奈了?”

    朱棣袖中的雙拳,下意識地緊握了一下,

    成祖爺這個稱呼,朕怎麼听,怎麼刺耳!

    從父皇口中戲謔地蹦出來,

    更是刺耳中,帶著尖酸。

    朱棣自知眼下不能父皇硬頂,只得快速收拾好心緒,繼續解釋道,“父皇明鑒,在兒臣永樂朝的情境下,”

    “這樣的選擇,沒有錯,”

    “北京臨近草原前線,遷都是為了方便咱這些大明天子親自鎮守國門,”

    “而火器乃是我朝武器機密中的機密,不方便遷到外城,”

    “只是沒想到兩百年後會發生大災難。。。”

    朱元璋右眉微挑,冷哼一聲,

    老四這個解釋,的確是說得過去,

    只是他這副申辯的嘴臉,

    怎麼越看越像林豪那混球,

    同樣的一本正經,似是胡說八道,但總能說到點子上,

    讓人無法很好地進行駁斥。

    見父皇的面色稍緩,

    朱棣知道自己的話語起效果了,遂繼續說道,“但為了長遠計,兒臣也沒忘昨日在偏殿里的承諾,”

    “回去之後就下了嚴旨,將王恭廠軍器廠搬遷到城外,”

    “朝臣們不敢違逆兒臣的旨意,應該也執行了。”

    “只是,”

    “後世卻沒有正向的反饋,兒臣也很是不解。”

    朱元璋撫著胡須,“你也下了旨搬遷的旨意了?”

    “後世卻沒有動靜?”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後世朝廷又搬回去了?”

    “怎麼會如此不作為?”

    說著,他抬眸掃向其他後世皇帝。

    天啟之前的一眾後世皇帝,

    感受到冷冽目光帶來的威壓感,紛紛雙腿發顫,

    朕等是造了什麼孽?

    做了這“孫皇帝”。

    朱棣趕忙補充解釋道,“父皇誤會了,不是他們不作為,”

    “他們回去之後,也按昨日的承諾,下旨搬遷王恭廠軍器廠,”

    “可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狀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還是讓他們自己說吧。”

    有了太宗爺的說項,眾“涉事”的後世皇帝頓舒一口氣,

    太宗爺心里還是關愛朕的。

    朱高熾知道自己的洪熙朝,首當其沖,

    趕緊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挪動肥胖的身軀,出列一拜,

    “皇爺爺,”

    “根據臣孫的新記憶里,”

    “父皇的確下了旨搬遷王恭廠軍器廠,連城外的新址都選好投產了,”

    “可因為北擊元人和南方用兵,需要很多火器,”

    “原本新替舊的搬遷方案,被執行成了兩個軍器廠同時在運行產出火器。。。”

    朱元璋撫著胡須,微微頷首,

    軍事需求大,有兩處軍器廠,能同時生產火器,

    的確沒有理由直接關停一處。

    見皇爺爺面色緩和,朱高熾繼續說道,“雖然天啟朝的爆炸發生,離臣孫的洪熙朝也有近兩百年,”

    “但為後世計,臣孫也還是下了嚴旨,關停王恭廠軍器廠,”

    “可結果還是沒能改變。”

    說著,

    他將目光投向了朱見深。

    朱見深知道該自己交代了,在朱元璋發問前主動立刻出列一拜,“老祖宗容稟,”

    “臣孫回去也詳查了王恭廠軍器局的相關情況,”

    “在洪熙爺的關停旨意,的確是執行了,”

    “可宣德朝因為戰事需要,又重啟了王恭廠軍器廠的運作,恢復內外兩處軍器廠並行的情況。”

    “後來到了正統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城外軍器廠因為運行不方便,被關停了。。。”

    說到這里,

    朱見深聲音有些微微發顫,

    朱厚照等七位後世皇帝,也下意識地咽了咽喉嚨,

    哪里是運行不方便才關停的?

    分明是瓦剌人打到京師,

    英宗爺來叫門了!

    這等丑事,當事人不在場,可不能讓老祖宗們知道。

    但是怕什麼來什麼,

    只听,

    朱元璋淡淡地問道,“咋會運行不方便?”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第420章 歷史的“慣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第420章 歷史的“慣性”並對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