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話音剛落,
趙勉、俞通淵等一眾海關司骨干人員,便拿著擬好的陳述各自難題的奏本,走進班房。
林豪快速翻看了一下六份奏本內容,確認無誤之後,
便提筆悉數簽押上了名字,
而開口對小貴子說道
“貴公公,請把奏本悉數用印,而後你親自呈遞上去。”
有小貴子這個內侍,親自遞送海關司的奏本,
通政司必然不敢卡著,
老朱可以在今日就看到這些事情,也算我及時預告。
小貴子已經和林豪達成合作,
毫不猶豫地拱手稱是,上前拿起桌案上的海關大印,開始蓋起來。
眾人見此情形,很是困惑,
這貴公公放不下皇帝近臣的架子,
最討厭被他人吆喝,
今日怎麼突然這麼順從了?
林豪掃視眾人一眼,大聲說道,
“諸位也不要總一臉苦相,”
“不就是武勛們的反制,之前我海關司什麼大風大浪沒經歷過?”
“明日早朝,本官一定幫大家要一個說法。”
眾人拱手稱是,但心中依然很是擔憂,
林大人還是過于自信了,
武勛們畢竟是和陛下起家的班底,
即使陛下現在真的站我海關司這邊,
可以後呢?
感覺林大人的每一步動作,都是在留把柄給別人,
他是真不怕陛下事後清算麼?
這種情況,絕對不能發生!
我等必須想辦法多出點力才是,
不能讓林大人單兵作戰。
••••••
翌日,
早朝,
朱元璋面沉如水地走上御台,坐到了龍椅之上,
一眾文武官員在太監的唱禮聲中,三跪九叩行完大禮,
而後便進入議事環節。
林豪沒有給其他官員機會,徑直走出隊列一拜,
“臣左春坊大學生林豪有奏,”
“昨日我海關司遭到史無前例的針對,”
“平倭部署被告知要調整,軍備被卡,戰船被扣,營房修築出事暫停,緝事隊案犯莫名中毒,”
“甚至連‘對口幫扶’洮州的事,也被刁難,說得要十萬兩銀。。。”
“以上諸問題的細節,臣已經寫在昨日的奏疏里了,想必陛下已經御覽,”
“臣實在太難了,”
“求陛下為臣和海關司做主。”
一些不知內情的文官,看著林豪上來就大倒苦水,心里只覺十分舒坦,
這個無恥的林瘋子,
終于有他當廷哀求的時候,
怪只怪他的爪子,伸得太長,
能參辦著海上的水軍事務,還不滿足,
不僅借機壯大緝事隊,
還要通過什麼對口幫扶洮州,摻和到了兵部、都督府的軍務里,
這些事務,可都是武勛們牢牢掌控的,
哪里能容他染指?
他還真以為把幾位侯爵拘禁了就萬事大吉?
領頭的幾位老國公,
還有他們麾下的那麼多都督們,都還在掌握著實權呢。
即使今日他能靠著陛下擺平這些問題,
以後武勛們肯定還會有其他事找他麻煩,
這些老兵痞在利益面前,還是很團結的,
就看他林瘋子一個人,怎麼和全體武將們撕扯了。
不過,
這些文官們所期盼的“林豪一對多”局面並未形成,
因為武將們也並有像他們所想的那麼團結。
沒等朱元璋發話,
寧正殺氣騰騰地走出隊列,站到林豪身邊,聲浪如洪鐘大呂,“陛下,臣寧正也要求做主!”
“朝中有奸佞,在阻礙臣經略洮州。”
“陛下和林大人制定的對口幫扶之策,乃天大的好法子。”
“海關司對口幫扶洮州之事,這些時日一直穩步開展,”
“結果,昨日各方議事時,突然就冒出要求海關司一次性撥付十萬兩的論調,”
“這可是十萬兩啊?”
“哪里需要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銀子?”
“臣這是要采取懷柔之策,不是直接領兵懲戒!”
寧正話音剛落,
一名昨日參與議事,身材削瘦的兵部文官站了出來,
先朝朱元璋行了一禮,而後看向寧正說道,“敢問寧大人,我等好心好意地想幫你爭取十萬兩銀的經費,”
“你不領情也就算了,還倒打一耙?”
“合著我等幫你爭取支援,還是錯的?”
“居然會嫌錢多?下官還巴不得你不用銀子就擺平洮州的事呢。”
林豪認出此人乃是兵部郎中金鴻風,
也是當日在御書房帶頭反對對口幫扶之人。
沒等寧正反駁,
另外幾名參與幫扶議事的兵部文官,都督武將也出列附和道,
“臣也有話說,幫扶之事重點在于銀錢輸援,提出十萬兩銀的經費,也是根據實際需要,議事時提出來,總比以後要用的時候沒有強吧?”
“臣附議金大人所言,寧大人你以前領兵可是總嚷嚷著想要更多的軍費,可這次統領洮州軍務,怎麼就轉性子了?”
“寧正你這老小子該不會拿了海關的什麼好處,才變得如此善解人意吧?”
“陛下,臣一心幫洮州爭取經費,結果被說成奸佞,天底下哪有這樣事的?”
“。。。”
寧正看著朝自己發難的官員,厲聲大喝道,“混。。。胡說!”
“本官才不會像你們說的這樣不堪,”
“對口幫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的,哪里需要像你們說的那樣,一次性讓人家撥付十萬兩銀子?”
“你們分明就是嫉妒本官,還有林大人立功,所以故意在生事。”
金鴻風立刻大聲反駁道,
“寧大人慎言!下官絕對不接受你這般污蔑同僚。。”
吵不過林豪,還吵不過你這兵痞?
其他官員,或是反對對口幫扶之策,或是嫉妒寧正可以立軍功,也跟著站出來幫腔,一起聲討寧正,
一時之間,早朝上形成了寧正一對多的局面。
朱元璋坐在御椅上,冷冷地看著下方的爭吵的大臣們,眸光愈發地冰冷,
昨日他已經看過了海關司呈奏的六道奏疏,
還有錦衣衛的密報,
對武勛們的動作,已經有所了解,
剛才林豪出列時,他就打算直接下旨解決所有問題,
以避免林豪和眾大臣爭辯,傷身致死。
可現在是寧正站出來,和其他人“打擂台”,
所以他決定還是先听一听,
看看還有哪些人會冒出來,
特別是傅友德這個公爵,會不會站出來表態。
而林豪這邊只覺耳朵嗡嗡作響,幾近要耳鳴,
這是寧正反駁的聲音過大,又並排站在他身邊的緣故,
我今日早早地站出來,
只想著老朱能快刀斬亂麻,收拾局面,
沒算到寧正會這麼激動,主動出馬和那些官員掰扯,
早朝的節奏,不能被他們帶歪了。
林豪手肘輕輕頂了一下寧正,示意其噤聲,而後大聲道,“寧大人,諸位大人不要吵了,”
“這一切,還是等陛下聖斷吧。”
寧正“戰意正盛”,根本不為所動,“林大人稍待,今日本官一定要在陛下面前,爭一個理字。”
林豪︰......
寧正哪里來的自信?
他一個耍刀槍的武將,不擅于動嘴皮子,
扯來扯去就那麼幾個論點,怎麼可能贏得了那些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