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里的旺季
深秋的雨總帶著股揮之不去的涼意,順著辦公室的落地窗蜿蜒而下,在玻璃上畫出縱橫交錯的水痕,像極了桌上那份景區客流報表里的曲線——陡峭、冰冷,一路向下。林辰指尖懸在10月的數據,那里曾是黃金周創下的歷史新高,而現在,指尖劃過的11月數據像被人攔腰砍斷,斷崖式的下跌讓紙張邊緣都透著寒氣。
營銷總監的降價方案就壓在報表底下,米白色的封皮上用紅筆圈著“緊急”二字,筆尖戳破紙背的力道,像是要把這兩個字釘進每個人眼里。會議室里彌漫著速溶咖啡的焦味,七八個高管的影子被頂燈拉得很長,貼在斑駁的牆面上,像一群束手束腳的困獸。
“通知下去,”林辰突然合上文件夾,金屬搭扣踫撞的脆響打破了沉默,“暫停所有促銷活動,把四季度的營銷預算全挪給基建部。”
空氣仿佛凝固了。副總張姐推了推眼鏡,鏡框後的眼楮里寫滿難以置信。她跟著林辰從二手車行一路打拼到文旅集團,最清楚這位老板看似溫和的語氣里藏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林總,”她的聲音帶著些微不易察覺的顫抖,“現在是十月底,離春節旺季還有三個多月。這時候不做促銷拉客源,等淡季徹底凍住,開春可能就真沒人來了。”
銷售總監連忙附和“張副總說得對,我算了下,只要打八折,再送兩張周邊景點的聯票,客流至少能回升三成。”他把打印好的折扣測算表往前推了推,紙上的紅色箭頭密密麻麻,全是向上的趨勢。
林辰沒看那份測算表,他起身走到牆上的巨幅地圖前。地圖上用不同顏色標注著集團旗下的產業,紅色是熱門景區,黃色是待開發地塊,而西南古鎮那片淡藍色的區域,被他用指尖反復摩挲著,留下一小塊模糊的印記。“去年雨季沖垮的那段觀景棧道,趁現在修;親子區的遮陽棚全換成環保材料,能透光還能擋雨的那種;還有智能停車場,再加建二十個充電樁,要兼容所有車型的。”
他轉過身時,窗外的雨剛好小了些,天光從雲層的縫隙里漏下來,落在他眼底,漾開一點溫和的笑意。“游客淡季,就是我們的旺季。”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水里,會議室里頓時響起竊竊私語。有人翻著基建部的工程清單,有人對著預算表皺眉,張姐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頓了頓,終究還是寫下“執行”兩個字——她記得五年前,林辰也是這樣,在二手車行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拒絕了同行的價格戰,反而把車庫重新粉刷,給每輛車做了詳細的保養手冊,後來成了全城最讓人放心的二手車品牌。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林辰拿起桌上的古鎮照片,那是剛開發時拍的,青石板路上還留著未清理的泥痕,“但游客來這里,不是為了便宜幾塊錢門票。他們要的是走在棧道上不用擔心掉下去,是帶孩子玩的時候不用怕曬著淋著,是開電車來的時候不用到處找充電樁。這些東西,現在不做,等旺季來了再手忙腳亂地補,就晚了。”
他把照片放回桌上,照片里的陽光恰好落在“西南古鎮”四個字上。“散會吧,讓基建部明天給我具體的施工計劃。”
走出會議室時,雨已經停了。林辰站在走廊盡頭的窗前,看著樓下停車場里稀稀拉拉的車。其中一輛白色的電車特別顯眼,車主正拿著充電線在各個樁位間打轉,最後無奈地把車停在角落,撐起傘往辦公樓這邊走。林辰拿出手機,給物業經理發了條消息“讓那位電車車主來我辦公室,我請他喝杯茶。”
半小時後,車主坐在林辰對面,手里捧著溫熱的茶杯。他是做電商的,周末帶家人來古鎮玩,沒想到回程時發現充電樁全滿了,只能在附近找酒店住了一晚。“其實你們景區挺好的,我家孩子在親子區玩得不想走,就是這充電太不方便了。”他喝了口茶,“下次可能得換個地方,總不能每次都住這兒吧。”
林辰沒說話,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大大的充電樁,旁邊寫著“24小時待命”。送車主出門時,他看著對方的車消失在路盡頭,忽然想起自己剛創業那年,為了給客戶送一份合同,在暴雨里騎了兩個小時電動車,渾身濕透卻緊緊護著文件袋的樣子。那時候他就想,做生意,說到底就是讓人放心。
接下來的三個月,西南古鎮成了個巨大的工地。林辰每天早上七點準時出現在工地,戴著安全帽在各個施工點轉。修棧道的師傅說他太較真,明明用普通松木就能應付,偏要換成防腐木,價格貴了三成還得多等半個月。林辰蹲在旁邊看他們打地基,手里捏著塊去年沖毀的木板“這棧道下面是條河,夏天漲水的時候沖擊力大,用防腐木能多撐幾年,游客走在上面也踏實。”
親子區的遮陽棚也換得不順利。供應商送來的材料看著挺厚實,林辰卻讓人拿水槍對著噴,結果發現接縫處滲水。他當即把材料全退了,親自開車去鄰市找廠家,盯著他們重新生產。“這棚子下面都是孩子,下雨的時候漏一滴水都不行。”他在車間里跟老板拍著桌子說,全然忘了自己前一天剛因為低血糖在工地暈了一小會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最麻煩的是充電樁。負責施工的團隊說景區的地下電纜太老,加建二十個充電樁可能會跳閘。林辰連夜請電力局的朋友來勘察,最後決定從主線路重新拉一根電纜,繞著景區外圍走,既不影響景觀,又能保證供電。這個方案比原計劃多花了五十萬,財務總監拿著賬單來找他簽字時,手都在抖。
“就當是給未來的游客買份保險。”林辰簽完字,把賬單折起來放進兜里,“等開春你就知道,這錢花得值。”
那段時間,林辰幾乎住在了景區的臨時辦公室里。一張折疊床,一個電熱水壺,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妻子帶著兒子來看他,小家伙指著工地里的挖掘機興奮地叫,卻在看到爸爸胡子拉碴的臉時,怯生生地躲到媽媽身後。“爸爸怎麼變成叔叔了?”兒子的話讓林辰心里一酸,他想抱抱孩子,卻發現自己滿手都是油漆和泥土。
“快了,等爸爸把這里修好,就帶你來看蝴蝶。”他蹲下來,用干淨的袖口蹭了蹭兒子的臉。妻子在旁邊悄悄塞給他一個保溫杯,里面是炖好的排骨湯“張姐說你天天吃泡面,再忙也得顧著身子。”
林辰看著妻子眼里的紅血絲,忽然想起她上次說想去看新上映的電影,結果自己開了個通宵的會,讓她一個人在影院門口等到散場。“等忙完這陣,我們全家去海邊玩,就用那個‘家庭旅行日’的規矩。”他握著妻子的手,掌心的繭子硌得對方輕輕一顫。
臘月二十三那天,施工隊終于撤場了。林辰站在修好的棧道上,看著夕陽把木欄桿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的山尖覆著層薄雪,空氣里飄著松木香。親子區的遮陽棚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在暮色里透著暖黃的燈光。停車場的充電樁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藍色的指示燈在寒風里明明滅滅,像一串等待客人的星星。
除夕夜,林辰終于回了家。他洗了個熱水澡,換上干淨的衣服,看著鏡子里那個胡子刮干淨、頭發理利落的自己,忽然覺得有些陌生。兒子湊過來,伸手摸他的臉“爸爸變回來啦!”
春晚剛開始,林辰的手機就響了,是張姐打來的。“林總,剛看了同行的春節促銷方案,他們打五折,還送年夜飯券。”張姐的聲音帶著焦慮,“我們要不要也跟進一下?”
林辰看著窗外絢爛的煙花,想起白天在景區看到的那副對聯——“修棧鋪路只為客安,守心待客方得長久”。“不用,”他輕聲說,“讓大家好好過年,年初一正常開園就行。”
掛了電話,妻子遞給他一杯紅酒“不怕沒人來?”
“怕,但更怕對不起自己修的這些東西。”林辰喝了口酒,酒液帶著微澀的暖意滑進喉嚨,“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約會去的那個公園嗎?明明門票不貴,卻到處是垃圾,座椅也壞了,去一次就不想再去了。我不想我們的景區變成那樣。”
妻子靠在他肩上,電視里的歌舞聲熱鬧非凡。“我相信你,”她輕聲說,“就像當年你說要把二手車行做大,我也相信你一樣。”
開春的第一場雨來得比往年早,淅淅瀝瀝下了整整三天。雨停那天剛好是周六,林辰一大早就去了景區。他站在入口處,看著第一批游客撐著傘走進來,臉上帶著點驚訝——他們原本以為淡季剛過,景區會有些蕭條,沒想到青石板路被雨水沖刷得發亮,路邊的山茶花開得正艷,空氣里滿是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爸,你看,這里有充電樁!”一個年輕男人興奮地指著停車場,拉著父親往那邊走。他們開著輛嶄新的電車,車身上還沾著長途跋涉的泥點。“我說什麼來著,人家景區早就想到了,比你那導航靠譜多了。”男人笑著幫父親解開安全帶,老人下車時,腳步穩穩地踩在新鋪的防滑墊上。
親子區里已經有了不少孩子。他們在遮陽棚下追跑打鬧,偶爾有雨滴從棚頂滑落,剛好落在旁邊的小水窪里,濺起一圈圈漣漪。一個媽媽正拿著手機拍照,鏡頭里她的女兒蹲在花叢邊,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只翅膀沾了水的蝴蝶。“這里比上次來好多了,”她跟旁邊的丈夫說,“棚子不漏雨,地上也干淨,帶孩子來總算不用一直盯著了。”
棧道上的人最多。新修的木欄桿上掛著小燈籠,風吹過的時候輕輕搖晃,像一串跳躍的火苗。有對老夫妻慢慢走著,老頭拄著拐杖,老太太牽著他的手,每走幾步就停下來看看遠處的風景。“去年來的時候,這段路坑坑窪窪的,你差點摔了,”老太太嗔怪道,“現在修得這麼好,明年我們帶孫子來。”
林辰站在茶室門口,看著這一切。張姐拿著報表走過來,臉上的表情像是撿到了寶“林總,你看今天的客流,比去年同期漲了快一倍!那個電車車主還帶了個車友團來,說要給我們做宣傳呢。”
茶室里飄出今年新茶的清香,是當地茶農早上剛送過來的明前茶。林辰給自己泡了一杯,看著茶葉在熱水里慢慢舒展,忽然想起那個深秋的雨天,自己站在地圖前說的那句話。
游客淡季,原來真的可以是他們的旺季。
雨過天晴,陽光穿過雲層灑下來,給古鎮鍍上了一層金邊。有孩子指著天空喊“彩虹!”所有人都抬起頭,看著那道七色的光橫跨在青山和古鎮之間,像一座連接著現在與未來的橋。林辰舉起茶杯,對著陽光輕輕晃了晃,茶水里映出的彩虹,和他心里那道彩虹,慢慢重合在了一起。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風雨,更多的挑戰,但只要守住那份讓游客踏實的初心,再冷的淡季,也能種出春天。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