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

第197集︰《商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197集︰《商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山坳里的“金翅膀”》

    第一章 大山的呼喚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卷起的塵土像一條黃色的尾巴,甩在身後。林薇揉了揉被顛得有些發疼的腰,透過車窗,望向窗外連綿起伏、幾乎要將天空切割殆盡的墨綠色山巒。這里是滇西北的雲嶺深處,一個地圖上只有模糊標記的地方——黑竹溝鄉。

    作為“啟航集團”社會責任部的項目經理,林薇此行的目的地是黑竹溝鄉最偏遠的岩溪村。啟航集團是國內知名的零售與電商巨頭,近年來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計劃”,岩溪村正是他們新對接的幫扶點。

    車子終于停在一片相對平坦的壩子上,村口歪歪扭扭地立著一塊木牌,上面用紅漆寫著“岩溪村”三個字,漆色早已斑駁。迎接他們的是村支書老王,一個皮膚黝黑、手掌粗糙的中年男人,臉上帶著憨厚卻難掩焦慮的笑容。

    “林經理,可把你們盼來了!”老王緊緊握住林薇的手,那力道帶著一種近乎本能的期盼。

    走進村子,景象比林薇想象的還要貧瘠。土坯房稀稀拉拉地散布在山坡上,不少屋頂的瓦片已經破碎,用塑料布勉強遮蓋著。村里少見青壯年,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眼神里透著一種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茫然。

    “我們這兒,窮啊。”老王嘆了口氣,蹲在地上,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地少,還都是坡地,種點玉米、土豆,夠自己吃就不錯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老的老,小的小,想干點啥都沒力氣,也沒門路。”

    林薇的心沉了下去。她拿出平板電腦,調出啟航集團前期調研的資料岩溪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礦物質,非常適合種植一種特殊的高山野茶——“雲霧青”。這種茶在當地有幾百年的采摘歷史,茶湯清亮,回甘悠長,只是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村民們最多也就是自己喝,或者偶爾賣給山下來的零星收購商,價格被壓得極低。

    “王支書,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雲霧青’的事兒。”林薇開門見山,“根據我們的評估,這茶品質很好,有市場潛力。”

    老王眼楮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好是好,可怎麼弄呢?我們沒技術,沒銷路,采下來也賣不了幾個錢,還不如種點包谷實在。去年有幾戶試著多采了點,背到鄉里去賣,來回走一天,才賣了百把塊錢,還不夠腳力錢。”

    這正是林薇需要解決的問題。產業扶貧,不是簡單的施舍,而是要找到適合當地的“造血”項目,並且搭建起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鏈條。岩溪村的“雲霧青”,就是那個潛在的“造血干細胞”,但它需要商業的“金翅膀”才能飛出大山。

    第二章 破土而出的嫩芽

    林薇在岩溪村一待就是半個月。她跟著老王和幾個懂茶的老人上山,查看茶園;走訪農戶,了解采摘和初加工的現狀;甚至親自參與了一次茶葉采摘,細嫩的茶芽在指尖留下清香,也讓她體會到村民們勞作的艱辛。

    她發現,村民們的采摘和炒制完全是傳統手工方式,沒有標準化的流程,品質參差不齊。而且,因為缺乏儲存條件,茶葉很容易受潮變質。

    “必須先從源頭抓起。”林薇在給總部的匯報中寫道,“我們需要技術培訓,建立標準化的種植、采摘和初加工流程。同時,要幫助村里建設初級的加工和倉儲設施。”

    啟航集團的效率很高,一周後,第一批資源就到位了幾位資深的茶葉種植和加工專家來到岩溪村,開始對村民進行系統培訓;一筆資金投入,用于修建一個小型的標準化茶葉加工廠,配備了殺青、揉捻、烘干等基礎設備,還有帶溫控的儲藏室。

    起初,村民們是觀望的,甚至有些懷疑。“城里人搞的這些玩意兒,能靠譜嗎?”“別是騙我們的吧?”類似的議論在村里悄悄流傳。

    李大爺是村里的老茶農,種了一輩子茶,對林薇帶來的“新法子”最不以為然“我炒了一輩子茶,都是靠手感、靠經驗,搞那些機器,能有靈魂嗎?”

    林薇沒有爭辯,而是請李大爺和幾位老師傅一起,用傳統方法炒一鍋茶,同時讓專家指導幾個年輕人用新設備加工另一批同樣的鮮葉。

    對比是明顯的。傳統方法炒出的茶,因為火候和手法的差異,色澤和香氣並不均勻;而新設備加工的茶葉,外形更規整,香氣更馥郁,沖泡後湯色也更加穩定。當專家拿出專業的檢測數據,顯示新方法加工的茶葉各項指標更優,且耐儲存時,李大爺不吭聲了,吧嗒著旱煙袋,半晌才說“嗯……好像是有點不一樣。”

    觀念的轉變是最難的,但一旦開始,就像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面。越來越多的村民願意參與培訓,走進新建的加工廠。看著嫩綠的茶芽在機器里翻滾,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村民們的眼神里多了些期待。

    與此同時,林薇團隊的另一部分人也沒閑著。他們在村里開展電商培訓,教村民們使用智能手機,注冊賬號,拍攝茶葉的照片和視頻。“大家看,這是我們岩溪村的‘雲霧青’,長在海拔兩千米的高山上,純天然,無污染……”年輕的村婦阿芳,第一次對著手機鏡頭,還有些羞澀,但當她看到直播間里有人詢問價格時,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啟航集團的電商平台“啟航優選”專門為“雲霧青”開闢了專欄,首頁推薦,還做了精美的圖文和視頻介紹,講述岩溪村的故事,突出“高山野生”“手工+標準化”的賣點。

    “我們要讓消費者知道,他們購買的每一包茶葉,都在幫助岩溪村的鄉親們。”林薇在內部會議上強調,“這不僅是銷售,更是一種情感連接,一種社會責任的傳遞。”

    第三章 電商架起的橋梁

    第一個銷售季來臨了。

    村民們按照標準化流程采摘、加工的第一批“雲霧青”,被小心翼翼地包裝好,貼上“岩溪雲霧青•啟航扶貧助農”的標簽。啟航集團的物流團隊專門開通了從縣城到岩溪村的專線,確保茶葉能及時、新鮮地運出去。

    “啟航優選”平台的預售頁面一上線,就引起了關注。精美的圖片,動人的故事,加上啟航集團的品牌背書,“雲霧青”很快成為了平台的熱門單品。

    “叮!”阿芳家的手機提示音第一次在深夜響起,是一個訂單。她激動地差點跳起來,趕緊叫醒丈夫,兩人對著訂單信息看了又看,仿佛那是天大的寶貝。

    “258元一包?”阿芳的丈夫搓著手,“這……這比以前賣給收購商的價格,翻了十倍還不止啊!”

    更讓他們驚喜的是,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岩溪村的小加工廠滿負荷運轉,村民們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茶,臉上卻洋溢著從未有過的笑容。李大爺也成了加工廠的技術顧問,他把自己一輩子的經驗和新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指導年輕人做出更好的茶葉。

    “沒想到啊,我這把老骨頭,還能靠茶葉‘飛’起來。”李大爺常常這樣感慨。

    電商的力量是驚人的。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消費者,能夠直接購買到大山深處的優質農產品。更重要的是,它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手中的產品原來可以有這麼高的價值。

    啟航集團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發現,岩溪村除了茶葉,還有一些其他的特色農產品,比如野生菌、土蜂蜜、手工編織的竹器等。于是,“岩溪特產專區”在“啟航優選”上應運而生。

    林薇團隊教村民們如何對這些產品進行簡單的包裝和品質分級,如何在圖片和文字中突出它們的“原生態”和“手工”特色。他們還邀請了網紅主播到岩溪村進行實地直播,讓更多人看到村子的美景、村民的淳樸和產品的天然。

    “家人們,看看這剛從山上采下來的野生菌,新鮮吧!這可是真正的山珍啊……”主播拿著剛采摘的菌子,對著鏡頭興奮地介紹,身後是綠油油的山林和清澈的溪流。直播間的在線人數節節攀升,訂單量瞬間爆棚。

    岩溪村熱鬧起來了。沉寂多年的山村,第一次迎來了快遞車的頻繁光顧。村民們學會了查物流信息,學會了用手機收款,學會了在電商平台上和客戶交流。一些原本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听說了村里的變化,也開始陸續返鄉,加入到家鄉的產業發展中來。

    “以前覺得在外面打工才有出路,現在看來,守著這片山,也能過上好日子。”年輕的村民阿杰放棄了在城里的工作,回到村里,負責起了電商客服和物流對接的工作,他熟練地操作著電腦,眼神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第四章 產業生根,希望開花

    商業力量的介入,像一股活水,注入了岩溪村這片貧瘠的土地。僅僅一年時間,岩溪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標準化的茶園擴大了,村民們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加工,品質更加穩定。啟航集團不僅包銷了合作社的大部分產品,還幫助他們申請了地理標志認證,“岩溪雲霧青”的品牌越來越響,價格也穩步提升。

    電商扶貧帶來的不僅是銷售渠道的拓展,更是整個產業鏈的升級。為了滿足線上銷售的需求,村里修建了更寬敞的公路,改善了通信網絡;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啟航集團幫助村里建立了簡單的質檢流程;為了提升包裝檔次,他們引入了專業的設計團隊,讓岩溪村的特產有了更精美的“外衣”。

    除了茶葉,其他特色農產品的銷售也步入正軌。土蜂蜜通過電商平台賣到了全國各地,價格是以前的好幾倍;野生菌在保鮮技術的支持下,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消費者手中;手工竹器因為獨特的設計和原生態的風格,成為了網紅產品,訂單源源不斷。

    村民的收入顯著提高。據統計,岩溪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不足3000元,增長到了元以上。許多家庭蓋起了新房,買了摩托車,有的甚至買了小汽車。村里的小學也翻新了,孩子們用上了新的課桌椅,還開設了電腦課。

    “這一切,都得感謝啟航集團,感謝林經理他們。”老王在村里的大會上,激動地說,“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站起來了!我們靠自己的雙手,靠大山給我們的寶貝,過上了好日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薇站在一旁,看著村民們臉上幸福的笑容,心里充滿了欣慰。她知道,啟航集團做的,不是簡單的“輸血”,而是“造血”。他們用商業的邏輯,激活了當地的資源,建立了可持續的產業,讓扶貧工作從“授人以魚”變成了“授人以漁”。

    商業的社會責任,在此刻體現得淋灕盡致。啟航集團在幫助岩溪村脫貧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的信任,實現了企業發展和社會價值的雙贏。

    “林經理,你看,那是什麼?”阿芳指著山坡上一片新開闢的梯田,臉上洋溢著喜悅。

    林薇望去,只見那梯田里種滿了綠油油的茶苗,在陽光下生機勃勃。“那是我們新種的‘雲霧青’,”阿芳說,“現在日子好了,我們想把茶園擴大,讓更多人喝到我們的茶,也讓更多鄉親過上好日子。”

    山風吹過,帶來了茶葉的清香,也帶來了大山深處的希望。岩溪村的故事,就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雲嶺深處,在更多貧困的山村里,激起了層層漣漪。啟航集團的“鄉村振興計劃”還在繼續,他們將把岩溪村的成功經驗,復制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

    商業的力量,如同一雙金色的翅膀,不僅帶著岩溪村的“雲霧青”飛出了大山,更載著無數貧困地區的希望,飛向了更加廣闊的天空。它證明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企業不僅僅是盈利的主體,更是社會責任的擔當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商業的智慧與扶貧的初心相結合,就能創造出改變命運的奇跡,讓山坳里的希望,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第197集︰《商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第197集︰《商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並對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