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乎是沒有一秒猶豫,震耳欲聾的起哄聲浪瞬間將雲芝宇淹沒。
無數道帶著戲謔、鼓勵和看好戲的目光,像聚光燈一樣打在他身上。
剛才他走向時遐思時那種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瞬間以十倍強度卷土重來!
雲芝宇只覺得一股巨大的熱流“轟”地沖上頭頂,臉頰和耳朵燙得像要燒起來。
他猛地抬起頭,撞進時遐思看過來的目光里。
她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拿著那朵花,臉上帶著無奈又縱容的笑意,眼神里沒有審視,沒有壓迫,只有純粹的、等待他“復仇”的坦然,甚至還有一絲……鼓勵?仿佛在說︰“來吧,小學弟,盡管問。”
這目光非但沒能讓他放松,反而讓他的心像被什麼東西狠狠攥緊,跳得失去了章法。
大腦一片空白,剛才想好的任何問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問什麼?問她的專業?太干巴。
問她的愛好?太平常。
問她的感情?……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他自己掐滅,太越界!太唐突!他不敢!
………………………………
教室里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著他的問題。
這份寂靜比剛才的喧鬧更讓人窒息。
雲芝宇能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轟鳴聲。
他張了張嘴,喉嚨干澀得發不出任何聲音。
手指在身側用力地蜷起,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試圖用一點刺痛喚回理智。
問什麼?
問什麼才能……不那麼傻,又能……真正了解她一點?
電光石火間,一個畫面閃過腦海——不是在招新攤位,不是在面試現場,也不是在講台上。
而是在那條灑滿午後陽光的實驗室走廊外,隔著冰冷的玻璃窗,看到的那個穿著灰色衛衣、沉浸在數據星河中的專注側影。
那份沉靜的力量感,與她在辯論場上的鋒芒、講台上的專業、以及此刻游戲中的隨和,形成了巨大的、讓他無比好奇的反差。
………………………………
一個念頭,帶著點莽撞,沖破了所有的顧慮和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抬起頭,目光不再躲閃,直直地看向人群中央那個正含笑等待著他的時遐思。
他的聲音因為緊張而微微發緊,帶著點不易察覺的沙啞,卻異常清晰地穿透了安靜的教室︰
“時學姐,”
他頓了頓,努力讓自己的聲音听起來平穩,“你……為什麼會喜歡辯論?或者說,為什麼在……在實驗室面對數據和在辯論場上面對對手,這兩種看起來……完全不同的事情里,你都能那麼專注和投入?它們……有什麼共通的地方嗎?”
問題問出口的瞬間,雲芝宇感覺自己的心髒幾乎要跳出胸腔。
他不敢看周圍人的反應,目光緊緊鎖在時遐思臉上,帶著一種近乎孤注一擲的專注和……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深切好奇。
這個問題,無關八卦,無關隱私,它指向的是她光芒背後,那驅動著她的、最核心的東西。
………………………………
教室里安靜了一瞬。
顯然,這個問題的走向和大家期待的“勁爆八卦”不太一樣。
陳默挑了挑眉,露出有點意外的表情。
其他社員也面面相覷。
………………………………
而站在中央的時遐思,臉上的笑容也微微收斂了一些。
她看著雲芝宇,那雙清澈明亮的杏眼里,閃過一絲真正的訝異。
她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
不是關于她的經歷,她的喜好,甚至不是關于辯論社本身,而是直指她行為模式背後的動力和邏輯。
她握著塑料花的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摩挲了一下花瓣粗糙的邊緣。
短暫的沉默里,她似乎在認真思考。
那份屬于游戲的輕松隨意褪去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面對有價值問題時,自然流露的認真和……坦誠。
………………………………
“嗯……”
她沉吟了一下,聲音依舊清亮,但語速放慢了些,帶著一種分享思考的鄭重,“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她的目光不再僅僅看著雲芝宇,而是掃過全場,像是在回答所有人,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很多人覺得,實驗室和數據,代表的是絕對的理性和秩序,而辯論場上的唇槍舌劍,是感性和混亂的。”
她微微歪了下頭,嘴角勾起一個淺淺的、帶著洞察的弧度,“但其實,在我眼里,它們的內核非常相似。”
“實驗室里,面對一堆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我需要做的,是運用邏輯、模型、工具,去抽絲剝繭,找到隱藏的規律,還原現象背後的真相。那是一個構建和驗證的過程。”
她抬起一只手,手指在空中虛點,仿佛在勾勒無形的邏輯鏈條,“而辯論場上,面對一個復雜的辯題,我需要做的,同樣是運用邏輯、證據、語言,去構建一個盡可能無懈可擊的論證體系,去說服別人接受我的觀點,或者,去瓦解對手構建的體系,找出其中的漏洞。那也是一個構建和拆解的過程。”
她的眼神變得明亮而專注,如同在講台上剖析邏輯時一樣。
“它們的核心,都是解謎。”她給出了最終的答案,語氣篤定,“數據是謎題,辯題也是謎題。解開它們,需要的不是簡單的情緒宣泄或者直覺判斷,而是冷靜的頭腦、清晰的邏輯、嚴謹的求證,以及——對‘真相’或者‘最優解’近乎偏執的追求。”
她笑了笑,帶著點自嘲,“可能我骨子里就是個喜歡解謎的人吧。無論是隱藏在數據里的生物學規律,還是隱藏在辯題背後的社會邏輯和人性幽微,找到那個關鍵的‘鑰匙’,把混亂梳理清晰,把模糊變得確定……這個過程本身就讓我著迷,也讓我感到踏實。”
她頓了頓,目光重新落回雲芝宇身上,帶著一絲溫和的探究︰“所以,專注和投入,大概是因為……我在做這兩件事的時候,感覺是在做同一件事——一件我很喜歡也很擅長的事。就像你解一道復雜的數學題,或者推導一個精妙的生物模型時的那種感覺?我想,本質上是一樣的。”
她的回答清晰、透徹,帶著她特有的邏輯力量和坦誠。
沒有煽情,沒有浮夸,只有對自我認知的精準剖析和分享。
教室里很安靜,大家似乎都被這個出乎意料又充滿力量的回答吸引了。
………………………………
雲芝宇更是听得心潮澎湃。
他看著燈光下侃侃而談的時遐思,看著她眼中閃爍的、屬于解謎者的純粹光芒。
那個困擾他許久的、關于她身上矛盾特質的疑問,似乎在這一刻豁然開朗。
實驗室的沉靜,辯論場的鋒芒,講台上的專業,游戲時的隨和……它們並非割裂,而是統一于她對“解謎”這件事的熱愛和專注之下。
這份強大的內驅力,讓她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散發出獨特的光彩。
一種前所未有的、強烈的共鳴感擊中了他。
他完全理解她所說的那種感覺——在邏輯和秩序的迷宮中找到出口的滿足感。原來,他們靈魂深處,竟有著如此相似的部分。
………………………………
“謝謝學姐。”
他听到自己的聲音響起,比剛才沉穩了許多,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悸動。
時遐思對他笑了笑,那笑容溫暖而坦蕩,像秋夜里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