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線,已經變的越來越離譜了,李克用沒當上河東節度使,倒是當上了唐末的董卓,曹操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關中的事,雖是比淮南高駢,楊行密重要的多,但對陳從進而言,反正都是屬于鞭長莫及,一樣管不著。
不過,看著李克用如今春風得意的樣子,陳從進即便是忙著收拾魏博的當頭,那也得百忙之中,抽出空來,寫了一封奏疏,彈劾李克用。
陳大帥在奏疏中,巴拉巴拉一大堆,什麼李克用久據長安,專擅朝柄,兵權財賦盡歸其手。
又說觀其行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假輔政之名,行竊國之實,今已脅制百官,輕慢幼主!
甚至在最後,還危言聳听,什麼任其勢長,必生更易帝位之心,謀害天子之禍,社稷之危就在眼前雲雲。
反正這個時候,陳從進拿李克用沒轍,李克用也奈何不了陳從進,因此,上個奏疏,打個嘴炮,氣氣李克用也好。
至于中原一帶,依然是亂七八糟,陳從進是看著中原的軍報就頭疼。
河陽節度使李罕之又搞出了大新聞,吃人吃出了新名堂,李罕之一方面是由于糧食短缺,另一方面,是李罕之打心眼里認同蔡兵的勇悍。
而李罕之的認知中,竟認為蔡兵之勇,是因為吃人,所以敵軍驚懼,故勇悍異常。
所以,李罕之在治下,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捕殺百姓,並將人肉分類食用,還誕生了和骨爛,皮腌肉等名目。
為了進行恐怖統治,打擊不服自己的人,李罕之甚至將官吏也列入捕殺範圍,形成系統性食人。
蔡兵雖說吃人,但是秦宗權好歹也是將目光放在外面,吃外面的人,而李罕之不一樣,他是吃自己的治下百姓。
河陽的慘狀,讓緝事都劉小乙氣憤填膺,連緝事都的密探都有好些個被李罕之給抓起來吃掉了。
這讓緝事都中,將前往河陽的任務,視為最危險的地方。
而陳從進看完河陽的軍報,也是極為厭惡,什麼叫好壞都是對比出來的,陳從進這麼多年了,在困難的時候,都是頂著壓力,沒有加征賦稅,給百姓增加負擔。
因為陳從進知道,這世間之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人來發展的,有人,才有一切,沒人,再多的金銀財寶,那都是一堆死物。
陳從進翻開了向元振送來的最新軍報,向元振此時已經進入了昭義鎮中,正在和馮霸對峙。
在思索片刻後,陳從進還是長嘆一聲,他本想著催促向元振盡快解決昭義,然後出兵河陽,但是轉念一想,大將臨陣指揮,陳從進又遠在魏博。
萬一因為自己催促,而導致兵敗,那不是得不償失,天下紛亂至此,率獸食人之輩,層出不窮。
這雖不是陳從進的過錯,但是這些觸目驚心的情報,還是讓陳從進心中生出一股,要盡快蕩平天下的欲望。
而朱溫此時依然在圍攻蔡州,自秦宗權進攻汴州失敗後,實力大跌,在退守蔡州後,又連續和朱溫兩次野戰,兩戰皆不勝。
至此,秦宗權死守蔡州,再不敢出城迎戰朱溫,當秦宗權不敢出戰的時候,其實,這已經是大齊政權走向末路之時。
………………
十一月初,高唐發生兵變,守將羅闕被部下張義,劉豹所執,高唐城歸降幽州軍。
畢竟,樂彥禎數萬大軍兵敗,成批的俘虜在高唐城外,高唐守軍就那麼千把人,又听聞陳從進發了狠話,再敢持械反抗,就要把他們全砍了。
高唐守軍那自然是人心惶惶,變亂也就此誕生,對于羅闕,陳從進佩服此人,是個忠心之輩,于是,陳從進下令,就地處斬羅闕。
而此時擺在陳從進面前,最大的難題,不是追殺樂彥禎,而是這數量龐大的降軍。
這麼多人,一直看管著,每日消耗糧食,又擔憂這些人會發生動亂。
有部將建議,可以從降軍中,遴選精銳,新建一軍。
但這個建議,陳從進卻是不置可否,他是打心眼里討厭魏博軍,這是一種成見,即便魏博軍著實勇悍,那日鏖戰的場景,陳從進依然是歷歷在目。
只是陳從進不信任魏博兵,連帶著這些降軍,他都不想用了,因為這些降兵,現在看著還很溫順,但真要用,恐怕是會割了自己的手。
而劉世全等人,也看出了大王不想在組建魏博軍,于是又提了個建議,建議將這些降卒,拆散,遷移至營州,平州,媯州,以及大同等地,可以作為州兵,實在不行,就去種地算了。
這個建議,是符合陳從進的想法,只是韓公望的一句話,又讓陳從進覺得這個建議,恐怕也沒那麼妥當。
韓公望其言︰“此輩降眾,皆魏博鄉人,其素戀鄉土,今令其千里徙邊,可謂是遠隔山河。
其既無家眷隨行系其心,又無舊業牽其志,實乃孤懸之眾,路途遙遠,若有怨懟,必生逃意,恐遷徙未半,亡散者已十之七八,縱至其地,人心離散,恐州兵難充,農事難興,反為邊地之患也。”
韓公望說的也很有道理,人沒有恆產自然就沒恆心,一個光棍漢放到邊疆去,那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一大堆光棍漢聚在一起,那很容易就出大問題。
現在大軍在側,這幫降兵不敢造次,但這可不代表這些人是溫順的綿羊。
娘的,真是遷也不能遷,殺也不能殺,剛開始抓了這麼多俘虜的時候,陳從進是很高興,但到了現在,卻是件煩惱的事。
而對于陳從進的煩惱,王猛卻是不以為然的說道︰“大王怎麼會為此事煩惱?這事,要我說,那就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對于王猛這顆鳳雛的腦袋,陳從進素來是佩服的。
王猛的建議,是一如既往的簡單,粗暴,按王猛的話說,魏博境內,硬骨頭的數量太多了,強攻堅城的事,就派這幫降軍去打。
他倒要看看,城里會不會下這個狠心,誰敢畏縮不前,則以軍法處置,連破十余城,再跋扈的刺頭都會被消耗干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