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軍行

第383章 渤海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筆道人 本章︰第383章 渤海國

    陳從進听完敕勒達的介紹後,有些感慨,這個世界有些事情,確實很奇妙,大唐和吐蕃的國運幾乎是一樣的。

    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的那一年,同年松贊干布也正式建立吐蕃帝國,便是要完蛋了,也是同時完蛋。

    當然,現在大唐還能再蹦一下,而吐蕃現在已經只能算是臨死前的抽搐了。

    問完大致的局勢後,陳從進也只是感慨了一下,隨即轉入自己更為關心的商路問題。

    陳從進詳細的詢問敕勒達從甘州一路東行的路線,以及沿途所經過的部落。

    敕勒達想了想,覺得告知武清郡王也沒什麼關系,畢竟路途遙遠,行商最大的困難,就是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險,而不是貨物過多,愁賣的問題。

    而且,若是商隊多一些,沿途行商反而會更安全些。

    于是,敕勒達將自己沿途的路線,一一告知,陳從進急命一旁的楊建,迅速記錄在冊。

    在事都辦妥後,陳大帥十分的高興,當場辦了桌小酒席,折節下交,宴請敕勒達,在酒宴上,陳從進告知敕勒達,幽州的商業環境,非常完美。

    決無苛捐雜稅,也不搞投獻那一套,不論是誰,只要來幽州安份守己的做生意,陳大帥一視同仁,要是有那個州郡的地方官,敢勒索財貨,他決不輕饒。

    敕勒達很是高興,沒想到來幽州把貨物都賣出去還不算,居然還能和幽州的武清郡王攀上關系,這實在是出乎敕勒達的意料之外。

    敕勒達這些日子可是打听到不少消息,武清郡王,不僅僅是盧龍鎮節度使,還是大唐的宰相,可以說是大唐整個北疆,最有權勢的大人物。

    契丹,奚人,韃靼,全部都臣服武清郡王,而且敕勒達看著郡王還如此年輕,他忽然覺得,自己不應該太早退休,他還能在這條商路上,掙到更多的財富。

    而且等下次過來,自己或許也可以在幽州開辦一個商行,專售西域商品,利潤更多。

    酒宴散去,賓主盡歡,敕勒達本意是次日離開幽州回返甘州,但是宿醉未醒,因此多耽誤了一天。

    而就耽誤一天的時間,陳從進就安排了劉小乙,從緝事都中,精挑細選了十余人,加入到敕勒達的商隊中。

    這支小隊伍的任務,既是記錄下沿途部落的情況,風俗,地理,以及行進的路線。

    還有在抵達甘州後,聯絡一下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聯絡的目的,就是沒有目的,純粹就是打個招呼。

    處理完此事後,陳從進結束了休息的日子,諸軍的賞賜也都下發了,年賞,得勝回師也賞,錢帛的壓力,讓陳從進不得不再尋求新的錢財來源。

    這一次用兵,幽州糧食的損耗並不多,主要是涉及在媯州的三座倉城消耗一空,後面河東鎮又補了一部分錢糧,因此,對陳從進而言,糧食的壓力並不大。

    但是錢帛消耗就多了,種了兩年半的田,攢了點錢,結果出兵李克用,還沒怎麼打呢,錢帛就消耗了六成多,這還得算上從河東要了十萬貫錢,五萬匹絹。

    當然,陳從進還有一個快速來錢的法子,但是這個法子,陳從進是不太願意實施的,那便是售賣糧食。

    眼下中原混戰,到處都是流民,土地拋荒甚多,各鎮缺糧都缺的厲害,這個時候賣糧,那根本就不愁賣。

    只是,明太祖的成功案例,告訴了陳大帥,想要爭天下,還是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個緩稱王就算了,畢竟時代不一樣,陳大帥的邊上,已經有一堆王了,陳從進這個武清郡王也沒那麼顯眼。

    但是廣積糧的道理,陳大帥記的很清楚,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賣糧。

    陳從進看了一圈的地圖,南面現在不能再去了,再打的話,那就真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只是往北的話,看起來能掙錢的好像就剩渤海,新羅這些半島國家。

    但是,如果出兵進攻,其中風險很大,這個風險大不是指戰爭的風險,當然,打仗總是有風險的,只是陳從進所想的風險,是指出兵的花費,不一定能收的回來。

    因此,思索過後,陳從進心中有個大致的預案,那就是帶些騎兵,然後前往契丹,就地征召契丹諸部。

    逼迫渤海國向自己臣服,若是臣服,那就不打,要是不願臣服,那就帶著奚人,契丹人,殺進渤海國內,獲取錢糧。

    這個臣服,可不像振武軍節度使王卞那樣的臣服,王卞就是個窮鬼,把他榨干了,都擠不出多少錢,而渤海國不一樣,那肯定是家底在的。

    陳從進是要渤海國臣服,然後連年上貢,就跟後世的大宋的歲幣一樣,拿著渤海國的錢糧,來為自己南下爭霸天下,後勤資金。

    一想到這,陳從進急命楊建,把近些年來,渤海國的文書,情報,全都拿過來,他要仔細查看。

    渤海國,是唐在東北地區設立的羈縻政權,其經濟與大唐相似,也是農耕文化,政治制度,也全部向大唐看齊。

    但和大唐北方種植粟米有所不同的是,渤海國以稻米為主,水稻種植技術發達,據記載,渤海國人口從建國初期的約七十余萬人,到現在,人口規模估計在三百萬之內。

    說起來,大唐對渤海國雖是羈縻統治,但是人家是定期向朝廷進獻特產,比如鹿,馬,藥材,金銀等。

    這種態度,比起在大唐治下的河朔三鎮,不知道恭敬了多少倍。

    此時的渤海國立國已近兩百年,內部極為腐敗,軍事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而且北方屢屢遭受黑水,契丹諸部的侵擾。

    陳從進雖然讓契丹人降服,但是靠近渤海國的契丹部落,依然是時常侵入渤海,掠奪錢糧,渤海國不堪其擾。

    听聞今年年初的時候,渤海國還派人去朝廷,希望讓朝廷約束一下契丹,不過,現在的朝廷自己都一攤子事,哪有空管渤海和契丹之間的破事。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唐末從軍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軍行》,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軍行第383章 渤海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軍行第383章 渤海國並對唐末從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