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軍行

第378章 朝堂之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筆道人 本章︰第378章 朝堂之爭

    蜀中,成都。

    朝廷上下此時已經收到河東,雁門,大同,以及幽州諸鎮的軍報。

    北疆之地,混亂一片,首先是李克用不戰而退出雁門,朝廷新設才一年多的雁門節度使就這麼跑了。

    陳從進表盧龍雄平軍使王猛為雁門節度使,這個王猛就是陳從進的部下,在朝廷看來,這顯然就是陳從進推出來當個遮羞布的。

    可這事還沒完,不久後,大同防御使赫連鐸被殺,蔚州刺史白義誠和陳從進相繼上書,白義誠自請留後,陳從進上書表白義誠為大同防御使。

    赫連鐸怎麼死的,朝廷現在還不清楚,不過,一些零散的情報證明,赫連鐸為部下白義誠所殺。

    更讓朝廷抓狂的是,旁邊的振武軍也換帥了,契璋雖然沒死,但是主動上書請辭,衙將王卞自請節度留後。

    朝廷上下,因為這事,吵的不可開交,但無論怎麼吵,所有人都認同一件事,就是幽州的陳從進,此人就是顆災星。

    到哪,哪里的節度使就會出問題,就是陳從進出兵了,弄的整個北疆,大同,振武,雁門三鎮全部換帥。

    而對于陳從進表奏王猛為雁門節度使一事,宰相韋昭度激烈反對,言“陳從進,深受國恩,先授其節鎮,後加封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加太尉,今又授其郡王之尊,國家待其甚厚,此輩卻無報效朝廷之意。

    巢賊入關中,其不出一卒,甚至狂言欲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其心可誅,此等行徑,可比漢之董卓,梁之侯景。

    陳從進今欲授其將為雁門節度使,此舉不過是掩人耳目,內中實則欲全據大同,雁門兩鎮,此疏斷不可同意。”

    鄭昌圖的奏疏早就遞交朝廷了,其中除了鼓動朝廷出兵討伐陳從進之外,還有陳從進直接無視聖人,言此詔為亂命,不受此詔。

    這等明晃晃視朝廷為無物的態度,讓朝廷上下,都感到憤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很多人還是明白的。

    只是,憤怒之下,事依然要辦,陳從進的上書,是駁回,是同意,亦或是出兵逼迫陳從進退出雁門,大同二鎮,這一切,總是要決定出來的,總不能一直拖著,不解決吧。

    而反對韋昭度的人也有,比如右僕射王徽就持反對意見,其言“王猛鎮雁門,雖我等皆知其中詳情,然如今朝廷播遷,中樞未寧,且巢亂未熄,若貿然駁回武清郡王之請,北疆必生事端,況且,即便是朝廷駁回此疏,又該遣何人鎮雁門,大同?”

    王徽的意思很明確,現在朝廷腦門上都是一大堆的事,哪有空去管北邊的事,而且,就算你想管,現在鞭長莫及,也管不了。

    當然,王徽也不是不知道陳從進的野心,只是有時候,知道又能如何,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不知道為好。

    現在穩住陳從進,大唐這張虎皮還能撐的住,要是真打起來,萬一敗了,那本就跌落谷底的朝廷威望,可就徹底蕩然無存了。

    至于尚在河東的鄭昌圖,他的上書討伐陳從進的文書,那所有人都知道,真出兵討伐,現在肯定是行不通的。

    其實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亦或是大唐自身的角度去看,鄭昌圖的上書,恰恰是正確的。

    只是正確是正確,能不能實施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便是持激進態度的韋昭度,也只是反對同意陳從進的全部要求。

    韋昭度同意白義誠接任大同軍防御使,也同意王卞接任振武軍節度使,但是就是這個雁門節度使,韋昭度不同意王猛接任。

    因為在韋昭度看來,陳從進奪取雁門的目的,就是河東鎮,要是河東鎮丟了,那陳從進就真的坐大了。

    但無論怎麼想,韋昭度也不敢同意鄭昌圖的建議,鄭昌圖的策略可比韋昭度激進的不知道多少倍。

    鄭昌圖建言,聯合昭義,河中,天平,義昌,義武,河東,河陽,天德,夏綏,朔方十鎮,合力出兵,共討幽州。

    連出兵路線,鄭昌圖都大致給出了,河東,河中,河陽,昭義四鎮,合兵晉陽,北出石嶺,進攻雁門。

    夏綏,天德,朔方三鎮,兩路出擊,威逼振武,逼迫振武軍倒戈相向,進攻大同。

    而義昌,義武,天平三鎮則出兵盧龍瀛,莫二州,牽制陳從進的主力,如此一來,三路夾攻,陳從進必然屈服。

    吃了大虧的陳從進,威望大跌,想來日後定然會安分守己,而朝廷大勝之後,天下野心勃勃之輩,又豈敢作亂。

    對于鄭昌圖的建議,朝野上下,連試圖討論此策可行性的人都沒有,這麼多藩鎮一起動手,錢糧從哪里出?諸鎮聯合,又有哪次是同心協力的。

    當初討李國昌時,也是一堆藩鎮聚兵河東,結果呢,最後還是靠陳從進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打崩沙陀騎兵。

    朝堂上,因為此事,整整吵了十余日,最後是田令孜不堪其擾,直接下了決定,同意了陳從進的所有上書。

    授王卞為振武軍節度使,營田使,觀察處置使,授白義誠為大同軍防御,營田,觀察等使,授王猛為雁門節度,營田,觀察等使,而其余加授州郡刺史的文書,也一並同意。

    本來陳從進只是請授王猛為節度使,但是朝廷可能是想要分化陳從進的內部,因此,假裝看不懂,仿舊例,依然在名義上,將整個雁門鎮全部職位授予王猛。

    田令孜心里面,當然是不喜歡陳從進,畢竟誰會喜歡一個賴賬的人,但是不喜歡歸不喜歡,陳從進勢力大,又收服了契丹,奚人,想短時間奪取盧龍,那無異于痴人說夢。

    既然打不了,那就只能安撫,況且,陳從進這次雖然開了個壞頭,但畢竟沒有光明正大的吞並他鎮。

    而且大同,雁門都不是人口繁密的地方,陳從進贏了,對自身的實力,也不會增加太多。

    在詔書下發的同時,朝廷又改任鄭昌圖為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其主要負責修繕宮闕,維護京城秩序,顯然,田令孜對鄭昌圖沒有完成任務,而感到不滿。

    同時,朝廷還下發了一道密詔,命河東節度使鄭從讜,嚴防死守,絕不可令陳從進奪佔河東,入晉陽之門戶石嶺關必須立刻加固,駐軍也要增加,絕不可讓陳從進有機可乘。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唐末從軍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軍行》,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軍行第378章 朝堂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軍行第378章 朝堂之爭並對唐末從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