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軍行

第362章 田令孜的反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筆道人 本章︰第362章 田令孜的反應

    蜀中,成都青羊宮。

    青羊宮名為宮殿,而實際上是一個道觀,大唐以道教為國教,李氏追溯先祖為老子李耳。

    青羊宮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黃巢攻入關中後,天子避難于蜀中,將此地作為臨時行在,而就在前日,天子下詔,改青羊肆為青羊宮。

    天子的一舉一動,都有無數的人進行揣摩,長安已經收復了,天子沒有回返長安的打算,反而是下詔,把臨時行在改為行宮。

    這個舉動,似乎是在表明天子的心意,天子現在還不想回長安。

    聰明的人太多了,多到愚笨,或者說仍存有正義之心的臣子無法生存下去,大家都知道了天子的意思,所有人也知道天子回到長安,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明明知道,這個選擇是對的,卻沒有一人上書建言,回駕長安,以正名份的言論。

    田令孜臨時府邸中。

    義子王建躬身道“義父,聖人下詔,改青羊肆為青羊宮,其意是不是要暫留成都?”

    田令孜看了一眼王建,笑呵呵的說道“你啊,只看到了表面功夫,卻沒看到內里,咱們這位陛下,別看平日里喜歡玩樂,可千萬不能小看了,那可是聰慧的很吶。”

    見王建有些不解,田令孜解釋道“長安是收復了,可現在關中是個什麼景象,荒蕪人煙,鳥獸成群,天子回返長安,哪來的錢修繕宮室,沒有宮室,那天子,還能是天子嗎?

    還不如繼續待在蜀中,托辭巢賊未滅,關中不寧,這樣又不失帝王身份,讓各鎮把錢糧上貢後,先把宮室修好,豈不是更好。”

    王建听著田令孜的話,恍然大悟般的點了點頭,二人卻是對天子評頭論足的話,毫無敬畏之心。

    王建許州舞陽人,他的職業履歷,堪稱豐富多彩,年輕的時候,跟著父親賣餅為生,但是賣餅,來錢太慢,王建腦筋一轉,又去干了殺牛的行當。

    殺牛雖然是犯法的,但是法律自然也是有漏洞的,病死的,老死的牛,殺之不犯法,只是這其中,肯定是有貓膩的。

    而王建殺牛干了一段時間,覺得這麼來錢,還是不夠快,或許是因為干過殺牛的行當後,王建的膽子大了很多。

    先小偷小摸,偷一偷驢,羊,牛,等牲畜,宰殺販賣,到後來,直接當上了黃巢的同行,以販賣私鹽為業。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王建販賣私鹽,不慎被捕入獄,王建為了活命,盡割財貨以賄獄吏。

    獄吏也是講究人,拿錢辦事,童叟無欺,隨即將王建偷偷放走,王建逃至武當山,踫到個僧人,夸王建骨骼驚奇,適合從軍,博取富貴。

    王建也覺得自己混不下去了,不從軍怕是沒有第二條路了,于是到忠武軍從軍,後節度使杜審權提拔他為列校,在從征王仙芝的戰斗中,屢立功績。

    而王建能搭上田令孜的路子,這就不得不說,每個人的際遇,都各不相同。

    忠武軍監軍楊復光,是一個厲害的人物,便是楊復光將忠武軍分為八都,王建便是其中一個。

    中和三年,六月,楊復光病逝,鹿晏弘率王建等都頭前往巴蜀迎駕,王建與晉暉,韓建,張造,李師泰等人,被田令孜收買,隨後八都分裂,鹿晏弘等三人,依舊留在山南西道。

    田令孜收他們為養子,並請天子賜號隨駕五都,官拜衛將軍,田令孜知道,要想把控朝政,最重要的,便是軍權。

    王建和田令孜正說著話,忽然,外面傳來了腳步聲,二人不約而同的停下話頭。

    “使相,幽州武清郡王的奏疏。”

    听著外面的聲音,田令孜冷哼了一聲,陳從進,堂堂一個郡王,五萬貫錢都要耍賴,真是貽笑大方。

    不過罵歸罵,奏疏依然還是要看的,等奏疏呈遞上來,田令孜看完後,忍不住罵道“此皆狼子野心之輩!”

    王建好奇的問道“義父,幽州出了什麼事?”

    “陳從進在奏疏中,彈劾李克用,說他無詔侵攻他鎮,幽州軍想要為國除賊,征討不臣。”田令孜冷冷的說道。

    消息遲滯的太多了,陳從進老早都出兵了,可請旨的奏疏,才剛剛送到成都。

    旁邊的王建略一沉吟,隨後問道“義父的意思,是陳從進醉翁之意不在酒,打李克用只是借口。”

    “陳從進這等人,視財如命,盧龍鎮又都是些要錢的武夫,而打李克用,要沒好處,此人會出兵?乾符年間,朝廷下了最少十余道詔書,讓他盡快出兵,可他呢,不還是拖拖拉拉的。”

    說到這,田令孜頓了一下,飲了口水,接著說道“現在朝廷還沒對李克用和赫連鐸相爭一事下定論,陳從進就迫不及待的請旨討伐李克用,這其中能沒有鬼?”

    “那以義父之見,陳從進這是想要做什麼?”

    田令孜站了起來,長舒一口氣,道“陳從進必然是想要河東鎮啊!”

    王建听到這,大吃一驚,聲音不自覺的提高起來“河東富庶大鎮,若被陳從進所得,必成大患啊!”

    “本相又豈能不知。”

    隨後,田令孜立刻命人寫下詔書,嚴辭拒絕陳從進出兵大同一事,其言,武清郡王公忠體國,其情可嘉。

    然大同,雁門之變,朝廷已遣有司詳察,自有宸斷定論,幽州軍當謹守藩籬,靜候朝命,毋得輕舉妄動,以亂法度雲雲。

    寫完詔書後,田令孜一面讓人速遞至青羊宮用璽,一面從朝廷中選人,作為使者,出使幽州。

    這個使者肯定不能是尋常內侍,必須得是大宦官,亦或是宰相之身,田令孜本想讓楊復恭去宣旨,一方面地位也夠,另一方面也能讓其離開的空擋中,趁機削弱楊復光留下的勢力。

    但是讓田令孜無奈的是,楊復恭突染惡疾,臥床不起,雖然太醫的匯報是很嚴重,但田令孜壓根就不相信。

    不過,田令孜現在還不太想和楊復恭硬杠,畢竟楊復光作為天下兵馬都監,又有策定黃巢的功績,就算他死了,作為弟弟的楊復恭,田令孜也不想做的過于難看。

    況且,楊復恭在神策軍中,還是有些威望的,因此,在多方因素下,田令孜只能另尋他人為使。

    想了一圈,最後田令孜選了兵部侍郎,判度支加同平章事,鄭昌圖,作為傳詔使者,前往幽州,制止陳從進出兵的打算。

    ☉☉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唐末從軍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軍行》,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軍行第362章 田令孜的反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軍行第362章 田令孜的反應並對唐末從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