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軍行

第12章 擅射之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筆道人 本章︰第12章 擅射之卒

    孫檀能在薊州主持新兵的訓練,自然還是有自己的手腕,軍士戰技,兵器嫻熟這些個人武力的體現,不是一朝一日便能功成,而練習軍陣,則可以很快就體現出效果。

    而且國朝用兵,首重陣列,他把陣列練好,比費勁吧啦的練習武藝,更簡單,李昌看到孫檀三月時間,就把一群新兵,練的金鼓旗號干淨利落,還夸了一句孫檀是薊州中最會練兵的校尉。

    軍中的操練,並非一日一操,而是五日一大操,但在沒有大操時,軍士也不是在玩耍。

    在軍演結束後第二日,孫檀決定在新兵中遴選擅射之卒,再對這些有天賦的士兵,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一排靶子被放置在六十步,而新兵則列成一排,站在六十步開外,雖然這個方式簡單粗暴,但是可以很快的分辨出,具有天賦的射手。

    陳從進站在陣前,看著一排排的軍士上前,隨後挽弓射箭,有人中靶,自然也有人脫靶。

    這時一陣歡呼聲傳來,有人正中靶心,力透箭靶,此人雖矮小,但頗為精壯,在中靶後,此人十分得意的喊道︰“某盧逢祥!!”

    孫檀走了過去,看著透靶的箭矢,滿意的點點頭。

    軍中好勇,聞听盧逢祥之言,眾軍士紛紛高呼,陳從進也跟著歡呼了一聲,此時他的心癢癢的,他也想上前試試看,自己有沒有射箭的天賦。

    其實射箭這玩意,只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就可以達成,當然,訓練出來的,和真正意義上的神射手,還是有些差距的。

    等到陳從進上場,他拿起手中的弓,試探性的拉了拉,陳從進感覺,自己拉滿弓有些吃力,而且弓拉滿後,手會不自覺的輕微抖動,而這,必然會影響準度。

    因此,陳從進輕輕的呼了一口氣,凝神,靜氣,拿起箭矢,輕放在弓弦上,隨後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力,拉開弓弦。

    陳從進知道自己此時氣力還有些不足,因此,他並未開滿弓,而只是拉了八分滿,隨後陳從進瞄準,調整呼吸,隨即松開弓弦。

    只听“嗖”的一聲,長箭破空而去,陳從進這才呼出氣息,定楮一看,正中靶子,但可惜的是,並未正中靶心,偏移了少許,而且箭矢也只入靶兩寸。

    孫檀這時看見陳從進,對其還有些印象,于是,他走到靶子處,看了看,隨後返身而回,來到陳從進身旁,說道︰“精度尚可,氣力,略有不足,還需勤加練習。”

    陳從進行禮道︰“校尉教誨,從進定然銘記于心。”

    孫檀點了點頭,隨後拍了拍陳從進的肩膀,笑道︰“數月前見你,還是瘦弱小郎,今日一看,已頗為勇壯啊,看來,軍中伙食,還是不差啊。”

    確實,軍營中的伙食,比起陳從進來到這個世界,那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這對陳從進而言,也只是吃飽而已,若是和後世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經過一番遴選,兩千余新卒,有四百余人,是孫檀認為具備再次深造神射手的條件。

    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陳從進每日苦熬力氣,練習射技,每日拉弓不下百次,從以前的電視劇中,很多人以為射箭是輕松簡單的活,但實際上,弓箭手,都是軍中的勇悍之士。

    一般的士兵也就拉滿弓,引射十次,便會氣力不足,需要恢復體力才能再射,而且有效射程,也就是六十步,像演義中的百步穿楊,以陳從進練習了這麼久的經驗來看,那應該是神話。

    當然,不可否認,這世上還是有大力士,陳從進現在沒見過,也不見得這世上沒有這樣的怪物。

    而在平日的練習中,孫檀偶爾也會對陳從進的射技進行糾正,就在陳從進一門心思練習弓矢,兵刃時,張允皋終于趕回了幽州城。

    一入城,張允皋片刻不歇,直入節度府衙。

    進入節堂內,此時的張允伸正在喝著人參湯,年紀大了,不喝點人參,張允伸還真有些應付不了平日的軍政事務。

    見到張允皋匆匆忙忙的樣子,張允伸皺著眉頭,略帶斥責的語氣說道︰“何以如此急切?”

    說完後,張允伸一揮手,示意僕從退下,待堂中再無閑雜之人後,張允皋迫不及待的開口道︰“大兄,天子何以駁回幽州出兵之議?”

    張允伸淡淡的說道︰“此定然是龐勛之輩,不成氣候了,有消息傳來,徐州行營都招討使康承訓,以沙陀三千鐵騎為前鋒,于濉水,大破龐勛所部,江淮戰事,估計要平息了。”

    听到這,張允皋有些喪氣的坐了下來,而張允伸卻是繼續說道︰“我已向朝廷上書,進獻助軍米五十萬石,鹽二萬石,以助朝廷平滅亂軍。”

    張允皋一愣,有些不解,龐勛之亂眼看著就要平息了,怎麼這時候還要給朝廷送這麼多錢糧,但是,張允皋很快就反應過來,大兄這麼干,還是為了張家啊。

    想到這,張允皋忍不住的說道︰“大兄,還需保重身體啊。”

    張允伸嘆了口氣,道︰“若非簡真先我而去,吾何需如此心憂!”

    張簡真是張允伸長子,也是張允伸最為滿意的一個兒子,也是他早早就選定為繼承人,但是去年時,不慎染疾而亡。

    而張簡會是張允伸次子,倒不是他是什麼紈褲子弟,而是張允伸看的清楚,簡會,其性軟,若是在東南方鎮中,或許能安穩過渡,但是在幽州鎮中,即便是張允伸牢牢控制這麼多年,他還是沒有信心。

    ………………

    注︰唐代通典中,步弓兵考核用的弓是一石,騎兵用的弓七斗,而唐時度量衡和現在有所不同,唐一斗只有現在的百分之六十,這樣步弓的弓力就只剩六斗,騎弓的弓力只有四斗二升,因此,六斗大約四十二公斤。

    在舊唐書,張弘靖任盧龍節度使時,曾嘲諷部下,言︰“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這雖然是諷刺部下,但這句話也說明能開兩石弓的人,是少數。)

    喜歡唐末從軍行請大家收藏︰()唐末從軍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軍行》,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軍行第12章 擅射之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軍行第12章 擅射之卒並對唐末從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