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丙綸沒有說大話。
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兩個月,甜水峪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馮丙綸接受了姜麗華的建議,他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之後,首先做了三件事兒,燒了三把火。
第一件事兒就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起了轟轟烈烈的學習運動。
學習內容有三部分,一是“再學《黨章》,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入黨初衷,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二件事就是村級政務、財務雙公開。
村“兩委”上一個月花了多少錢?都是因為什麼原因花的,花錢的法規依據是什麼?經手人是誰,審批人是誰,都要一筆不少地公開出來。
四年來,誰家欠村集體多少“三提五統”和“農業稅”,誰家為村集體墊付了多少錢,因何原因墊付、經手人是誰?也要一筆不少地公布出來。
還有“宅基地”,誰家有正規手續,誰家屬于“違規建築”。
一個在戰場上不要命的人,即便和同樣持槍的敵人遇上了,也會讓敵人感到膽寒。
馮丙綸要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他也得瞪起眼來,拿出戰場不要命的勁頭。他身上散發來的殺氣,甚至比在戰場上還重。
甜水峪村民不明所以,但是他們看馮丙綸就會感到一陣恐懼。不免兩腿打顫,身子瑟瑟發抖。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馮丙綸就把甜水峪下沉了四年的“三提五統”和“農業稅”,全部收齊。
接近一百來萬的“五項統籌”資金和農業稅,歸國家和鎮政府,五十來萬“三項提留”卻是留在甜水峪,歸甜水峪村“兩委”支配。
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
甜水峪村民看到村集體一下子有這麼多錢,他們不僅眼紅而且擔心,擔心這麼多錢都被馮丙綸這些干部霍霍了。
只是村民們沒有想到,面對五十多萬巨資,馮丙綸毫不動心,他手指都沒有沾這些錢的邊。
為了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馮丙綸讓全體村民選出七個他們信得過村民代表,組成“村民代表議事小組”。
那五十多萬的銀行存單,直接由議事小組保管。村“兩委”每項開支,都要經議事小組審查通過之後,才能入賬報銷。
不僅如此,馮丙綸還承諾,甜水峪每季度公開一次村財務、政務情況。村黨支部、村委會花的每一分錢、辦的每一件事兒,都放在陽光下,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
甜水峪村民看到馮丙綸這樣做,也是從心里感到服氣。
第三件事就是成立“甜水峪果農合作社”。
甜水峪的山地有兩萬多畝,隻果、海棠、杏子、桃子、梨子、李子、山楂、石榴、柿子、板栗,漫山遍野都是水果樹。
馮丙綸請人設計了商標圖案,果農合作社在工商局為村里水果注冊了“甜水峪”商標。又定制了很多印著精美水果圖像和甜水峪商標的紙箱。
馮丙綸走南闖北經營食品廠多年,認識不少水果市場的大老板。
果農合作社先和水果市場的大老板簽訂購銷合同,果農合作社又和甜水峪的水果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
合作社從果農手里收購來水果之後,他們把大小適中,果型勻稱的水果挑揀出來裝在定制的精美包裝箱,高價賣給水果市場大老板。
剩余的過大、過小或者形狀奇異的水果,他們以低于收購價的價格出售給“果汁廠”。
這樣做,合作社微利,甜水峪果農的收入卻增長了一大塊。
中國農民最實在,不管以前這個人怎麼樣,只要這個人讓他們得到了實惠,他們就說這個人的好。
馮丙綸一炮而紅。
馮丙綸不僅紅透了趙家峪鎮黨委,甚至還紅到了懷慶縣委、京都市委。
尤其是趙家峪鎮前黨委書記、現任懷慶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政協黨組副書記的車 ,在率部分縣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人士參觀了兩回甜水峪後,更是對甜水峪的巨大改變嘆為觀止,對馮丙綸贊不絕口。
1995年12月21日,經趙家峪鎮黨委和懷慶縣政協大力推薦,馮丙綸被補選為政治協商會議京都市第十二屆委員。
然而,鎮黨委書記張振武卻更看好姜麗華這個鎮黨委副書記。
張振武覺得姜麗華這個女子非常沉穩,一點兒也不浮躁。非常低調,一點兒也不張揚。非常大氣,一點兒也不矯揉造作。是一個能夠沉下心干大事兒的人。
甜水峪這個後進村的轉化,引起了鎮縣兩級黨委的重視。尤其是“雙公開”和“合作社”更是被懷慶縣委宣傳部吹成了一朵花,不僅多次在京都電視台新聞節目中多次出現,而且還被刊登在《京都日報》頭版頭條,加了編者按。
別人不知道,張振武卻知道,“雙公開”和“合作社”都是借鑒邊東省信陵縣秦店子鄉的做法。藍本都是出自姜麗華這個編劇兼執行導演。馮丙綸充其量就不過是一個優秀的演員罷了。
現在聚光燈都對準了演員馮丙綸,而她這個編劇兼導演卻心甘情願地躲到了幕後。即使有個別領導點名讓姜麗華發言,她也是把功勞都歸于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以及甜水峪村“兩委”勇于擔當和扎實真干。
更可貴的是姜麗華在取得重大成績之後,不驕不躁,繼續砥礪奮進。
她說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將來。只有放下成績的包袱,才能更好地輕裝前行。
姜麗華分管統戰工作,她成功舉辦了趙家峪鎮在外經商人士“九五中秋話鄉情”茶話會。
張振武沒有想到,姜麗華舉辦一次“茶話會”,卻給趙家峪鎮引進了兩家中外合資企業。
一個是台胞 紀元先生在趙家峪鎮建了一個年產果汁一萬噸的“匯泉果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