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飛官場之路

第264章 馮丙綸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林楓染 本章︰第264章 馮丙綸

    姜麗華在走訪了幾十戶人家之後,她才知道自己多慮了。

    馮丙綸既不是唐三蛟的女婿,也不是唐三蛟的外甥或者妻佷,而是甜水峪一個糕點果脯廠的老板。

    通過幾十戶人家不同角度的描述,馮丙綸的形象才逐漸立體豐滿起來。

    馮丙綸的老爹馮蘭江雖然和馮蘭池同祖同宗,但是論地產家業,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馮蘭池家有河川良田800多畝,山上坡地2000多畝,在張北城里開著錢莊、當鋪,綢緞鋪、糧鋪和藥鋪。不僅是赤縣最大的財主,在整個張北地區也排的上名叫的上號。

    馮蘭江家只有二十幾畝山坡地。由于家里沒錢,打不起井買不起水車和拉水車的牲口,天旱的時候,馮蘭江只能帶著兩個年齡較大的兒子,從二里地之外的甜水河里挑水澆地。

    豐收之年,打得糧食尚可以夠全家吃半年十個月。大旱之年,打上幾斗癟癟的苞谷和幾布袋秕子幾乎佔了一多半的谷子。勉勉強強夠一家人三兩個月的嚼食。

    幸虧馮蘭江有祖傳的手藝,會制作糕點和蜜餞。

    馮家制作的“玉蘭齋”糕點和蜜餞,雖然沒有京城“稻香村”和“富華齋餑餑鋪”的名氣大,但是在色、香、味、形諸方面,卻是比它們一點兒也不差。在赤縣、張北一帶名氣非常大。

    逢年過節時,人們多會買上幾斤“玉蘭齋”的糕點或蜜餞,作為走親訪友的禮物。

    馮丙綸的老媽負責售賣。她總是先用草紙把糕點或蜜餞包裹起來,上面再覆蓋上一張印著“玉蘭齋”仨字以及特有花紋的紅紙,最後用紙繩把它們系好。既美觀大方又方便實用。

    馮蘭江憑借制作糕點和蜜餞的祖傳手藝,不僅讓全家十幾口人填飽了肚子,經過全家人十幾年省吃儉用,竟然在解放前夕還購買了六畝二分的水澆良田。

    張北一帶有一句俗話,人一旦走了“背”字,跑得快了追上窮,跑得慢了窮追上。

    馮蘭江就是走了“背”字。他家剛買了河川水澆良田,一季小麥都沒有收,土改工作隊就住進了甜水峪。

    就是因為這六畝二分水澆良田,馮蘭江的家庭成分由中農被抬成了上中農。以至于馮丙綸姐弟幾個都沒有被推薦上高中的資格。

    幸好馮丙綸長了一個一米七八的大個兒,手腳勤快又有眼色,被部隊領兵的軍官看中,他于1975年冬天光榮參軍入伍。

    馮丙綸參加了1979年2月份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他所在的尖刀排四十多人,攻佔某制高點之後,傷亡一半還多。

    排長、副排長先後犧牲,甚至代理排長的一班長也不幸中彈身亡。擔任二班班長的馮丙綸,依次遞補為代理排長。

    經過六個小時激戰,馮丙綸帶領二十幾個戰士,打退了越軍七次反撲,終于堅持到了後續部隊的到來。

    全排除去二十幾人犧牲、因重傷十幾人失去戰斗力之外,最後還有戰斗力的,只剩下了六人。

    這六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沒有負傷。

    這個人就是代理排長的馮丙綸。

    犧牲的戰士大多被授予一等功和二等功,受傷的戰士大多被授予二等功和三等功。

    馮丙綸雖然沒有受傷,但是他臨危受命代理排長,帶領二十幾個戰士堅守陣地六個小時,連領導還是給他報請了三等功。

    可是,上級最終沒有給馮丙綸記個人三等功,只是給了他一次嘉獎。

    不過,他寫了三次都沒有被批準的入黨申請書,這次終于被批準了。

    再後來,部隊取消了士兵提干制度。若想提干,只有報考軍校這一條道路。

    馮丙綸沒有讀高中吃了大虧。

    連里連續兩年把十分珍貴的報考軍校的名額給了馮丙綸,馮丙綸卻連續兩年名落孫山。

    盡管第二次文化成績只比錄取線低了一分,他還是沒有機會進入軍校改變他的身份。

    指導員給馮丙綸做思想工作,讓他報考競爭力相對較低的士官學校。

    馮丙綸雖然心有不甘,還想再報考一次軍事院校,但是他再也不好意思佔用連里十分珍貴的報考名額。

    他最終還是報考了一個名額相對寬松、門檻相對較低的軍隊無線電專訓學校。

    可惜馮丙綸專訓學校畢業第二年,就趕上“百萬大裁軍”。而他所屬部隊恰逢在被裁之列。馮丙綸還是退役了。

    不過馮丙綸兩年專訓學校沒有白上,他退役之後,被安排到了懷慶縣商業局飲食服務公司下面的“冰棍廠”,成了一個吃商品糧的工人。

    馮丙綸有點兒命運多舛,他在冰棍廠干了三年,冰棍廠就關門了。

    冰棍廠一直生產那老三樣,十幾年一成不變,竟沒有增加過一個新品種。

    從馮丙綸記事兒起,懷慶冰棍廠的冰棍外面就裹著一張粗糙的印花紙。十幾年過去了,不僅包裝紙沒有變,甚至連顏色圖案都沒有一丁點兒改變。

    真是“時代在變,懷慶冰棍廠的冰棍包裝一直不變”。

    產品單一,包裝老舊,懷慶冰棍廠很快就在新興的私營冰棍廠面前敗下陣來。

    市場份額不斷被當地私營企業侵蝕,最後不得不關門大吉。

    冰棍廠三十多個工人,成了懷慶縣第一批下崗職工。

    別的下崗職工都在求爺爺告奶奶,托人找關系想再就業上崗。

    唯獨馮丙綸拎著兩瓶酒一條煙,找到副食品公司的經理,提出要承包停業的冰棍廠。

    副食品公司經理不敢做主,在請示商業局局長之後,才以每年2500元的價格,把冰棍廠租賃給馮丙綸三年。

    馮丙綸接管冰棍廠之後,沒有再生產價格低廉還賣不出去的老三樣,而是改走中高檔路線。

    懷慶縣最不缺的就是水果。像草莓、櫻桃、葡萄、水蜜桃、鴨梨、隻果、紅果等等,不僅價格低廉而且質量上乘。

    馮丙綸就開發了“冰葡萄”、“櫻桃小丸子”,“紅果冰磚”、“水蜜桃冰棍”、“青隻果樂園”等系列產品,包裝都是專業人員設計,京城大廠印刷的精美包裝袋或包裝盒。不僅產品口味多種多樣,而且包裝也豐富多彩,關鍵看上去還十分上檔次。

    當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由過去的兩毛錢一支,變成了現在兩塊錢一盒或者一袋。

    人們就是奇怪,兩毛錢一支的冰棍不吃,兩塊錢的冰磚、冰球竟然供不應求。不僅懷慶周圍的幾個縣城來人批發,就是京城幾大連鎖超市也來這里上貨。

    馮丙綸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三年後,副食品公司收回了冰棍廠。馮丙綸知道自己競爭不過那些有頭有臉的人,他就從副食品公司辭職,走上了自己創業之路。

    馮丙綸先是在懷慶修建了一個大型冷庫。專門貯存大蒜、蒜苔、葡萄等果蔬,等到了冬天,再進行反季節銷售。

    兩三年的時間,馮丙綸就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人們都以為他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的時候,他卻把冷庫賣了一個好價錢,回到甜水峪接過他爹馮蘭江的班,辦起了糕點和蜜餞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逸飛官場之路》,方便以後閱讀秦逸飛官場之路第264章 馮丙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第264章 馮丙綸並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