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飛官場之路

第117章 到哪里去弄這150萬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林楓染 本章︰第117章 到哪里去弄這150萬

    王燕萍知道自己有些浮躁了。

    她覺得自己仿佛正在登著木梯爬牆,結果爬到半腰的時候,梯子卻突然被人給撤走了。

    “如果財政所不缺錢,花多少有多少,我們還搞工業園干什麼?

    花錢辦事兒,誰不會干?

    沒錢還能辦好事情,才能顯示我們黨員干部的工作水平!

    我還是那句話,困難面前有黨員,黨員面前無困難。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相信,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共同努力,一定很好地完成鄉工業園的三通建設。”

    王燕萍果斷擱置爭議,轉而進行下一個議題。

    “國家為發展高效農業,扶持農民搞好大棚種植,今年向部分省市發放了一部分專項扶持資金。分配給咱們莆賢市的扶持資金是800萬。”

    “我們鄉提出了一個“萬畝大棚蔬菜”種植計劃,建議市農業局不要撒芝麻鹽,而是把這筆資金集中我鄉使用,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市農業局批給我鄉500萬。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劉旭紅,市長孫啟笙都在報告上簽了字,同意這一方案。”

    “估計再過十天半個月,這筆扶持資金就會到達我鄉財政賬戶。”

    “我的意見是把‘萬畝大棚蔬菜’基地放在呂屯、任李莊、前後梅四個村莊。

    這四個村莊都有種植蔬菜的習慣,對種植大棚蔬菜這樣的新生事物比較容易接受。”

    “運舟,你是高效農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這幾個村莊又都屬于你管區,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前後梅管區是武運舟的老管區。因為鄔乘風在閆家胡同吃了癟,被人打破了頭,才和武運舟對調。

    後來,秦逸飛擔任了副鄉長,就把南胡同管區一分為二。秦逸飛接手了最刺頭的閆家胡同和另外兩個村子,擔任了新成立的閆家胡同管區書記,武運舟繼續擔任南胡同管區書記。

    為了搞好“萬畝大棚蔬菜”種植,鄉黨委把鄔乘風和武運舟的管區,又重新對調了回來。

    “書記,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您看看行不行?”

    “我們不搞一萬畝,我們搞六千或者七千畝,對外宣傳就說一萬畝,難道上級還會派人來親自丈量不成?”

    “運舟,你這麼做究竟為了什麼?

    你是不是在打國家下撥的這筆專項扶持資金的主意?”

    “孫啟笙市長可是發話了,誰要是敢動這筆專項扶持資金,就剁掉誰的手!”

    王燕萍的臉頓時就陰沉了下來。

    還沒有干活兒,就惦記著這筆專項扶持資金。武運舟啊武運舟,還真沒有看出來,你就這麼點兒出息!

    “不不,王書記,我並沒有想挪用這筆專項扶持資金。”

    “我只是想,只是想變通一下!”

    武運舟沒有想到,王書記竟然發這麼大的火,心里難免有點兒緊張。

    “按照我們的規定,修建大棚的錢,鄉政府和農戶各佔50。我擔心農民手里沒有這麼多的錢。”

    “為了解決農民的困難,也好調動他們修建、種植蔬菜大棚的積極性。是不是把農戶拿錢比例降低一些?最好不讓農民自己掏錢,資金全部由鄉政府負擔?”

    “不行!”

    “凡是白白得到的東西,人們都不會好好珍惜!”

    “如果不讓農民自己掏錢,他們就會覺得,大棚蔬菜種好種壞對他們影響不大,他們對大棚蔬菜管理就不會上心。

    一旦他們不上心,就是我們聘請神仙擔任技術指導員,大棚蔬菜也種植不好!”

    “俗話說,割肉肉疼,拿錢心疼。只有把大棚蔬菜種植和農民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他們才會心無旁貸、死心塌地地侍弄蔬菜大棚!”

    “這可以說是我國農民的劣根,也可以說是我國農民最大的優點。”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那些土地,同樣是那些農民,在集體生產隊時,大家吃不飽飯餓肚子,一旦分田到戶,就家家糧囤冒尖,很快就引發賣糧難的原因。”

    “所以,為了保證農民種植大棚蔬菜的積極性,農民那部分錢,必須他們自己掏腰包!”

    “秦店子鄉‘萬畝大棚蔬菜’種植,不僅是我們鄉的一個樣板工程,還要為全縣、全市,甚至全省起到帶頭示範作用。責任十分重大,不容半點兒有失!”

    不僅武運舟,就是劉濟霖等一眾人也都有點兒懵逼。書記這“邪門歪道”,似乎還真是那麼一點兒道理。

    不讓農民掏腰包修建蔬菜大棚,確實開頭容易。但是,也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一旦農民不上心,干部就是喊破了喉嚨,也和放屁差不多。

    前車之轍,後車之鑒。生產隊大鍋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書記看問題的眼光,就是比我們遠!”十幾個黨委政府成員,還是在心里偷偷給王燕萍點了贊。

    散會後,王燕萍把秦逸飛叫到了她辦公室。

    “小秦,你對解決工業園‘三通’有什麼好的建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記,國家電力公司產權非常明晰。用戶電表和它之前的變壓器、電桿、電線等等,它們的產權都屬于縣供電公司的。”

    “我們鄉工業園要購買供電公司的電,他們就應該給我們架好高壓線、安裝好變壓器和電表。至于電表後面的電桿、電線、電纜等等,哪個工廠使用,自然就由工廠買單。”

    “書記,您需要做的就是跑市供電公司,甚至跑省電力公司,爭取盡快把鄉工業園納入縣供電公司的供電計劃,早日安裝到位。

    通電是不需要鄉政府花錢的。”

    “哦,是這樣的嗎?”王燕萍有點兒不相信,“怎麼咱們鄉好幾個私營面粉廠,他們的變壓器等等,都是他們自己花錢啊?”

    “書記,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現在,供電公司不僅僅屬于壟斷行業,而且電力供應緊張,妥妥的賣方市場。”

    “即使面粉廠自己安裝變壓器,供電公司還故意端著拖著、不予批準。”

    “面粉廠老板們沒有辦法,只能又是請吃又是送禮。最後供電公司給他們安裝了變壓器,好像他們還欠了供電公司多大人情似的。”

    “其實,供電公司花著用戶的錢,吃著用戶的飯,收著用戶送的錢和物,不過干了他們應該干的工作罷了。”

    “只是,那些私營老板不明就里。認為供電公司給他早通了半年三個月的電,還對供電公司的頭頭腦腦歌功頌德、感激不盡。

    每天晚上,縣電視台不都有某私營企業給供電公司點歌表示感謝嗎?”

    “哦,沒有想到,供電公司竟然如此黑!”王燕萍有點兒憤慨地說。

    “書記,沒有辦法。只要供電公司依舊處于壟斷地位,電力依然供不應求,這種狀況恐怕在短時間之內很難改變。”

    “所以,書記您一定要有迎難而上的思想準備。”

    秦逸飛說到這里,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哦,書記,莆賢市電業局新上任的局長叫章湘渝,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鐘延睦的愛人。”

    “小秦,你提供的這個線索很關鍵。

    我一定找章湘渝局長,拿下咱們工業園的通電問題!”

    “小秦,‘三通’解決了一通。通路、通水,你有沒有好的辦法?”

    王燕萍說到這里,靈光一閃,她接著說道︰“通水可以借鑒通電的辦法。

    讓供水公司,把供水管道鋪設到鄉工業園就行了。”

    王燕萍高興地一拍桌子︰“嗯,‘三通’解決了兩通。就剩下修一條工業園往西,通到324省道的水泥路了。”

    “書記,小秦認為,應該往北修到‘雙臨公路’。

    隨著京都至羊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和高速公路平行的324省道,它的作用會越來越低。

    不要看‘雙臨公路’是一條縣道,等京都至羊城的高速公路開通後,‘雙臨公路’將會成為高速公路通往信陵、臨盤的重要干道。它的重要性將不言而喻。”

    “唔,小秦說的有道理!”王燕萍看了一眼辦公桌上的工業園圖紙,“無論向西還是向北,這條公路都需要兩公里。”

    “這條公路不僅是工業園的臉面,同時它還承載著進出工業園的載重貨車。

    所以,它的寬度起碼要達到9米,能夠雙向行車,同時還要保證道路質量。

    如果讓投資人看到進出工業園區的道路都坑坑窪窪、破破爛爛,恐怕他們就不會到咱們這里投資建廠了!”

    “書記說的非常有道理。按您說的,這條兩公里的公路,大約得花費90萬元。”

    “九十萬?”

    “對,這只是主干道的預算,還不包括工業園內部的輔路。加上工業園區的輔路,差不多需要150萬!”

    “150萬?”王燕萍嘬著牙花子嘶聲說道,“到哪里去弄這150萬?”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逸飛官場之路》,方便以後閱讀秦逸飛官場之路第117章 到哪里去弄這150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第117章 到哪里去弄這150萬並對秦逸飛官場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