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飛苦笑了一下,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到哪里去給書記回電話?
他看了看自己所處的位置,估計到鄉政府,還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
他干脆也不找什麼電話了,自己直接去書記辦公室和書記見面就好了。
秦逸飛進入書記辦公室的時候,王燕萍罕見地沒有坐在寫字台後面的老板椅上。
她正在辦公室里心事重重地慢慢踱步。
高跟鞋敲擊在地板磚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
“小秦,坐!”
王燕萍熱情地給秦逸飛打著招呼。
除去在公眾面前,王燕萍稱呼秦逸飛為“秦鄉長”之外,私下場合,她一直稱呼秦逸飛為“小秦”。
王燕萍給秦逸飛倒了一杯茶,卻沒有像往常一樣,重新坐回寫字台後面的皮轉椅,而是坐在了秦逸飛對面的沙發上。
“書記,您找我有什麼事兒?”
“逸飛,市委出台的關于提拔任用干部若干規定,你听說了沒有?”
“有所耳聞。”
秦逸飛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一文件對王燕萍非常不利。
秦店子鄉除去幾個做工藝品的個體戶之外,幾乎沒有一個形成稅收的企業。gdp常年位居信陵縣倒數第一。
尤其是城關鎮,由于擁有遠征集團這樣的巨無霸和十幾個上規模企業,其gdp一直是秦店子鄉的十幾二十幾倍。
說句實在話,秦店子鄉的gdp總數,都不及人家城關鎮的零頭。
有人開玩笑說,就是讓一只狗在城關鎮擔任書記,其他鄉鎮三五年也追不上人家,甚至連個熱屁都吃不到。
現在市委居然以gdp多少論英雄,說只要gdp突破千萬的鄉鎮書記,就可以解決副處級別。
城關鎮去年gdp已經逼近兩個億,今年都不需要花費多大力氣,甚至只需要玩玩數字游戲,多少摻點兒水分,就能突破兩個億了。
可以說,誰能擔任城關鎮黨委書記,誰就能晉升副縣。
“城關鎮的老薛被免職了。”
“據說因為男女作風的問題。”
“現在,盛廣泰兼任了城關鎮黨委書記。”
王燕萍听說老薛出事之後,也曾經謀劃著接老薛的班,為換屆提拔打好基礎。
為此,她還動用了擔任省委副秘書長的老公公。
可惜,她在和盛廣泰角力過程中,結果卻以她失敗而告終。
“盛廣泰?縣人事局長盛廣泰?”
秦逸飛早就听說過盛廣泰這個人,因為他是鄉教委主任劉青山的老表。
劉青山之所以敢在鄉教委囂張跋扈,胡作非為,所仗恃的就是他老表盛廣泰。
不過,秦逸飛感覺有點兒奇怪。盛廣泰已經四十八九,如果他有什麼過硬的靠山,應該早就提起來了。不會和王燕萍來爭奪這趟末班車。
如果他沒有過硬的靠山,他怎麼會爭得過王燕萍?
王燕萍的父親可是副廳級干部,曾經擔任過多年的市政府秘書長,有著廣泛的人脈。
何況,她公爹是省委副秘書長,而且還是服務分管黨群干部、話語權極大的副書記。盛廣泰究竟有什麼樣的背景才能擊敗王燕萍,脫穎而出呢?
“對,他也是鄉教委主任劉青山的表哥。據說京都某個位高權重的大佬,給省里三把手、分管黨群副書記打了招呼。”
王燕萍臉上綻出一絲苦笑。
秦逸飛嘴里也覺得發苦。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書記,我們還有第二條道路可走。”
“市委是不是還規定了,只要咱鄉今年gdp同比提升幅度夠大,您也可以提拔重用?”
“市委不是規定gdp同比提高50,鄉鎮一把手就可以晉升副縣嗎?咱就把gdp翻一番。您照樣可以晉升提拔!”
“哦,你有什麼辦法讓咱鄉的gdp翻一番?說來听听!”
王燕萍听了秦逸飛的話,馬上來了精神,眼楮也有了光彩。
“書記,我們出口韓國東進公司的泡菜可是今年一月份和二月份的事兒。泡菜加柳編簍,增加100萬gdp不算多吧?”
“今年,我們和東進公司鑒定了500噸泡菜和300噸精品大蔥的合同。這兩項至少也能增加1500萬gdp吧?”
王燕萍點了點頭。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她沒有想到一個訂單農業,竟能給帶來這麼大的效益。
“我們還可以發展一萬畝大棚,搞蔬菜延遲種植。”
“為了節省成本,快速見效,我們不搞技術復雜、價格昂貴的冬暖式大棚。我們就搞成本低廉、技術粗獷的大拱棚。”
“為了防止蔬菜得病,我們不追求高效益的精品蔬菜品種。就選擇抗病強易管理的普通蔬菜。
像菠菜、茴香、韭菜、芹菜、芫荽等等大路貨。能夠保證每畝增收1000元即可。”
“每畝增收1000,一萬畝豈不是又要增收1000萬?那gdp也要增加1000萬嘍!”
王燕萍驚喜地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書記,gdp可不是簡單增加1000萬。修建一萬畝大棚,僅僅所需要的竹竿、水泥立柱、半無滴薄膜、草苫子、鐵絲等原材料,至少就需要1200萬。
農民自建拱棚,當然不用開支現金。但是如果雇工修建的話,建設費用也需要七八百萬。這樣,gdp就又增加了兩千萬。”
“這樣,咱鄉今年的gdp,至少能比去年增加五千萬。是不是gdp能比上一年翻一番?”
“小秦說的對頭。”
“只是,這一千多萬的建棚資金,恐怕老百姓拿不出來……”
王燕萍剛剛燃起的希望火苗,眼瞅著又要被大風吹滅。
“書記,听說國家為發展蔬菜種植,今年晚些時候,農業部蔬菜局要下撥一批扶持資金。大概每個地市有六七百萬到一千萬指標。
您如果能爭取到五百萬,再協調銀行貸款幾百萬,這個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秦逸飛哪里能听到這樣的消息,他不過從前世記憶里知道的罷了。
前世的時候,他們鄰鄉爭取到了這個項目的400萬扶持資金。
可惜,那個鄉黨委書記好高騖遠。他們鄉所選品種都是收益高、利潤大的精細嬌貴蔬菜品種,他們聘請的技術員又十分差勁。
結果,一千多畝大棚蔬菜,沒有防治住病菌和病毒,幾乎絕收。
秦逸飛對這一事件的印象非常深刻,記得十分清楚,所以他才敢說國家農業部蔬菜局有這麼一筆扶持資金。
王燕萍暗暗打定了主意,如果自己老爸不能協調下這筆資金,哪怕搬公公出面,也得把這筆資金爭取到手。
然而,王燕萍剛剛高興了一會兒,她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市委還有一條規定,要看稅收增長情況。”
“你剛才說的這幾件事兒,雖然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卻幾乎沒有稅收。”
“書記,國務院《關于對農業特產收入征收農業稅的規定》已經頒布。按照這個規定,不僅要對生產者征收稅費,同時還要對收購者征收稅費,實行雙環節征收。”
“咱們出口韓國東進公司的500噸泡菜、300噸大蔥,即使按照最低5的稅率計算,這一筆收入可是真的不小呢!”
“當然,無工不富,無農不穩。創辦、引進企業是一個行政區域不可回避的問題。”
“今後市縣都將陸續設立招商局、民營企業管理局。”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招商引資、創辦企業,培植稅源、增加財政收入都將是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過——”說到這里,秦逸飛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今年上馬的項目,雖然能夠創造gdp,但是按正常程序,卻貢獻不了多少財稅。”
“有就勝于無。建國四十多年了,秦店子鄉歷史上就沒有一個規模企業,就沒有上繳過工業稅。”
王燕萍鼓勵著秦逸飛。她一方面給秦逸飛不停地打氣,一方面又提出自己新的要求。
“小秦,你看咱們鄉適合上個什麼項目?”
“不管什麼項目,速度都要快。
最好上半年建成,下半年就能投產。當年上馬,當年見效益。
小秦,你有沒有目標?”
听了王燕萍的要求,秦逸飛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書記,無論上什麼項目辦什麼企業,都需要有自身優勢。”
“要麼有資源優勢,要麼有交通優勢,要麼有技術優勢,天時地利人和,總得佔一樣。”
“唯獨我們秦店子,冰塊掉進醋缸里——有些寒酸,禿老婆大腳——一頭不佔。”
“以我們鄉的條件,要想通過招商引進企業,那真是頂磨盤踩高蹺——難上加難!”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