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延被俘的消息,像一塊巨石壓在漢軍心頭,更壓在舉薦他執行任務的銚期心上。
銚期深知蓋延性格剛烈,寧折不彎,落入敵手,恐遭不測。
無論是出于袍澤之情,還是穩定軍心的需要,都必須設法營救。
然而,談何容易?
敵軍大營守備森嚴,經歷了兩次夜襲,更是如同鐵桶一般。
強攻救人無異于以卵擊石。
派小股部隊潛入?
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銚期苦思冥想,徹夜難眠。他回憶起與馮異並肩作戰的歲月,想起馮異足智多謀,常能以奇策制勝。
如今馮異已逝,但其精神仿佛仍在指引著他。
就在銚期焦慮萬分,幾乎無計可施之際,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馮異的形象再次清晰地出現在他的夢境之中。
這一次,馮異沒有多言,只是微笑著,用手指蘸著水或酒),在案幾上寫下了四個字︰假意歸降。隨後,影像便模糊消散。
銚期猛地從夢中驚醒,額上滿是汗水,但眼中卻閃爍著豁然開朗的光芒!假意歸降!馮異兄是在點醒我!
唯有此法,或可接近蓋延,並尋機脫身!
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計劃,需要絕對的勇氣和演技。
誰去執行?銚期幾乎立刻做出了決定︰自己去!唯有他親自前去,才能取信于多疑的敵人,也才能隨機應變,說服蓋延配合。 他將計劃秘密告知了馮章。
馮章听後大驚,堅決反對︰“銚將軍!你乃軍中支柱,豈可親身犯此奇險?萬一有失,我軍將萬劫不復!”
銚期堅定地說︰“大將軍,蓋延不可不救!且此計雖險,卻是目前唯一可行之法。我意已決!若我不歸,軍中事務,皆托付于大將軍了!”
他語氣決絕,不容反駁。
馮章深知銚期性格,知其已下決心,只能含淚應允,暗中調派最精銳的部隊在約定地點接應。
于是,銚期卸下鎧甲,只著一身普通文士衣衫,未帶兵器,僅帶兩名隨從,打著白旗,竟光明正大地向著域外異族大營策馬而去。
異族哨兵發現後,大驚失色,立刻上報。敵軍主帥聞報,更是驚訝不已︰漢軍主要謀士,竟敢孤身前來?
銚期被帶入中軍大帳,面對虎視眈眈的異族將領和凶悍的衛士,他面無懼色,從容施禮,朗聲道︰“大漢討逆軍中郎將銚期,特來拜會大王。”
“銚期?你來做甚?莫非是來求饒?”主帥冷笑問道。
銚期搖頭,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無奈與憂慮︰“非為求饒,實為求生,亦為將軍之前程而來。”
他頓了頓,開始施展其謀略,語氣誠懇甚至帶著一絲“推心置腹”︰“我大漢天軍雖暫受挫,然根基未動,援軍不日即至。將軍雖勇,然孤軍深入,補給艱難,西域諸國反復無常,豈是久恃之道?久戰之下,勝負難料。我主將蓋延,性如烈火,寧死不屈,將軍殺之,不過得一忠魂,于戰局何益?反激我全軍死戰之心,于將軍大大不利。”
他話鋒一轉︰“不如,由我勸說蓋將軍,暫示歸順。我可二人皆留于貴營為質。如此,既可暫緩我軍攻勢,令將軍可從容應對東北戰事暗示他們知道另一路敵軍的存在),又可示天下以大王仁德。待局勢明朗,若大王果真天命所歸,我二人傾心歸附,豈不美哉?若不然,屆時再殺我二人,亦不為遲。此乃萬全之策,于雙方皆有利,請大王三思。”
這一番話,半真半假,既有威脅援軍將至、死戰),又有利誘緩和局勢、彰顯仁德、可能得到兩員大將),更是抓住了敵人主帥既想取勝又不願付出太大代價、可能還對招降名將存有幻想的心理。
異族主帥果然被說動了。他沉吟良久,覺得銚期所言似乎有些道理。留下這兩個重要人物為質,確實能牽制漢軍。
若能勸降,更是大功一件。即便不成,到時候再殺也不遲。在他看來,銚期孤身前來,已是甕中之鱉,玩不出什麼花樣。
“好!本王就信你一次!帶他去見蓋延!”
主帥最終同意了。 銚期被帶到關押蓋延的帳篷。
蓋延見銚期竟然前來,驚愕萬分。
銚期趁看守稍遠,急速低聲將“假意歸降”之計告知。蓋延初時不解,甚至憤怒,但看到銚期堅定的眼神和暗示,瞬間明白這是唯一的生機和計策,只能強壓悲憤,配合地低下頭,裝作被說動、內心掙扎的樣子。
于是,在銚期的“勸說”下,蓋延“勉強”表示願意暫時歸順,但需以禮相待,不得侮辱。
異族主帥見計策奏效,大喜過望,果然放松了對兩人的看守,待遇也改善了許多,但仍派有重兵監視。
銚期和蓋延則暗中觀察營盤布局、換崗時間、馬廄位置,耐心等待時機。
數日後,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看守因天氣惡劣而稍有松懈。
銚期與蓋延利用早已藏好的短刃或許是銚期暗中帶入,或許是從伙食中獲取的骨頭磨制),突然發難,干掉看守,奪取兵器馬匹,趁著風雨和夜色的掩護,一路拼殺,沖向營外!
警報響起,異族士兵紛紛趕來阻攔。銚期智謀應對,蓋延勇猛開路,兩人配合默契,竟真的殺出一條血路!
接應的漢軍精銳也準時在預定地點出現,一陣箭雨擋住追兵。
最終,銚期和蓋延奇跡般地脫身,成功返回了漢軍大營!
漢軍上下見兩位將軍平安歸來,歡聲雷動,士氣大振!而域外異族主帥則氣得暴跳如雷,才知道自己中了緩兵之計和詐降之計,顏面盡失,卻悔之晚矣。
銚期孤膽闖敵營,智救同袍的事跡,也成為了軍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