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將軍馮異

第219章 處世哲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老杜游學 本章︰第219章 處世哲學

    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氣度決定格局,態度決定一切。

    呂的故事,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從中,我們既可以看出人生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能感受到上文所說的四句話。

    這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處世哲學的結晶。

    但是,要參悟透這四句話,卻是很難的。

    為什麼有的人一生不順?

    不是命運使然,而是性格所決定的。

    大師們常講︰性格倔強之人,必定沒有好的命運。反之,性格和順之人,都有著不同尋常的好命運。

    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脾氣決定人生。

    另外,尤其警醒世人的是︰做人一定要有格局,格局有多大,未來的舞台就有多大。

    好了,不瞎扯淡了,看到呂的境遇,不自覺聯想到了處世和人生。

    …………

    回到正題上。

    呂鮪自殺,呂砍下了呂彪的腦袋。

    這兩件事,徹底瓦解了呂氏族人的意志和斗志!

    呂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既可以讓族人世世代代詛咒他,又可以讓馮異和大漢皇帝放下心來,同時,又給呂氏宗族謀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和生活出路。

    果然,馮異親自進諫劉秀。

    “皇帝陛下,臣西征關隴以來,多次與關中望族呂氏打交道,今呂氏族人已經心悅誠服歸順大漢皇帝,懇望皇帝明鑒。”

    做人,說話都是有技巧的。

    馮異此時說話都很有技巧。

    “呵呵呵,……”

    劉秀一陣喜笑,然後,就與眾大臣商議,最後對于呂,及其五個兒子封官進爵。

    至此,呂完成了自己,在征西大將軍馮異麾下的歷史使命,攜帶自己剩下的五個兒子和家眷,遷徙到都城洛陽,安居樂業去了。

    再說,大漢皇帝劉秀,

    他早已經听說馮異身體不適的消息。

    “眾愛卿,征西大將軍馮異,為平復關隴地區賊寇,日夜操勞,積勞成疾,朕有心讓他回朝休養,大家討論一下,讓誰接替他的職位為好?”

    劉秀體恤馮異,要讓他回到洛陽休養。

    “皇上,讓征西大將軍回朝休養可以,但此時不是時候。一方面,征西大將軍熟悉關隴地區的軍政事務,換一個新人過去,不利于戰事推進。另一方面,臨陣換帥也是軍中的大忌。”

    大司徒鄧禹表示反對。

    “臣以為,大司徒言之有理,可以增兵派將,不可以臨時換帥。”

    寇恂也表示反對換帥。

    “臣,听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皇上的意思是要給馮異增加人手,而不是換掉他。因此,臣建議,可以派來歙將軍,帶一支人馬增援征西大將軍。不知道皇帝意下如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我者,王澤大人也。朕就是這個意思。”

    劉秀開懷大笑。

    王澤一下子說到了他的心窩窩里。

    “臣等同意王澤大人的提議,來歙將軍前番一直在隴西作戰,熟悉那里的地理環境,而且,來歙將軍還是隗囂的舊好,更加熟悉隗氏集團的內部結構,有利于平復隴西。”

    既然得到了眾大臣的一致同意,劉秀當即下旨,命令來歙西征隴西,配合征西大將軍馮異剿滅隗囂集團余黨。

    這里咱們要詳細介紹一下來歙這個人。

    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 ,和馮異一樣,同為東漢名將、戰略家。

    來歙的六世祖來漢,勇武有才,在漢武帝時期,以光祿大夫的身份擔任樓船將軍楊僕的副將,打敗南越、朝鮮。

    來歙的父親來仲,在漢哀帝時期,擔任諫大夫,娶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祖姑母劉氏為妻,生來歙。

    年輕時,光武帝很親近敬重來歙,屢次和他一起來往于長安(今陝西西安)。

    漢兵興起後,王莽因為來歙是劉氏姻親,就把他拘捕囚禁起來,門客們一起營救,才得以免罪。

    公元23年(更始元年),更始皇帝劉玄即位,任用來歙做小吏,跟隨更始皇帝進入關中。

    屢次提建議不被采納,于是借口大病離去。來歙的妹妹是漢中王劉嘉的妻子,劉嘉派人迎接來歙,來歙便南下來到漢中。

    公元25年(更始三年),更始皇帝失敗,來歙勸劉嘉歸附光武帝,于是來歙和劉嘉一起往東來到洛陽。

    光武帝劉秀見到來歙,非常歡洽,立即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來歙穿上,任命他為太中大夫。

    當時光武帝擔憂隴、蜀二地,單獨對來歙說

    “現在西州隗囂還沒有歸附,公孫述自稱皇帝,路途艱險遙遠,各位將領又正一心對付關東,考慮對付西州的策略,不知委派誰合適,你看該怎麼辦?”

    來歙于是主動請命說”我曾經和隗囂在長安相遇。他剛起兵時,以興復漢室為名。現在陛下聖德隆興,我希望能奉您的命令,用典籍中聖人的話來開導他,隗囂一定會束手來降,這樣公孫述成滅亡之勢,不足為慮。”

    光武帝認為他說得對。

    來歙出使隗囂。公元29年(建武五年),又送馬援回隴右,順便帶詔書給隗囂。

    回來之後,又去勸說隗囂,于是隗囂的兒子隗恂跟隨來歙入朝做做官,其實也就是人質,光武帝拜來歙為中郎將。

    當時山東大致平定,光武帝謀劃向西收取隗囂的士兵,與他們一起攻打公孫述,又派來歙去告訴隗囂光武帝的意旨。

    隗囂部將王元勸說隗囂,擺出許多疑問,使隗囂很長時間猶豫不決。

    來歙一向剛毅,于是憤怒地斥責隗囂說

    “皇上以為您懂好壞,知興敗,所以才寫信給你表明意思。這是臣子和君主間互相信任。

    現在反而要听信小人的話,定下招致滅族的計策,背叛君主,這不是違背忠信嗎?決定吉凶的抉擇,就在今天。”

    來歙想要上前刺殺隗囂,隗囂起身進入內室,集合士兵,要殺死來歙,來歙不慌不忙地拿著符節走到車旁登車離去。

    隗囂更加惱怒,王元勸隗囂殺了來歙,並派牛邯領兵圍守來歙。

    隗囂部將王遵勸諫說”我听說治理國家的人要慎重車服爵號;理家的人害怕積怒會加重災禍。都能慎重車服爵號,那麼部下就會服從命令;輕率地使怨禍加重,那麼家族就會遭殃。

    現在將軍兒子在漢做人質,但胸中懷有二心,車服爵號就要丟了;外人有建議要謀害漢使臣,這是輕率地加重怨恨與災禍。

    古代各國打仗,使臣來往各國之間,目的就是要讓人重視用兵、珍惜和平而不好戰,更何況謀害帶著皇帝命令,而又憑借著重要人質的使臣呢?

    來歙雖然一輛車子出使遠方,但他是皇帝的表兄。

    殺害了他對大漢朝沒有損害,但緊跟著的卻是您的減族之禍。從前宋國拘捕楚國的使臣,于是有拆死人骨頭燒火、交換孩子作食物的災禍。

    小國尚且不可侮辱,何況擁重兵的君主,再加上隗恂的命呢! “

    這便是來歙和隗囂的一段交際,也是來歙被選中的直接原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樹將軍馮異》,方便以後閱讀大樹將軍馮異第219章 處世哲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樹將軍馮異第219章 處世哲學並對大樹將軍馮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