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的暮春,
芙蓉花在血色殘陽中搖曳。
延岑身披玄金戰甲,站在錦官城樓上俯瞰整座城池。
三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政變仿佛還在眼前,如今他已掌控蜀地軍政大權,公孫述被軟禁在後宮,每日只能對著銅鏡哀嘆歲月。
"將軍,漢軍已在葭萌關集結。" 副將匆匆來報。
延岑把玩著腰間的玉玨,那是公孫玉所贈的定情信物。
"傳令下去,命漢中守軍嚴守關隘。"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劉秀以為憑岑彭、吳漢就能攻破蜀道天險?"
此時的延岑,早已不是當年狼狽逃亡的敗軍之將。
他在蜀地推行新政,提拔寒門子弟,短短數月便組建起一支十萬大軍。
更重要的是,他迎娶公孫玉後,逐漸獲得了公孫述舊部的認可。
至少在表面上,蜀地上下對這位新掌權者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但是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洶涌。
公孫述的四個兒子,在這場權力更迭中看似銷聲匿跡,實則在暗中積蓄力量。
"父親一世英名,竟毀于延岑之手!"
三公子公孫泰在密室中怒拍桌案,
"這個外來者,憑什麼騎在我們公孫家頭上?"
二公子公孫和卻顯得沉穩許多︰
"延岑雖手握重兵,但蜀地根基仍在我們手中。那些跟隨父親多年的老臣,表面順從,心中未必服氣。"
他們商議著,決定從基層入手。
蜀地百姓向來感念公孫述的治理之恩,尤其是那些受惠于公孫家多年的世家大族。
公孫兄弟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以 "保境安民,恢復公孫氏正統" 為旗號,漸漸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葭萌關前,漢軍與蜀軍形成對峙局面。
吳漢望著高聳入雲的關隘,眉頭緊鎖︰
"這關隘易守難攻,若要強攻,必傷亡慘重。"
岑彭卻笑道︰"延岑此人剛愎自用,我們只需虛張聲勢,誘他出關。"
果然,
當漢軍擺出大舉進攻的架勢時,延岑按捺不住了。
"吳漢小兒,竟敢在我蜀地門前撒野!"
他點齊五萬大軍,準備出關迎敵。
公孫玉得知消息後,連忙勸阻︰"將軍,漢軍此番來勢洶洶,恐有詐。"
延岑卻自信滿滿︰"夫人放心,待我擊敗吳漢,便直取洛陽!"
他沒有注意到,公孫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就在延岑率軍出征的當夜,成都城內突然火光沖天。
公孫述的四個兒子率領私兵,聯合忠于公孫家的舊部,發動了政變。
"奪回成都!"
公孫泰一馬當先,率領士兵沖向延岑的帥府。
留守成都的蜀軍猝不及防,很快便陷入混亂。
公孫兄弟事先在軍中安插了大量內應,許多將領倒戈相向。
城中百姓听聞公孫氏復位,紛紛響應,手持棍棒加入戰斗。
公孫玉被軟禁在府中,看著外面的火光,淚水奪眶而出。
她雖深愛延岑,但終究無法割舍公孫家的血脈。
葭萌關前,延岑正與吳漢激戰正酣。
突然,後方傳來急報︰"將軍,成都失守!公孫氏復闢!"
延岑如遭雷擊,手中的長槍險些落地。
"不可能!" 他嘶吼道,"給我殺回去!"
不過漢軍怎會放過這個機會。
岑彭一聲令下,漢軍全面出擊,蜀軍頓時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將軍,大勢已去,快走!"
副將拼死護在延岑身邊。
延岑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悔恨交加。
他太過自信,以為掌控了軍隊就能坐穩蜀地,卻忽略了蜀地百姓對公孫家的深厚感情。
延岑率領殘部退守綿竹關,試圖組織反擊。
但公孫兄弟怎會給他機會,他們親率大軍,將綿竹關圍得水泄不通。
"延岑,你已無路可逃!"
公孫和在城下喊道,"乖乖投降,念在你曾是我妹夫的份上,留你全尸。"
延岑望著城牆上的蜀軍,這些曾經對他忠心耿耿的將士,此刻眼中卻充滿了猶豫。
他知道,軍心已散,再無回天之力。
最終,綿竹關守將開城投降。
延岑被五花大綁,押解至成都。
公孫述重新登上王位,看著昔日的 "女婿",眼中滿是恨意。
"延岑,你可知罪?"
公孫述厲聲問道。
延岑卻挺直了腰板︰
"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公孫述冷笑道︰"殺你?太便宜你了。你不是想揚名立萬嗎?我要將你游街示眾,讓蜀地百姓都看看,背叛公孫家的下場!"
公孫玉遠遠地看著這一切,淚水模糊了雙眼。
她沒想到,自己的丈夫和父親,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峙。
延岑被押著游街那日,成都百姓傾城而出。
出乎公孫述意料的是,
百姓們並沒有對延岑表現出太多的憤怒,
反而有人暗中為他嘆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延將軍雖然奪權,但推行的新政確實對百姓有益。"
人群中有人小聲議論。
"是啊,公孫家雖然治理蜀地多年,但近年來也漸生腐敗。"
這些議論傳入公孫述耳中,讓他心中一顫。
他意識到,蜀地民心已不像從前那般穩固。
延岑雖然失敗了,但他帶來的變革思想,已經在蜀地生根發芽。
就在公孫家以為大局已定之時,漢軍再次發動進攻。
這次,他們繞過了正面關隘,從陰平小道奇襲。
"不好,漢軍已過江油關!"
急報傳來,公孫述慌了手腳。
此時的蜀地,經過兩次內亂,實力大損。
公孫兄弟雖然奪回了權力,但人心已散,軍隊士氣低落。
公孫玉找到父親︰"父親,如今大敵當前,唯有團結各方力量,方能抵御漢軍。"
公孫述沉默良久,終于點頭︰"去把延岑帶來。"
延岑被從獄中放出,看著公孫述遞來的帥印,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延將軍,蜀地危在旦夕。"
公孫述嘆了口氣,"當初是我看走了眼,低估了你的能力。如今,唯有你能抵御漢軍。"
延岑接過帥印︰"陛下放心,延岑雖罪該萬死,但絕不願看到蜀地生靈涂炭。"
他重新整頓軍隊,啟用被公孫兄弟打壓的將領,短短幾日便讓蜀軍士氣大振。
更重要的是,他派人深入民間,安撫百姓,重新贏回了民心。
漢軍與蜀軍在成都城外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岑彭、吳漢率領十萬大軍,而延岑手中只有五萬殘兵。
"將軍,敵眾我寡,如何是好?" 副將問道。
延岑望著遠處的漢軍大營,目光堅定︰"我們據險而守,利用地形優勢,消耗漢軍。同時,派人繞道漢軍後方,斷其糧草。"
戰斗打響後,蜀軍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多次擊退漢軍的進攻。
而漢軍由于長途奔襲,糧草供應漸漸出現問題。
喜歡大樹將軍馮異請大家收藏︰()大樹將軍馮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