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
一道道寒風席卷風沙而過,漢軍營寨中的各色旗幟迎風招展,發出陣陣獵獵作響。
而漢營內確是人馬沸騰,一群身披鎧甲的將領,正一副歡喜的齊聚一堂。
只听皇甫嵩以粗獷聲音說道;“多謝諸位及時前來匯合,此時的巨鹿城正面臨叛軍猛烈進攻,昨晚董刺史就派人送信救援。
奈何本將軍兵少將寡,又遭遇一場新敗,當真是有心無力。
如今有這般強悍大軍支援,軍中實力大增,盤踞在河北的黃巾軍必定灰飛煙滅。”
韓馥、劉焉親率將士走進大帳,一旁引路的皇甫嵩、朱�y則是喜笑顏開,袁紹、袁紹等人同樣是興奮不已。
待一群人走入營寨,劉焉忽然喊道一聲,“聖意在此,諸將接旨!”
“刷刷刷!”
早有準備的眾人齊齊跪成一片,許多人皆是面無表情的呆滯著跪下。
劉焉右手高舉聖旨,冷眼環顧身前等待旨意的諸將,神情並沒有比人想象般喜悅,他聲音中毫無情緒,
高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如今黃巾肆虐,九州生靈涂炭,大漢仁義著于天下,恩澤四海、
今已聚集宇內之力,號召海內世家、士族、百姓于一心。
可以應天順人,剿滅為禍許久的黃巾逆賊,名正言順,以整頓朝綱。
特令幽州刺史劉焉總領天下兵馬,封為朝廷上將軍。
望各路援兵同心協力,共同澆滅動亂,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欽此!”
劉焉念完詔書,堂下眾人齊聲喊道“臣謹遵旨意!”
一群人又齊刷刷站了起來,皇甫嵩、朱�y各自坐在為首兩端位置,而其他人依次落座,劉備則是如同一個透明人一樣留在末尾。
劉焉見所有人坐下,也自顧自坐在十分顯眼的主位上,他早就得知巨鹿形勢,也清楚武臨派遣大軍猛攻巨鹿城,不再向其他人客套,
當即詢問道;“本刺史有幸獲得陛下恩澤,自知才能一般,此戰就要仰仗諸位協助。
此地局勢吾早也知曉,董卓隨時可能兵敗生亡,前方有張曼成十幾萬大軍攔路。
我軍兩翼皆有叛軍大批部隊,特別是賊首武臨兵強馬壯,氣焰囂張,麾下聚集了十幾萬精兵,可謂是漢軍主要對手。
二位將軍屢次與之交手,必然十分熟悉對方戰法,對方卻在此時執意攻城,不知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皇甫嵩、朱�y均是尷尬的看了對方一眼,再次想起邯鄲城外狼狽逃亡場景,連忙對著劉焉拱手表達歉意道;
“末將無能,辜負朝廷信任,令十幾萬北軍葬送敵腹,當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感謝朝廷信任,給予我等戴罪立功機會,定當鞠躬盡瘁,馬革裹尸以報效朝廷!”
劉焉無奈的看了兩人一眼,朝下方擺了擺手,心想本刺史是來抵御賊軍,不是替代朝廷問責的,寬慰道;
“二位將軍勞苦功高,戰爭勝負難料,不可以一次失敗判定結論。
在坐各位皆是朝廷肱股之臣,消滅叛軍還需各位大力支持,一切功過是非朝廷自有定論,現在先商議對敵之策?”
此時,眾將皆是看著皇甫嵩,等待他給出擊敗叛軍的良策,皇甫嵩堪堪分析道;
“既然上將軍詢問屬下,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現今武臨軍單獨攻打城池,而其余兩路大軍卻按兵不發,摸猜測雙方必是產生矛盾,其人心不齊正是我軍機會!”
聞言,劉焉心中一動,急忙問道;
“如此良機不可錯過,我軍當抓住此番機會,待武臨軍還未反應之時,率大軍攻克張曼成,然後再聚集大軍對付武臨,如此大事可定!”
皇甫嵩有些無言的看向,十分天真的劉焉,陳宮、李豐、許攸、趙昱、陳登、關靖等一眾謀士暗自嘆息。
皇甫嵩見他還在自顧自闡述計劃,急忙出言打斷道;
“上將軍,武臨此舉異常矛盾,漢軍僅有十幾萬兵馬,而叛軍卻是數倍于我軍。
河北之地僅存這點兵馬,倘若一著不慎中了敵軍詭計,叛軍可就要一路暢通無阻的西進。
屆時,洛陽可當不保,社稷有傾覆危機!”
劉焉不語,他本就是趕鴨子上架,自知自身能力難以服眾,又無統帥幾十萬大軍作戰經驗,只好耐心的向皇甫嵩問計。
劉焉無奈嘆息一聲,也看出眾人眼中的不屑,繼續詢問道
“此事是本將軍操之過急,既然將軍腹有良謀,請左將軍繼續道來!”
皇甫嵩道;“上將軍,武臨此人陰險狡詐,常有奇計,不可以常人視之。
賊首此舉頗為反常,吾料定必是蘊藏不為人知的算計,對方消息靈通,對我軍聚集肯定早就明白。
大軍遠道而來,士兵戰斗力尚且未能恢復,當按兵不動,必然遭受滅頂之災。
叛軍內部發生矛盾,而張曼成所部均是依賴武臨接濟糧草,吾猜想其軍中很快就會斷絕。
在如此緊張關系下,漢軍可率軍進攻甬道,截斷張曼成補給線,趁機消滅其部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武臨此人頗有城府,窺視帝位,野心極大,早就對其余不听調令叛軍很不滿意,必是想借我等之手剪除羽翼,一家獨大!
因此,武臨率軍攻城傳遞其坐視不管的信息,當初波才就是如此兵敗的。
可趁此時機先擊潰張曼成,削弱叛軍實力,再率領殘軍同武臨決戰!”
劉焉聞言面色大喜,對皇甫嵩計策異常滿意,心中也有了計較,當即部署道;
“左將軍所言暗合吾意,田豫、公孫瓚、嚴綱听令,汝三人率兩萬大軍前往攻取甬道,一定要阻斷叛軍間聯系。
曹操率兩萬大軍前去阻攔,南辯城白繞等人的援軍,萬不可讓對方合兵一處!”
劉焉安排完麾下可信任的將領,忽然感受到堂下眾人的不悅,笑道
“叛軍兵力雄厚,兩萬兵力著實有些單薄,戰端一開對方必會增兵協助,不知二位將軍有何人可推薦?”
皇甫嵩在心中計量一番,深知派遣的阻擊之人極為關鍵。
望了望身旁一群急迫請戰的諸將,隨即把目光望向了中間,一副器宇軒昂的孫堅,當即推薦道;
“我軍兵力分散,必須有一員猛將才行,孫將軍勇猛有目眾睹,可擔此重任。
武臨此人狡詐,誰也不知他會不會靜待不發兵,可派本初、公路各率一支軍出擊。
一支抵御武臨可能派出的援兵,一支作為預備隊,隨時馳援其余幾路大軍,其余人駐守營地,謹防叛軍突襲!”
劉焉自是十分同意,便按照皇甫嵩所言部署。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漢之亂世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