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弱則能避之。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此刻,李封、張楊,張泛三人深陷重圍。
面對近五萬大軍圍攻,十倍之敵,頓感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伴隨著身邊將士接二連三喪命,一些士兵望著似麥草般涌上來的戴軍,也逐漸力竭,慢慢感覺到絕望。
士兵臨死前均是朝著丁原大軍方向,聲嘶力竭的吼道︰
“援軍呢?刺史大人到哪里去了?”
“我們被拋棄了!”
“我好狠啊!”
丁原處于城外,听到己方漢軍臨死前的怒吼聲,即便是鐵血硬漢,多次血戰戍邊,遭遇無數次生死危機的將領。
也無不動容,皆是在掩滿哽咽。張遼、秦宜祿等人均一臉悲憤,朝丁原請命道︰
“刺史大人,李封將軍等人快要堅持不住,不能再等了,不出一個時辰,恐怕要全部殞命在此地。”
“大人,出兵吧!”
“刺史大人,那可是朝夕相處的兄弟啊!”丁原確實一副鐵石心腸,厲聲呵斥道︰
“出什麼兵,你們是想要讓僅存的五千騎兵也葬送掉嗎?”
丁原輕瞥見手下將領錯愕情緒,生怕失去了軍心,頓感不妙,連忙出言解釋道︰
“李封等五千騎兵受困于敵陣,本刺史何嘗不感到痛心疾首,可敵眾我寡,如之奈何?
此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武臨軍中的騎兵虎視眈眈,隱藏在暗處盯著我軍呢!
武臨所部騎兵裝備精良,人數也不少,大致有五六千人,再算上波才軍中的幾千騎兵。
若是倉促出擊,面對裝備提升改善的黃巾軍,你們其中可有人擁有絕對把握?”
面對丁原鋪天蓋地的斥責聲,張遼等人皆是默不作聲,均是若有所思。
一時間都搖頭晃腦,鴉雀無聲,沒人敢保證肯定能解決出李封等人。
此刻,一道不合時宜的嘆息聲,擾亂了場中寂寞,眾人尋思看去,只听聞秦宜祿說道︰
“要是高順率領的陷陣軍還在就好了!”
丁原同樣是感嘆道︰
“是啊,若是能有一支奇兵殺將出去,我等也能從容出兵,拖住武臨軍的騎兵,定能打破戰場平衡。”
就在並州將領還在期待之際,正面沖入武臨所部署陣法的高順,在同車環統帥的五千親衛軍,一百重裝步兵,一千重裝盾兵,戮戰不休。
高順凝視著那一千面重裝盾兵,構建成牢不可破的壁壘,他帶領八百大刀隊數次沖鋒,皆是無功而返。
高順暗罵道︰“可恨,叛軍只防守不進攻,仿佛是烏龜殼一般,宛如一座高山難以逾越。”
高順軍雖然遭遇的傷亡幾乎沒有,可也未能完成指定任務。
另外還有那一百名手持幾十斤戰斧的重裝步兵,守在一旁好似山岳般巍峨聳立,也令他感到驚悚不安。
高順又看向側翼的三千鐵甲軍,那邊的戰場尤為血腥,武臨的五千親衛軍皆是黑盔黑甲,應對朝廷鐵甲軍也勢均力敵,絲毫不落下風。
閻忠見久戰不下的困境,怒罵道︰
“賊將安敢出戰,只會以少勝多,怎可成為英雄,有本事公平對決。”
車環不語,僅僅是冷眼斜視了一下正在叫囂,而無計可施的閻忠,繼續指揮著部隊作戰。
他望著不斷跌倒于血泊中的戰士,頓感心痛不已,培養一個的成本抵得上五個普通士卒,戰死一個也是軍中的巨大損失。
這些士卒皆是歷經鏖戰,遭遇過許多生死危機,從十幾萬人中才挑選出來二萬精兵,足可以見其來之不易。
車環雖然心疼,但漢軍確實不弱,見己方部隊在同等裝備下,以二敵一軍不落下風,驚訝萬分。
這兩支裝備全甲的士兵,成為此處戰場最為殘酷之地,只听聞陣陣鏗鏘聲,利刃劃破冰冷堅硬鎧甲,發出刺耳的猙獰聲。
場中,雙方士兵默然不語,只知道一味的廝殺。
即便是兵刃刺入血肉,鮮血突突直冒,染紅了戰袍也一聲不吭,許多人在無聲無息中倒地不起。
兵刃交接,呲呲聲,喀嚓聲,叮叮當當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令人熱血凝固。
若是心智不堅定之人無意間撞見,環視這遍地的殘骸,支離破碎的軀干,以及血流漂櫓的鮮紅血跡,定然會噩夢連連,留下不可磨滅恐懼。
相比較與車環麾下的損失慘重的親衛軍,閻忠統領的鐵甲軍傷亡不太大,但同樣不好受。
漢軍士兵披帶四五十斤的盔甲,在體力與心理方面,很快就要接近極限了,均是氣喘吁吁,艱難揮舞著十幾斤重的戰刀。
距離高順軍戰場不遠處,劉備率領的五千精兵,在高升、吳敦帶領的一萬多兵馬圍剿下,也是艱苦的支持著。
戰斗至今,劉備所剩兵馬不足三千人,若無援兵救助,戰備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右側戰場,袁術帶領一萬姍姍來遲,由于武臨的八萬大軍只派出了一萬多,便派出二萬兵馬前去阻擋。
袁術望著如洪流般沖上來的叛軍,听聞信使報告各處戰況,得知漢軍處處作戰不利,心中不免產生了恐慌。
因此,為了避免貿然出擊,致使大軍陷入敵軍包圍,袁術選擇了消極怠工。
僅派出三四千人對敵,準備隨時跑路。紀靈見袁術遲遲不肯全力發兵,在一旁小心的提醒道︰
“袁大人,左將軍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誓要我等擊潰叛軍右翼部隊。
若是遲遲不進攻,可能會陷友軍于危險中,作戰不力,必然遭遇責罰。”
袁術則是假裝慍怒道︰“你知道些什麼,莫非我不知兵嗎?
其他幾路大軍都深陷重圍不得脫身,敵軍還有六七萬人按兵不動,你是想要我等諜血此地嗎?
再說了,我只有一萬兵馬,安能對付數倍敵人。
只要能拖延住,防止叛軍前往其他戰場支援,也算是達成左將軍交代任務。”
听著袁術信誓旦旦的樣子,紀靈、橋蕤、劉勛、楊奉、李術等皆是不語。
面對這位大人的強詞奪理,雖然知道他是在狡辯,可當知道其他人不得脫離時,也在瞬間感到釋然了,隨即也一同選擇了擺爛。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