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之亂世黃巾

第203章 許攸提議袁紹守列人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用戶1407842 本章︰第203章 許攸提議袁紹守列人城

    撲騰騰,一只白色信鴿,從石門城掠出,劃過一道白色弧線。

    信鴿,這種跨時代傳遞信息方式,實現無視山川大河阻礙,比戰馬迅捷,還不能被截斷。

    唯一缺點,就是受天氣影響,前期培育成本太高了,而且地點固定,實為硬傷。

    “啟稟將軍,石門傳來密信。”

    高邑縣,一只信鴿飛入城中,精準落入了一戶高門大宅。

    黃牆碧瓦,屋宇高森,兩只威武石獅子,鎮守朱門,巍峨肅穆。

    “呈上來!”

    一道深沉聲音在中堂傳出,兩道高大身影同坐首位,長相粗獷,方頤大口,形貌奇偉。

    兩人正是徐晃、胡達,二將受武臨派遣,佔領高邑縣,居高臨下,窺視巨鹿。

    信使雙手捧著一個小竹筒,竹筒口以印尼密封,赫然印著紅色武字。

    信使舉止恭恭敬敬,神情嚴肅,不苟言笑,完成任務後,悄然退出了中堂。

    片刻後,徐晃率先打破沉默,詢問道︰

    “胡兄,將軍令我等趁臨城空虛,攻取城池,收集糧草。

    薛蘭司馬之後會接管此地,看將軍意思是全軍出動,佔據臨城。

    大軍出動,此地空蕩,恐怕會令城中亂兵奪取城門啊!”

    听聞徐晃幽幽嘆息聲,胡達听出其中顧慮,也在暗中思考其中利弊。

    臨城距此不過六七十里,中間隔著一條濟水,渡過河水後,便是一馬平川了。“

    此舉確實大膽,可戰機稍瞬即逝,猶豫是兵家大忌。

    將軍意思是,趁臨城還未反應過來,奪取城池,為大軍東進巨鹿開路。

    臨城守軍本就不多,大概兩三千人,河北四處大戰,不過是支孤軍,不足為據。”

    胡達是武臨堅定擁護者,武臨命令高于一切,他自是萬般信服。

    徐晃略帶猶豫,並非是無法攻克,而是戰端一開,就象征著巨鹿大戰,拉開了序幕。

    武臨軍本就少,又分守幾城,若其中一點遭遇攻擊,基本無援兵支援,分兵十分危險。

    “好,將軍自有考慮,臨城是一顆釘子,阻擋大軍南下,必須提前拔出。

    留下一千人守城,夜幕中出城,爭取一舉拿下。”

    軍令不可違,胡達都同意了,且麾下士卒皆為武臨馬首是瞻,一致同意南下。

    巨鹿郡,雞澤縣,皇甫嵩號召諸將商議對策。

    一日前,八萬漢軍,緊趕慢趕,終于在波才之前,率先渡過漳水,佔據了雞澤縣。

    府衙中,皇甫嵩居于主位,左邊首位是袁紹,接下來是許攸、馬嚴、張凱、高干、顏良、文丑。

    右邊首位是長史梁衍,下邊是郭典、閻忠、淳于瓊等將領。

    經歷三月前大敗,袁紹痛定思痛,在濮陽休整時,一封書信,從洛陽召集好友許攸。

    又遍訪世家,拉攏了一些武藝高強之輩,其中高干就是渤海豪強高翼家。

    “諸位,波才十八軍,駐扎丘縣,與我等隔河相望。

    本帥預料,賊軍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足,急于速戰。

    不日,必將強渡漳水,叛軍勢大,難以抵擋。

    若巨鹿叛軍出城接應,兩軍匯合一處,恐怕漢軍危險。”

    皇甫嵩道出眼前局勢,濮陽城招募了四萬新兵,雖擴展了兵力。

    可戰力不強,加之倉皇北上,軍中糧草也不太多。

    盧植不過四萬人,雖為北軍五校,分別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

    兵馬雖是精銳。可管亥裁掉了老弱病殘,無後顧之憂,除了盔甲兵器不足,已經算是無盡接近了。

    “左將軍,我軍糧草不足,盡半月之數。

    邯鄲乃是漢軍後勤咽喉,兗州軍資均從邯鄲城運送,在此之前,必須先守住此地。”

    出言之人是長史梁衍,身為軍中後勤官,無不注重糧草消耗。

    況且,盧植從青州而來,一路急行軍,肯定沒有多少儲備,他捂緊口袋,開始精打細算。

    “左將軍,長史大人此言差矣,居中糧草還能支持半月有余,邯鄲城高池深,有兩萬兵馬,哪有危機。

    叛軍隨時渡過漳水,平鄉位于巨鹿、雞澤縣中心,若叛軍攻取此地。

    漢軍將會被一分為二,切斷聯系,屆時,盧植將軍危險了。”

    許攸輕捋胡須,一副世外高人模樣,不留情面,當眾駁斥他人意見,可真是極度傲慢。

    “你...邯鄲本無兵,皆是近期招募農兵,戰斗力薄弱,一觸即潰。”

    遭人輕視,梁衍立即出言反駁,兩人很不對付,眼看就要開始爭吵。“

    兩位稍安勿躁,平鄉是戰略要地,急需一員大將駐守。

    郭典何在,給予你二人兩萬兵馬,死守平鄉,不可後退一步。

    邯鄲是糧草所在,此重任,就交給本初了。”

    此番安排,可令袁紹著急了,他可是鼓足了士氣,部下文臣武將齊備,怎麼會甘願駐守後方。

    “左將軍,本初願死守平鄉,軍令狀,若失守,提頭來見。”

    好意沒有被接受,皇甫嵩眉頭微皺,略感不滿。

    “本初,糧草是大軍命脈,乃是重要之地,給予你五千兵力,防守城池即可。”

    這時,許攸站了出來,提議道︰

    “左將軍,叛軍駐扎于丘縣,若想北渡漳水,列人城便是最佳地。

    只要守住此處,可據漳水而守,叛軍不可寸進。

    本初麾下將領勇猛,漢軍各處分散,必須有猛將前往。”

    許攸目光犀利,一眼就看出戰略要地,深合皇甫嵩心意,他還一直猶豫誰領兵前去。

    “既然這般自信,本將軍給你兩萬兵力,一定要守城漳水,等待各路兵馬前來匯合。”

    皇甫嵩一拍定音,袁紹麾下將領皆英勇,可把他羨慕極了。

    最終,郭典守平鄉,董卓去列人城,淳于瓊五千人支援邯鄲。

    在皇甫嵩調兵遣將時,波在也在蠢蠢欲動,他很憂愁,每日心緒不寧,等待武臨消息。

    大軍糧草僅能支持七日,必須迅速渡過漳水,這樣才能獲得武臨補給。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之亂世黃巾》,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之亂世黃巾第203章 許攸提議袁紹守列人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之亂世黃巾第203章 許攸提議袁紹守列人城並對東漢之亂世黃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