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範、公孫越、單經幾人相視一眼,幾人話語並未背著他們。
見武臨即將離開,不由面露著急,朝眾人大喊道︰
“前方可是武將軍?
在下名為公孫越,是公孫瓚將軍族弟,武陽城主可有信件送達?
既然曹仁可用糧草交易,我等也可修書一封,饋贈絕對不會比曹操低。”
武臨暗中冷笑,心想對方總算是忍耐不住,終于冒出來了。
定住腳步,只是冷冷斜視對方,陰沉著臉說道︰
“哼,原來你是公孫瓚族弟啊!
公孫瓚傷養好了沒,既然知道我身份,還敢族人前來圍剿我軍。
董卓確實送信表示贖回你們,但本將軍對董卓極為不感冒,令我軍損失慘重。
武陽城投靠董卓,持續與我作對,你們慢慢享受此地風土人情吧!”
“將軍!武將軍!”
武臨毅然決然帶人返回,絲毫不顧對方聲嘶力竭呼喊。
幾人忍受艱苦生活,每日繁重體力勞動,早就苦不堪言,如今卻有人擺脫了,就把憤恨投向了曹仁。
“呵呵,你們無需這般看著我,一切均系董卓。
如不是西涼軍計策失誤,又按兵不動,我等也不會成為階下之囚。”
曹仁對幾人絲毫不在乎,得知不需要苦苦勞動,又能逃離敵營,自是十分高興,樂呵呵著返回營帳休息。
下一站,武臨來到工匠營,距離上百米遠,一陣火浪撲面而來。
鐺鐺鐺,無數鑄造兵器聲音此起彼伏,一群工匠赤裸胳膊,火焰幽藍,滿身汗水,手起捶落。
魯明正指揮工匠打造盔甲,他本是擅長造船。
大雪封路,戰事不斷,只好暫定造船事宜,轉而協助簡修管理工匠營。
“參見將軍!”
見來人是武臨,眾人齊齊圍了過來,紛紛向他表示尊重。
武臨見他們干得熱火朝天,手中捧著一副精細沉重鎧甲,不由好奇問道︰
“你手上這副鎧甲十分沉重,漆黑發亮,工藝精湛,莫非是新作品?”
魯明雙手撫摸鎧甲,好似寶貝似得,一臉喜悅著說道︰
“將軍猜測沒錯,這就是重裝鎧甲,經過多次改進,終于能減輕重量。
比起漢軍重裝盔甲,不僅重量上少了五分之一,還更加堅韌,現有弓箭短時間內不可劃破。”
他立刻讓人取來兵器, 當,大刀接連砍上去只留下一道淺淺痕跡。
“嘶!這也太堅固了,按照現在速度,能打造出多少副?”
魯明面色有些尷尬,嘆息一聲,惆悵著說道︰
“這種鎧甲工藝復雜,對鐵礦要求很高,百人三天能打造出一副,難以實現全軍裝備。”
武臨倒是感到遺憾,之前還幻想著給親衛營全都裝備上,調整好情緒,
下達了要求︰“接下來全力打造這種鎧甲,半月之內,不管使用什麼方法,要打造出五百副,還有配套斬馬刀。
按照之前給你們圖紙制作,時間一道,必須見到鎧甲大刀。”
武臨語氣嚴酷,絲毫不容置疑,極為強硬,任務極為繁重,魯明深吸一口氣,提出自己要求︰
“將軍,軍中收繳許多殘破兵器,請全部運往工匠營,保證完成軍令。”
武臨有些猶豫,這個年代鐵器十分重要,那些殘次品本想打造成農具。
不過為了組建重裝部隊,還是點頭答應,春耕之事還不著急。
就在武臨巡查軍中事務時,董卓接受李儒建議,在大雪降臨之前。
帶領武陽、石門、河間、滄州兵馬撤到唐縣駐扎。
“報,啟稟將軍,斥候傳來急報。
稱西涼軍正大舉行動,一片嘈雜,拆除營帳,似乎要撤退,不知向前往何處?”
听聞信使傳來軍情,一時間感到不解其中深意,暗付道︰
“董卓這是打算撤軍了,深知不可攻克城池,自暴自棄,領軍返回河間了!”
隨即又否定這種想法,漢軍來勢洶洶,聚集了近二十萬兵馬,怎麼可能虎頭蛇尾結束。
況且,董卓手中還有不少于十萬大軍,尚且有一戰之力,西涼軍實力保存完整。
董卓麾下能戰善戰之輩頗多,我軍不過幾萬人,雙方不計代價決戰,武臨軍隊怕是十不存一。
突然,想到漢軍內部矛盾頻頻,
問道︰“南面臨城、石門大軍可有動作?”
信使斬釘戴鐵,語氣極為果斷,堅定回復道︰
“據可靠消息,南面漢軍並未行動!”
武臨在其中嗅到一絲戰機,董卓是完全放棄對方了,連撤兵都隱瞞不報。
吩咐道︰“讓斥候隨時定住西涼軍動向,弄清楚對方意圖。”
戰局突然變動,武臨結束了巡查,召集各部齊聚府衙,商議作戰對策。
一個時辰後,周倉、太史慈、胡達、黃邵等人接到詔令,匆匆趕來大堂。
眾將一臉激動,深知武臨緊急召見,定是有作戰任務,紛紛摩拳擦掌,興奮不已。
見武臨抵達府衙,典韋心中十分急迫,生怕其他人搶了出兵機會,
趕忙詢問道︰“將軍,可是有出兵計劃,俺請命出兵,為死去將士報仇雪恨。”
察覺眾將戰意十足,已經按耐不住,也不打算繞彎子,
直接說道︰“董卓軍蠢蠢欲動,似乎有撤退跡象,漢軍內部極為不和諧。
本將軍計劃趁夜襲擊南方漢軍,打散其建制,削弱敵軍實力。”
就在武臨謀算出兵攻打南面漢軍時,董卓軍營中正大張旗鼓安排撤兵事情。
董卓面露擔憂,忐忑不安著問道︰
“聞言,我軍這般大張旗鼓,恐怕逃不過叛軍耳目,恐有追兵襲殺啊!”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