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之亂世黃巾

第37章 李儒初露鋒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用戶1407842 本章︰第37章 李儒初露鋒芒

    太行山深處,一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村民。

    相互擁擠在髒亂破舊的帳篷里面。

    陳奚和父母們逃往大山避難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

    八月初,黃巾軍來到下河村征召村民前去抵御漢軍。

    由于黃巾軍只是抓那些青壯男子,武臨等人無法逃脫。

    一旦全村人全部消失了,肯定會惹怒對方大開殺戒。

    村里的年輕人只能順從的參加戰斗。

    好歹提供糧食也能勉強的苟活。

    冀州大地經歷百年難得一遇大旱,莊稼地里顆粒無收。

    家家沒有余糧度過寒冬。

    村里人既害怕被卷入賊軍枉死在亂軍中,也害怕漢軍劫掠村中。

    村里剩下的老幼婦孺決定進山躲避兵禍。

    不巧的是張燕被皇甫嵩領軍擊敗,率領兩萬多殘軍撤退入太行山。

    她們這群人不幸的成為對方的俘虜,也被迫加入黃巾軍。

    成為了令人唾棄、旁人避之不及的反賊了。

    張燕領導的黃巾軍毫無紀律可言。

    隨意的在百姓中奸淫婦女,許多有點姿色的女子都被無情的糟蹋了。

    村民們恨透了這伙毫無底線的反賊。

    陳奚也是頗有姿色,她的父母听聞無數的慘案。

    隨即讓她污染面容、抓亂頭發、撕壞身上的完好無損珍貴的衣物。

    悚然是一幅人不人鬼不鬼的落魄兒形象,再加上村里人守望相扶。

    幫助掩飾身份避免她們年輕女孩拋頭露面。

    村里許多女子這才躲過了被糟蹋的命運。

    黃巾軍不準他們離開營地,害怕村民前往暴露軍隊位置。

    最近,山上的糧食越來越少。

    山上有著兩萬多村民和兩萬兵馬,四萬多人的衣食住行每天都困擾張燕。

    今晚,突如其來的行軍動靜,驚擾了熟睡中方百姓。

    紛紛猜測是不是下山掠奪糧食,也高興的呼喊著。

    “軍隊終于肯下山了,不日就可以吃飽飯了!”

    與眾人的興奮相異的是,陳奚時時刻刻擔憂武臨的處境。

    他們都是村子里從小到大的玩伴。

    武臨的父母由于武臨被抓走之後,不願跟隨村民進山躲避。

    堅持要去尋找武臨,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了。

    到如今都渺無音訊,她都不知道如果武臨回到村里。

    到時候怎麼面對武臨的詢問。

    今夜黃巾軍大規模的調動,令所有人都躁動不安。

    有些人想要逃離此地,回到曾經的家園安穩生活。

    可此處是太行山,不僅遍地是凶猛的野獸,山里路線復雜。

    山路崎嶇危險,加上所有糧食都被軍隊嚴加看管。

    沒有足夠的食物即使回到村里,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度過冬天。

    也可能會遭受官府的屠殺成為戰功。

    亂世的百姓退無所退,只能如同浮萍般隨波逐流。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

    饑荒與戰爭時代,只有掌握了糧食才能凝聚人心。

    武臨同樣是這樣做的,所有人都采取此類的共識策略。

    “小奚,快些睡吧!不要再想武臨他們了。

    我听說張寶已經被朝廷大軍擊敗。

    黃巾軍不是死的死、逃的逃,不知道他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我們也陷入黃巾軍中,明天還要準備干活。

    如果沒有砍到足夠的柴火,又要減少克扣我們的粥了。”

    黃巾軍從來不養陷入,婦女人每天都要去打柴。

    收集野果等緩解糧食壓力,男人們能加入黃巾軍的生活還好一些。

    畢竟都是軍中人,相互間都會提供一些額外的食物。

    但一些年老體弱的就被拒絕參軍。

    一些有打獵經驗的人,會帶著他們前去捕獵山里的野獸。

    不少的獵戶和陪同進山的人,都死在了凶殘的野獸口中。

    陳奚沒有回答父母的安慰,只是一味地點了點頭顯示知道了。

    身處危機的她們都會在心中存放一抹微弱的希望。

    這是唯一可以安撫疲憊無助心靈的唯一溫和之物。

    董卓接到朝廷的調軍指令,在萬分的不情願中慢悠悠沿著官路進軍。

    代縣距離太行山區區三四百里。

    三天時間的行軍竟然才抵達兩百里處的五台山。

    渡過一百里外的滋水後,才能進入恆山縣城的地域。

    董卓押運近萬擔糧草緩慢的行軍,這些糧草足夠五千人馬使用好幾個月。

    自從听說皇甫嵩大軍的數萬擔糧草被黃巾軍殘黨燒毀。

    李儒就猜測曹操等人絕對沒有帶足大軍糧食。

    再加上他們急行軍去攔截黃巾軍,缺少糧食的狀況肯定無比的困難。

    他們即便有如此充足的糧草,兩支軍隊屬于不同的勢力。

    自然不會去支援友軍。

    但也不會讓他們留下口實,導致他們背上不救援友軍的黑鍋。

    “文優啊!你說曹操會如何解決大軍缺糧的問題?

    你說那些恆山縣城的世家豪族會同意提供糧草嗎?”

    董卓騎在馬上欣賞太行山巍峨磅礡的山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幅氣吞山河的壯闊山河,使人心中豪情萬丈。

    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起伏落幕,不就是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利與欲望。

    “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浩然天下唯有能者居之。

    依靠祖宗之余影庇護,後代人子孫不知勵精圖治。

    只知道貪圖享樂消耗珍惜時光,其不落寞簡直天理難容。

    江山代有英雄出,唯有身後名流傳于世。

    供後人感嘆設想傳頌。

    天下人如何能繁華昌盛,實現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李儒沒有著急回答董卓的問題,也對天下風雲變幻的局勢感慨激昂。

    “這天下還能混亂多久?

    洛陽城內繁花似錦的夢幻奢侈般天上人間還可以維持幾何?”

    董卓看待天下局勢破破爛爛,正是感受到天下即將發生巨變。

    才不惜耗費巨資打通賄賂朝廷,才換的這次圍剿黃巾軍。

    西涼大軍才可以獲得馳騁進入中原的機會。

    “曹操大致不會獲得當地世家的援助,必然會兵行險招。

    一定大膽派軍劫獲沿途的糧草。”

    李儒自信的表述出自己的觀點。

    “他不怕世家向朝廷的告狀,這些世家與朝廷的關系可是錯節盤根。”

    董卓感覺李儒話猶未盡。

    “曹操肯定不敢光明正大的奪取商隊,所以會串通太行山的張燕

    然後一舉殲滅對方,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

    “可惜張燕可不是碌碌無為之輩,必然猜測到漢軍的策略。

    雙方一陣龍爭虎斗,雙方相互算計必然兩敗俱傷。

    我軍定能漁翁得利,一舉除掉盤踞在太行山的黑山軍!”

    李儒含笑目露凶光的摸了摸胡子。

    董卓也是頓時恍然大悟,明白此次大功唾手可得。

    “全軍加快行軍速度,明日定要渡過滋水,

    抵達恆山縣地域。”

    李儒微微一笑不言而喻的表明此舉的高明之處。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東漢之亂世黃巾》,方便以後閱讀東漢之亂世黃巾第37章 李儒初露鋒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東漢之亂世黃巾第37章 李儒初露鋒芒並對東漢之亂世黃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