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熙卻不認識跟前這位號稱是熟人的熱孜克,點點頭,繼而又迷茫地搖搖頭。這位聲稱是熟人者從馬背袋里摸出葡萄干和香煙放在李又熙面前,“成都,葡萄干換香煙。我,熱孜克。你不記得了?”
哦,記起來了。可記憶中那位熱孜克是個嘴上沒毛的半大孩子,眼前這位熱孜克滿臉胡子,“你是成都的那個熱孜克?”
“對對對,我就是,就是我”
李又熙笑了,使勁用力說道︰“給根煙抽有嗎?我說熱孜克,你他娘的老得真快!”
熱孜克哈哈笑了起來,“我們回紇人,大胡子。”說著摸出打火機晃了又晃,示意這可是他的繳獲,點上煙,把煙小心翼翼放到李又熙嘴上,接著盤腿坐下,傳達葉爾羌汗的意思︰“準噶爾部百三十余勇士及梁山軍一十六員將士听好,我王敬重你等英勇,今日不殺,放你等回去。陣亡將士我軍自會妥善收斂。今日擊掌相約,他日戰場相逢再戰。”
熱孜克能當上使者,能保留打火機不被沒收走,看樣子這小子在軍中地位不低,估計升官了,替他高興!
和老熟人再次相遇,幾句體己話在所難免。熱孜克竊以為大汗之所以放漢蒙侵略軍一馬,與李又熙拯救葉爾羌女子于水火並娶她為妻的功德也有一定關聯。說個笑話,你李又熙畢竟是葉爾羌的女婿,怎好趁你病要你命。
這話所指夏伊達。就當笑話听了,不過想來也是冥冥天意。這輩子難得行善,偏偏救下了一個朝鮮老鄉和一個葉爾羌女子。李又熙身中數刀數槍,其中一刀傷了肺葉,講話很費勁,吐的每一個字都是伴著嘴里的血泡一起出來的︰“好。他日戰場相逢,再戰!”“準—準—”
剛剛還能笑能說話,這會兒傷情如山倒。行了行了,別說話了,再說話,肺泡都要吐出來了。宋從龍知道軍長想要說什麼,問熱孜克︰“準噶爾的巴圖將軍還活著嗎?”
熱孜克扶著一瘸一拐的巴圖過來,沖著李又熙挑起大拇哥來︰“你們兩個,講義氣的好朋友!”
宋從龍道,“你巴圖是真正的拔都。”
拔都,蒙古語,勇士。如果巴圖漢語水平足以能夠表達心意的話,他很想告訴對方特麼不是自己活膩味了,舍命護西方面軍突圍乃是不想被那支自發趕來救援的部隊小瞧了自己。而你要知道,那支自發趕來的一萬余勇士肯舍命救援的原因非常扯淡︰是你們梁山的烏蘭牧騎要來準噶爾演出,準噶爾沒有很多的金銀做酬金,就想著能救出西方面軍殘部作為豐厚禮物,去獻給草原上最受歡迎的、最尊貴的客人烏蘭牧騎。
烏蘭牧騎牛逼吧,牛逼到身形不動調門不發,便有萬余人甘願為之舍命。官方史籍有如此評論‘烏蘭牧騎)是17世紀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的三十年間,在西北部廣大地區最受大眾喜愛、最具號召力的藝術團體。梁山司首任主席評價其戰斗力能抵一個當時)梁山軍主力團。’
野史則比較有趣,把烏蘭牧騎和馬皇後掛上鉤來相互比對。馬皇後是淮西功勛集團的大姐大,烏蘭牧騎是蒙、回、回紇、突厥等西北少民的太上皇;
朱棣造反,如馬皇後不死,哪怕癱瘓在床也能嚇退幾十萬靖難大軍。烏蘭牧騎一到,二十萬奧斯曼突厥兵把火銃彎刀扔一地,乖乖化身小迷弟;
馬大腳想弄死個人,800時宮里傳出話,810時淮西勛貴抄家拿人,815時文官收集完罪證,820時夷完三族,830時朱重八發話說怎麼才夷三族。馬皇後崩,太祖爺什麼反應?‘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烏蘭牧騎被正黃旗欺負了,柴子進一改對後金招撫政策,一百八十度轉彎,溫和派瞬間變猙獰派。半年之後,正黃旗連同滿八旗連同偽清,一並做了孤魂野鬼住進了枯冢之中,繼承往日的女直、女真遺風,一朝成為歷史遺存。
夜幕降臨。
夜幕降臨之時,站在寬闊的草原上仰望星空能看到滿蒼穹的繁星,或明亮或黯淡。還有銀河,從這頭一直連到了那頭。這景致在梁山少有。今晚風小,吹來的是微風,天地間靜謐平和。
青青牧草、遼闊草原。蒙古草原的遼闊不僅僅在平坦的大地,也在于穹廬般無遮無擋的天空,北朝的鮮卑人曾用牧歌向後世子孫傳遞他們對這片天地的贊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站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人的心情會感受到別處沒有的舒暢。當然,如果沒有那些成群結隊吸你血的莽蠅牛虻蚊子飛蟲,如果馬牛糞便的騷臭不會隨風飄蕩,草原夜色將更加美好。草原上的人們很好客,草原上的蚊蟲更好客。它們啃不動準噶爾牧民的厚肉糙皮,這會兒來了群細皮嫩肉正好改善伙食。‘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蚊蟲們吶喊著向烏蘭牧騎發動集群沖鋒。‘正義的來福林,正義的來福林,把害蟲殺死,殺死’孤陋寡聞的蚊子們,難道沒听過梁山醫藥廠的存在嗎?
美麗其格手持噴筒一遍遍噴灑驅蚊藥水,為烏蘭牧騎和她的觀眾們制造出大圓半徑的安全區。
燃上一堆大大的篝火,火堆前鋪上張大大的羊毛毯子。這張大粗毯子就是烏蘭牧騎的舞台,天上的銀河與繁星就是舞台的天幕燈光。
報幕員美麗其格站在銀河牌聚光燈下向人們講述人世間的一樁悲劇︰“我手里的胡兀兒琴的琴頭刻有馬頭,這把弦琴就叫做馬頭琴。5年前我還在察哈爾部落放牧,我唯一的兒子有一匹心愛的棗紅馬,那是匹駿馬,那達慕大會上我兒子騎著他連續兩年拿到了第一。我兒子每天騎著他的棗紅馬在草原上放牧,棗紅馬是他最好的朋友。那天,東邊的滿洲八旗兵來要把棗紅馬搶走,我兒子跟他們拼命,棗紅馬揚起馬蹄踢中了滿洲兵。凶惡的滿洲兵于是砍死了我唯一的孩兒也砍下了棗紅馬的頭。我的兒子那年10歲,他的棗紅馬那年也是10歲。”美麗其格停頓片刻,擦掉臉上的眼淚,撫摸下馬頭琴的琴頭,抬頭繼續說道︰“我想念我的兒子,也想念和我兒子一起長大的棗紅馬。我照著棗紅馬的樣子刻了個馬頭裝在我的琴上,每當我拉起馬頭琴就能看到我的兒子騎在他的棗紅馬上朝我微笑。”
深情的告白引來席地而坐的準噶爾觀眾一片片的唏噓。哪個蒙古人不愛自己的兒子不愛自己的駿馬。美麗其格等自己也等觀眾們的情緒稍稍平復下來,向大家報幕道︰“請欣賞最後一個節目,歌曲《草原之夜》。演唱美麗其格,馬頭琴伴奏美麗其格。”
烏蘭牧騎政治主任美麗其格的告白並未藝術加工,更非胡編亂造,乃一五一十的敘事性還原。蒙古同胞性格樸素,他們不善于撒謊更不屑于欺騙。烏蘭牧騎的每一個團員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草原之夜》由美麗其格自拉自唱,他用馬頭琴的琴聲向觀眾們再次述說著自己對兒子的思念。《草原之夜》富含蒙古草原上的民族韻味,旋律極委婉優美。這首誕生于1959年的歌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譽為東方小夜曲。原本誕生在離伊寧不遠、離察布查爾更近的可克達拉草原上的情歌,被曹少稍加改動後成為思念親人的世代經典,後來成為中華新年音樂會保留曲目。
美麗的夜色多沉寂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想給遠方的孩子寫封信
可惜沒有郵差來傳情
等到那千里冰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
烏蘭察布改變了模樣
親人就會來伴我的琴聲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想給遠方的孩子寫封信
可惜沒有郵差來傳情
可惜沒有郵差來傳情
孩子就會來伴我的琴聲
準噶爾牧民們看都看會了,一曲終了,烏蘭牧騎的人會給台上的演出者鼓掌致意,哪怕那個節目著實普通和無趣。鼓掌就是表示喜歡的意思,鼓掌愈烈表示愈喜歡。美麗其格的《草原之夜》得到了所有人的最愛,他沒有力氣去感謝觀眾、感謝父母、感謝送給他這首歌曲的曹部長。他太累太餓了!
這是今天的第四場演出,上午11點吃的中飯,現在已是晚上9點,晚飯都沒時間吃。其實剛才演唱時肚子也在奏鳴,只是被馬頭琴聲給蓋住了。
此處是準噶爾一個較大的聚落。牧民們外出放牧遠的有一天乃至幾天的路程,所以人們是陸陸續續地趕回來看演出,每個演出場次觀眾人數不會很多,像今晚這場800多人已破了單場觀眾人數的記錄。聚落首領派出馬隊通知各處的人回來看戲,通知既已發出烏蘭牧騎也不好不等。原計劃待一天演三場,架不住主人再三挽留,今天已是第三天,前後演了13個場次。烏蘭牧騎的演職員們實在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