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329章 建奴的噩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329章 建奴的噩夢

    幾杯老酒下肚,幾番推杯換盞,一來二去便攀上親戚了,倆人開始稱兄道弟。

    徐玉祖宗徐達自是開國第一大將,你道丁正南祖宗誰麼?一般人對那個無感,但徐達後人徐玉清楚啊。丁正南祖宗乃是當年與傅友德一起棄陳友諒投奔光明的丁普郎。這位可是大大的英雄好漢,在與陳友諒作戰時身中刀傷槍傷十余處,最後被砍掉了腦袋尸身卻屹立不倒。史書記載丁普郎戰死時驚天地泣鬼神的盛況‘首脫猶直立,持兵作斗狀,敵驚為神’

    祖上都是為朱元璋打天下的戰友,一家人!都一家人了還玩虛的可不作興!

    “徐哥,咱下一場去哪兒哈皮?”

    “正南賢弟,哥領你去個好去處,施州城內‘春風十里’,里頭揚州瘦馬、西域大馬、西班牙紅脖子、朝鮮大臉婆、蒙古騷韃子、米脂的雛、甦州的粉,各地特色應有盡有。听說前日南海艦隊運來十幾個皮肉渾身黝黑的非洲婆娘,要不要去嘗嘗鮮?”

    看來梁山軍總政文工團新任團長陳力不在身邊,失去監督的徐總工吃了不少野雞肉,對那邊的路數很熟麼,應是‘春風十里有你’。

    丁正南不以為然,“徐哥你說的皮肉黝黑該是色黑入骨的極黑番,京城顯貴家中多有蓄養。不滿徐哥,兄弟我嘗過味道。兄弟最愛米脂的雛,那口活最是銷魂。”

    明天還要上班,事不宜遲。二人租下飯店的輕便馬車直奔州城。事畢,按規矩嫖資各管各的付。丁賢弟搶著要會鈔,被徐玉攔住︰“賢弟好意心領了,你之來意我也明了。明天上午十點你帶好特別通行證來單位找我。”

    “明日上午十時之後,徐哥,你我兄弟便是建奴之噩夢。”

    兵裝集團在地震中遭受重創,失去了全部最優秀的國防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前浪死在了沙灘上,才能有後浪挑大梁。老骨干們羽化,為新人的進入和晉升創造了機遇。徐玉就是這些幸運兒中的一個,從高級研究員一躍升任總工程師,成為柴子進以下兵裝第二號人物也是事實上的兵裝老大。自從年頭上接到為明政府軍研制武器的任務後,他決心設計出適合梁山軍工現狀及大明國情的新式武器,用成績向那些說三道四的紅眼病人們證明自己絕非趁火打劫之人。

    何謂梁山軍工之現狀?兩個字︰短缺。原材料短缺、技術儲備短缺、生產能力短缺。生產槍管炮管用的鉻、錳、銅供應嚴重不足,槍炮產量維持在最低限度水平。地震中受損修復的大型機床設備呈現老化,新的機床仍處于調試試生產階段。給交個底吧,南征大軍的戰士有那麼一天每人只有5發子彈。前線部隊就是只病虎,看似威武其實空前虛弱。導致闞老大一度後悔自己听了李又熙讒言,帶只碩大病虎裝模作樣還不如精簡下帶只能打的狸花貓呢。

    自己都吃不飽,哪有余糧援助窮親戚,梁山人的覺悟還沒到共產主義思想大放光芒的階段。經深思熟慮,徐玉認為黑火藥膛壓小,對槍管強度和耐腐蝕要求不高,造價也低,適合規模化裝備。

    至于大明國情更好理解︰如今明軍守城無虞,機動性極差,導致野戰能力不足,大明國缺騎兵。自己不能變出戰馬來,但騎兵用的武器就太能了。

    所以,徐玉給準備了幾款禮物︰

    把裝備步兵的紙殼定裝彈後填裝黑火藥單發線膛步槍縮短槍身取消槍刺,他給這款槍起了個名字︰向前騎步槍。取項一多與鉗工之首字諧音來命名,以此紀念賞識提拔自己的恩師鉗工。單打一的向前步槍射速太慢,在騎兵對沖的時候無法形成密集火力。結合明軍騎兵慣用的三眼銃,他準備了一款6發填裝的轉輪手槍,與步槍紙殼彈通用,取名向前轉輪手槍。

    有進攻必有撤退,逃跑的時候也得給敵人留個深刻印象。卵形手雷比較趁手,騎兵使用時千萬注意,這款大殺器用來掩護你跑路用的,對沖的時候可不敢亂扔,當心把自己給爆了。

    于是乎,丁正男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美好動態畫面,簡直太銷魂︰丁大先鋒一馬當先沖向敵陣,遠遠地用騎步槍打,敵人紛紛墜落馬下。近了用手槍連發六響,6個敵軍目睹胸前冒著白煙的槍眼,然後翻起白眼不甘心地掉落馬下。丁將軍策馬掉頭引敵兵來追,頭也不回甩出手雷,把嗷嗷喊著叫著要報仇的敵人炸上天。團滅!

    不忙,一邊跑一邊裝彈,裝好彈藥再來一回。丁將軍威武!

    “老丁,老丁...”

    沉浸于美好中的丁正男被喚醒,回過神來便立刻發覺到了隱患︰“徐哥,用槍打固然過癮,我陷入敵陣之中沒空裝彈卻要如何抵敵。騎槍金貴,總不能學遼東騎兵把三眼銃掄起來當錘子使。”

    沒事,徐玉準備的進攻體系有三板斧,這位有著魚木寨土匪經驗的霸王十分能體會砍人時的無比快感。“用槍打才不過癮哩。”

    收割敵人腦袋的利器是精鋼打造的弧刃馬刀,徐玉還比較貼心地加大加固了護手︰“放心對砍,別看這刀塊頭不大卻能斬馬。”徐玉搬來塊邊角料的鐵錠,一刀下去將鐵錠砍成兩半。

    丁正男持刀對空虛劈幾下,听著悅耳的破風聲贊道︰“好刀!連人帶甲給劈了!”

    “我這兒只給你刀,刀鞘你自己弄去,兵裝沒那閑工夫。”

    “明白明白。兵部那些混吃等死的匠人造不出好刀,卻有功夫造出好刀鞘來。”

    “另外再支援你2萬頂鋼盔,1.5萬套防刺服。現在數量不夠,3個月內全額交付近衛軍。都我軍現役裝備,實戰檢驗過的,能擋住除我軍槍支發射的彈藥以外的任何武器攻擊。所以日後戰場上要格外注意技術裝備不丟失不被敵繳獲。”

    丁正男樂得嘴都歪了,呵呵地笑個不停,如捧寶貝般捧著戰甲憨憨喃喃道︰“刀槍不入!刀槍不入啊!”

    甲!不是一般人家能置辦得起的。不說制作最繁瑣價格最昂貴防護力最強的魚鱗扎甲,即便防護力相對較弱的棉甲,其制作流程與工藝亦相當繁瑣價格相當昂貴。矛盾之爭,從來是盾強于矛。披上棉甲、皮甲、鐵甲,刀槍箭鏃等冷兵器甚至火銃射出的軟質鉛彈輕易弄不死你的。若不信,拿把殺豬刀往鐵板上砍幾下試試!所以戰甲不光在身體上保護士兵,亦能讓士兵產生強烈的心理優勢︰你砍我一刀沒事,我砍你一刀必死。

    披上甲,戰斗力瞬間提升5倍。這個數字是漢武帝得出的實驗數據,裝備鐵甲的漢軍1個能打5個沒甲衣穿的匈奴兵,即所謂‘一漢敵五胡’。到明末就更夸張了,十萬幾十萬流民起義軍被幾千披甲的政府軍追著砍,直到批量明邊軍加入造反隊伍,李自成裝備上明軍棉甲之後戰斗力才有扭轉。所以,你家里有成百上千的管制刀具沒關系,但你要藏上幾副甲冑,謀反的罪名絕對逃不掉!可見戰甲的重要性!

    軍委曾就武器援助的事征求過徐玉的意見。按領導的說法,直接支援16式步槍亦無妨。徐玉主要考慮子彈產能嚴重不足,自用都不夠,無法保障對友軍的彈藥供應。再者,保持與明軍的武器代差也是有必要的。綜合兩者考慮,使用黑火藥裝填的紙殼定裝子彈單打一步槍是最合適的選擇。

    收到武器之後,丁大用底氣足了,很足,憋在心里很久的話可以掏出來說了。事關于謙,事關于謙祠墓。丁大用覺得皇家已掌有雄兵,憋屈了那麼久,如今可以動手了。他說道︰“此大明首惡。搗墓可免,祠堂絕不可留。”

    泰森問︰“香火旺嗎?”

    “盛。常有士子文人前去祭奠。”

    于謙杭州人,死後葉落歸根,祠墓就在杭州西湖邊三台山下。泰森去過這個于少保葬身之處,冷清得很,後世沒幾個人知道有此于謙,跟3公里外人潮涌動的岳王廟沒得比。可是听丁大用講當下香火卻旺盛。不爽,很不爽!

    泰森看向曹少,“有把握嗎?”

    曹少深吸一口氣,“小本子三德子靠賣車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而今我們的馬車產業冒頭了。不怕青黃不接!”

    “好!”泰森轉頭對丁大用道︰“留墓作甚,特麼死人為大呀!?要做就做絕,祠、墓一起平了。”“你看這樣好不好玩?丁提督,咱拆房毀墳之後,用當年瓦剌首領也先的口氣寫封感謝信,感謝這位于少保幫忙團滅大明精英,撅了大明根基。”

    丁大用大笑,自己玩了半輩子從沒這麼玩過,“好玩,可行。”“此賊夙願︰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我便成全他,將他挫骨揚灰,將清白真相公布于世人。待我回京即差人去辦。”

    泰森捏了捏鼻子道︰“別明著來,找些閑漢青皮趁夜做了。”

    “哈哈,這是自然。”

    楊士奇、于謙,這對情同父子的師徒該當鞭尸。師傅開啟資產階級奪權之發端,徒弟索性對皇帝和武將集團實施整體物理消滅,將如日中天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和中華民族轉瞬間送上了衰敗的不歸路。

    說起這個于謙墓,倒是可以成為明朝皇權與資本斗爭的寫照。英明的明英宗朱祁鎮復闢成功後立馬收拾了于謙,兩年後,于家人把他靈柩歸葬杭州三台山祖塋。成化帝為其平反,弘治為其建旌功祠,至此形成祠墓合一格局。對文官集團唯命是從的朱見深、朱佑樘父子自不必說,奇怪的是英明如斯的嘉靖帝居然下詔重修于謙墓,這事令人費解,估計出于某種政治目的而做的妥協吧。

    收到武器之後,丁家叔佷的丑陋嘴臉徹底暴露,謝絕穿越眾關于‘在梁山好好走走看看’的好意,堅持馬上回京,一刻不肯多待。這對叔佷目的性很強哩!走之前丁大用才記起來另有一項皇帝交代辦的事情︰催促曹少大作《石頭記》盡快刊印一套送宮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29章 建奴的噩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29章 建奴的噩夢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