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235章 呂宋舊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235章 呂宋舊事

    徐承去車馬店雇了匹快馬,照著鉗工給的地址找到了馬尼拉教會。直到見著人對上暗號驗過身份,他終于肯相信董樂斌把諜報網絡發展到了爪哇國,對接人公開身份竟然還是馬尼拉政府公務員。天曉得這是怎麼辦到的,不由讓人忽然感到脖子上有陣陣陰風掠過。

    梁山情報員是個華人牧師,明確說道︰“徐祖業此人,家業宏大為人慷慨,在馬尼拉華商中頗具號召力。他與西班牙殖民當局有過罅隙,曾被拘押3年,後以3萬銀幣保釋。此人可靠。”

    獲悉準確消息後,徐承一大早再趕到招牌上寫著‘徐記商行’的華屋大廈。叩響大門,跑堂的把他引入內室奉上茶水,片刻,那位徐祖業就到了跟前。

    “來者徐排長。”

    “正是。”徐承亮出自己的軍官證。

    這位徐祖業徐老板在呂宋島無比的家大業大,是個超級富豪,家財百萬。幾十年行商經驗讓他練就一雙火眼金楮,斷定膠皮一行來歷不凡或與梁山大有瓜葛,故而有此主動接觸。而梁山所作所為頗具草莽英雄的桀驁不馴,其工商興盛的烙印盛傳于江南諸省,似是突然崛起的新貴,諸方達人想要結交的對象。徐承從徐老板恭敬謙卑的態度中尊享著貴客的榮耀,這樣的狐假虎威越發讓他激發出對梁山的認同感。誠然,一個好的集體能夠讓成員產生自豪感、認同感、歸屬感。

    寒暄幾句轉入正題,徐老板帶徐承坐上備好的馬車,走了半天,午飯將就著吃幾個飯團和大碗茶再急著趕路,待下午一點多鐘來到一座大樹掩映下的村寨。

    村寨以八卦布局規劃,進入村子,七拐彎八弄堂的沒多久便轉得昏頭轉向不辨東西南北。同車的徐老板言語中帶著悲憤與無奈介紹道︰“村中均華夏移民,隆慶朝之前禁海時所謂的海賊後裔子孫,盡為天朝故國所棄!”

    徐承說些安慰人的客氣話,表示不必將遭棄耿耿于懷,一時誤解而已,只要丹心所向,家里終究會體諒你們的忠義。”

    此八卦村準確說不光是處村寨,更像軍屯。房子下面都挖有地下密室,密室里囤積著軍械火藥。更有數間貫通的大密室,打鐵之聲不絕于耳,源源不斷在打造兵器,而在地面上絕對听不到絲毫響動。

    此村寨之主徐祖業酷似後世的本拉登,甘願放棄奢侈生活,鐵了心要造西班牙人的反,反心已久、蓄謀已久,他已秘密聯絡起事之人8000眾,籌集款項200萬兩。今日,他把大多數骨干分子召集過來與梁山代表見面。

    徐老板的豪宅位于莊園玄武位,坐北朝南。建築酷似國內廟宇的無梁殿,石砌的大別墅層高三層。進到屋子里,家具擺設純純中式風格,地面又是西式的,鋪設五彩拼接地磚,精細打磨光滑平整。房子里奴僕眾多,一個女僕用雞毛撢子輕輕拂撢正對大門牆壁上掛著的天地君親師的紫檀木牌匾,再去拂撢牌匾之上兩幅男女西夷人全身畫像。

    徐老板厲聲斥女僕︰“休理睬夷人畫像。”

    定是主人家平時和顏悅色慣了的,女僕並不慌張,回嘴道︰“不撢可不成,弗朗機巡邏隊時常會來,讓他們見著畫像掛灰便又招惹來事端。”

    徐承眼見西夷畫像在上,尺寸大過下面的牌匾,又听主僕對話便猜了個七七八八。“徐老板,可將詳情說來听听。”

    老頭唉聲嘆氣著不肯言語,同伙中有性子急的,搶著說道︰“鳩佔鵲巢,一言難盡啊。”

    呂宋,如今是菲律賓了。菲律賓,其實就以畫像上這位男人‘腓力四世’當今西班牙國王的名字來命名的。邊上穿拖地大裙子那位是他老婆也就是西班牙王後。西班牙大國崛起,腓力四世感覺良好,他下了道命令,規定治下臣民必須在門廳最顯要位置懸掛國王和王後畫像,而且必須保持百分百清潔干淨,否則就送你去蹲大獄。這也忒不講理了,要不怎麼說國家是暴力機構呢。國王的命令被馬尼拉殖民當局不折不扣地執行了,鑒于馬尼拉多種族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域特色,更有意思的事情來了︰你明國人不是好請個三清菩薩點個香燭麼?那麼好的,你可以敬奉神只,但是,你們的神明偶像及香燭必須擺放在國王王後像的正下方,好讓國王和王後陛下享受最高禮遇的香火。

    真真有辱祖宗啊!

    听到這,徐承有些同情眼前這些富家翁了,但也只限于有些同情,暫無法理解他們不愁吃不愁穿的,為什麼要把腦袋掛褲腰帶上決意造反。這叫啥?叫得了便宜還賣乖。過來接洽,幫助你們造反,是為海外布局,為日後取得貿易港和軍事基地。看上的是這塊地,而非你們這些去國的逃人。

    你徐承在用老觀念和偏見看待呂宋的海外華僑是吧!你臉上無感,肉眼可見地在表達國人對海外僑民的歧視。我願把你內心所想補充全了︰既然吃穿不愁、既然叛逃大明為奴西夷多年,為何還要孜孜以求造反。

    徐祖業願向徐承大聲疾呼︰哪怕我們曾身為偷渡客,哪怕當年萬歷爺視我們為賤民而棄之不顧,我們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海外僑民是國人而非賤民更非逃人。堂堂天朝上國之人豈能為奴,呂宋華人不甘屈于西夷人下,傳承有國人不屈不撓之反抗精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來來來。”徐祖業一把扯住徐承手腕拉他去偏廳看幅畫,“屈辱啊,這是五十年前的法蘭西國的應時應景畫作,因馬尼拉夷官所贈,老夫不得不懸掛廳中以示榮耀。徐排長,你從畫作中看出些端倪麼?”

    畫作之上,五個服色華麗之人坐于鋪白布長桌一側,男女奴婢在給上菜,桌子上碗碟寥寥,桌子下一條瘦狗在啃骨頭。

    “法蘭西國不似中華,男女同上桌混坐。法蘭西人好穿戴不善烹飪,我看這飯桌上沒幾個菜。”

    “確沒幾個菜,就面包、葡萄、烤肉,還有幾壺酒。徐排長,你看到餐具了麼?看到西夷吃飯用的刀叉了麼?”

    “尼瑪還真是,西夷五十年前吃飯還只用手抓拿手撈撒。”

    衣著華麗,乃是官紳貴族,也就是說法國貴族學會用餐具吃飯才區區幾十年。這是真事,有著名的莎士比亞為證,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道‘我太餓了,以至于這頓飯五六次咬到自己的手指。’

    為何不忿?文明人被茹毛飲血的蠻夷騎在頭上作威作福,你忍得了!

    徐承搖搖頭,這回是同情加理解,真情實意地搖頭道︰“忍不了。”

    此地距離中國很近,只隔了一個南海,從宋代開始就是華人移居的主要目的地。明初鄭和下西洋後中國聲威遍布南洋,當時的呂宋、甦祿等國都同明廷保持著藩屬關系和朝貢貿易。到了16世紀70年代,由于中國沿海倭寇侵擾等因素,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移居呂宋。當時中國已經開放了部分海禁,但大部分人都是偷渡去的。

    1565年西班牙侵入宿務島,1571年向呂宋發起進攻建立了馬尼拉城,在殖民統治初期,為維持穩定促進菲中貿易,西班牙對在菲華人采取懷柔政策,華人繼續擁有巨大社會影響力和話語權。1574年萬歷二年,隨著西菲當局統治越來越穩固,呂宋華僑與當局矛盾開始尖銳並爆發沖突。活躍于福建外海的海商林鳳帶頭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起義軍把西班牙兵打得節節敗退險些攻下了馬尼拉,此戰大大震驚了西班牙王室。

    1593年,萬歷二十一年,菲律賓總督出海辦事,因勞力不足強抓華人充當槳手。本來對此就極度不滿的華人又遭受著總督一行人的打罵,于是奮起反抗把包括總督在內的西班牙人都殺了,只有十二個士兵裝死才逃過一劫。此事件引發馬尼拉殖民政府的恐懼,遂掀起排華浪潮。為保障華人權益,福建水師遠航馬尼拉接回了三千余在菲華人。

    到1601年,一個呂宋木匠突發奇想,編造說呂宋有座堆滿金豆的山。萬歷皇帝得知後派出福建官員前去了解事情真假,此事在菲律賓發酵為中國皇帝想搶佔菲律賓的黃金,現在正準備出兵攻打。本就十分忌憚中國的西班牙十分恐慌,那時候移居菲島的華僑也越來越多,因此懷疑明朝是故意移民準備開疆裂土,遂加緊了對華僑的嚴管和迫害,西殖民當局和當地土著趁機搜刮搶奪華人財富。

    1603年,不願坐以待斃的華僑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抗議被當局定性為反叛予以武裝鎮壓,于是華人聯合起來武裝反抗。可惜的是,因為嚴重缺乏武器,起義僅僅堅持了四十天就宣布失敗。為懲罰華人搶掠華人財富,西菲當局召集各方勢力發動了一場對華大屠殺,包括當地土著、日僑看到了嗎,菲猴子、小日子勾搭成奸古而有之)在內的各方勢力都參與到了屠殺中。據統計至少有兩萬華人死于這場屠殺,這是明版印尼屠華慘案。

    欠下血債的西殖民當局十分恐懼明朝的報復,西班牙人清楚,剛剛在朝鮮打敗日寇的明軍很強,就這樣,西菲當局在無盡的恐懼中等待天子雷霆,整個馬尼拉被絕望與慘淡籠罩。1604年,一些富人終于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舉家遷離馬尼拉前往墨西哥。

    為挽回政局,西班牙駐菲總督采取緊急措施︰一方面歸還部分財產給華僑商人,讓幸存者寫信回國內,希望以此洗白罪行。另一方面派特使奎瓦攜函赴華,刺探中國對菲律賓屠華事件的反應。奎瓦抵達澳門後與經常往來漳州、澳門、馬尼拉三地的中國商人會見,並了解到萬歷帝已獲悉屠華事件,但全國平靜,沒有集結艦只進攻馬尼拉的跡象。

    事實也確實如此,朝廷僅僅出了份《諭呂宋檄》,讓一名中國商船的船主帶到馬尼拉交給西菲當局和教會。檄文宣布對西班牙人不忍加誅,對其海外戕殺姑不窮治。 全部要求歸結為放還被禁商民和被劫財物。‘若前屠殺)事訛傳未有兵革,投款效順,商舶往來交貿如故;若果有嫌恨,已相仇殺,可將該島所有漳泉遺民子孫追斂各夷劫去財貨,資送還郡,白此商舶交易仍听往來如故。’最後要求西班牙方面‘當思皇帝浩蕩之恩,中國仁義之大。’

    有人認為明廷發《諭呂宋檄》所作交涉只是例行公事、官樣文章,一直被後人叱罵。但其實當時這種做法也是不得已,在菲律賓屠華前,大明王朝剛進行萬歷三大征,對國家財政損耗極大。而菲律賓處在南海之端,出動水師遠征更是要花銀子,大明朝實在是沒有錢興兵討伐。

    大明的寬容卻使得西班牙殖民者對在菲華僑的欺壓有恃無恐,絕境中的華僑苦不堪言。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不堪迫害的在菲華僑再次起義,這次堅持可近4個月。起義失敗後華僑再次遭到有組織的殺戮。

    1657年,得知菲華僑悲慘處境的鄭成功下令中國商人不得與西菲當局開展貿易,否則格殺勿論。在攻下台灣後,鄭成功便派人向菲律賓總督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否則將出兵攻取菲律賓。

    面對鄭成功的威脅,西菲當局反而進行了對華僑的第三次集體屠殺。這次種族絕滅式的大屠殺中究竟有多少華僑遇害說法不一。《明史》說是兩萬五千人;福建巡撫說是三萬多人;鄭成功聞訊大怒,集結軍隊籌備糧餉準備征討菲律賓。菲律賓島上再度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那時候荷蘭的崛起也正威脅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統治,西殖民當局感到回天乏術著手準備撤離。只可惜鄭成功尚未出兵就出現內亂,不久後病逝。其子鄭經也曾二度準備出兵征伐馬尼拉,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不能不說這是歷史一大遺憾!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35章 呂宋舊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35章 呂宋舊事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