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103章 泥腿子進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103章 泥腿子進城

    老趙听了長出口氣,“不妨不妨。考場舞弊罪比謀反,天下有幾個妄膽敢摸這老虎屁股的。此新皇登基第一場大比,老臣無權新貴不敢。”大字不識,卻識體統。老嫂子也來批判下小叔子的一驚一乍。“叔叔多慮了。當年江陵張居正權柄天下,萬歷爺見了他都戰戰兢兢,即便如此他幾個兒子中榜也是憑真本事考上的。”

    “嫂子,四弟我看過本書,書里說張居正暗箱操作內定兒子張懋修做了狀元。”

    老嫂子樂呵道︰“四弟莫非讀的是我嘉興鄉黨沈德符所作《萬歷野獲編》?”

    不識字的睜眼瞎卻不妨礙叫人讀給她听。有聲書《萬歷野獲編》她可是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听過,且溫故而知新,常把書中段子和人分享。須知張居正是荊州人氏,荊州離開施州不遠,作為江夏的鄰居,施州人可是要為本地區大名人鳴不平的,向老嫂子抖過不少的料。

    張居正第三個兒子張懋修中過狀元不假,可你要知道,當科主考官內閣閣臣申時行和禮部尚書余有丁原擬張懋修為一甲三名,乃是萬歷爺審定試卷後將他的名次提為一甲一等。

    你更要知道,張懋修鄉試中舉後曾接連兩次會試落第。說張居正搞科舉舞弊,這事怎麼解釋?他寫了封家書,結合自己青年時的親身經歷幫兒子分析兩次考試失利的原因,說自己年紀很小就捷足先登,得意忘形中敢看不起屈原、宋玉、班超、司馬遷等先賢。認為區區進士及第唾手可得,于是拋棄學業去搞古典文學創作。結果玩了三年沒能玩出什麼名堂,學業卻荒廢了。張居正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語重心長地對張懋修說︰今追憶當時所為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于是乎在父親的諄諄教導下,在父親安排的名師指導下,張懋修發奮苦讀,第三次京試中憑真本事拿了一甲三等。恰好這一年張居正長子張敬修也考中進士。而三年前次子張嗣修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張居正身為老子,是不是步入人生巔峰了!可反對派們受不了了,新賬老賬一塊算,發動嘩然之輿論。浙江學官把張懋修的策論答卷當做範文出示給舉人學習時,舉人們把卷子撕成碎片踩在腳下,謾罵張居正竊取國家公器。兩年後張居正辭世,民眾怨氣並未因人之死而消散,當時北京城流傳有民謠︰張公若是不身亡,四官定作探花郎。

    曹少道︰“我聰明人一听就懂。定是浙江和北京群體眼紅,對咱湖廣文風之盛羨慕嫉妒恨。”

    老嫂子不予理會叔叔的輕浮,繼續說道︰“張居正尸骨未寒,萬歷爺便奪張氏三子功名。張家家破人亡,長子敬修自縊抗辯,二子嗣修充軍煙瘴之地。”

    老趙補刀,“打那以後達官顯貴都引以為戒,誰都不敢觸這個霉頭,遇到兒子赴考,爺老子有多遠躲多遠。”

    曹少問,“那個張懋修張斗樞後來怎樣?”

    “江夏人都稱張斗樞大孝子真君子,他千辛萬苦到處搜集父親文集,看到乃父與同僚暢談國事、公忠許國的諸多書信,便每每淚流滿面痛哭流涕。幸得江夏里黨資助,斗樞公整理的《張太岳先生文集》終得以付梓。去年新帝即位,斗樞公不顧年高體邁上疏乞求為父昭雪,張門冤案終得以平反。”

    哦。天啟帝給張居正平反就是眼巴前的事啊。曹少向老趙翹起兩個大拇指來,“張太岳是這個!”“別人都是審時度勢顧頭顧 ,張太岳咬定青山不松口任爾東西南北風。不顧他人誹謗唾罵,只求打造大明江山穩如老狗。我等景仰。”“阿三頭之事,就這麼定了?”

    老嫂子給曹少行了個萬福,“如此辛苦叔叔親自走上一趟。”

    老趙對四弟給出的算命判詞信任無以復加,四弟說讓小佷子混個殿試欽點狀元公,那一準是沒跑的。但他謙虛又狡猾地表示萬不敢讓阿三頭被新皇點了狀元,咱靠的抄襲粘貼論文博取功名,要懂得做賊心虛的道理,混個三甲即可。

    座上賓的待遇是真不一樣。老趙破天荒差土豆絲牽來官馬送客人回家。騎著衙門的官馬回到山上,跟大伙匯報此行巨細後,膠皮批評他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體罰不可取。曹少讓她走著瞧,跟她打賭︰以後課堂上踫到冥頑不靈油鹽不進的學生,饒是你膠皮脾氣再溫柔性格再賢淑也要痛下殺手除之而後快。

    眾人正熱議著阿三頭此行吉凶,眼見得谷子從地里回來,便緘口不談考場舞弊之事只說體罰學生之需。趙阿三這事,大家都是瞞著谷子的,這小姑娘太正直太良心,被她知道了只怕會影響到曹少在她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谷子進來只顧收拾屋子,低頭不語置若罔聞,曹少便假意惱恨她不肯夫唱婦隨。谷子掩嘴笑,稱從來只有讀不上書的人,未曾見過不肯讀書的人。“我們課堂上還在使用石板炭筆,無法供給學生書本紙張,還不是為書本紙張太昂貴購置不起麼。進塾堂拜先生,筆墨紙硯,赴試的盤纏哪樣不要錢!可以諸事不管一心讀書之人不是豪門便為富戶,到窮苦人家非得全家老小全力供那一個讀書郎不可。就說麻柳溪的秀才里長,他本貧寒人家出身,是靠著他夫人娘家資助方才能夠。故要我說,如今小學校識字班不收一文錢不要一粒糧,課堂里的貧家子弟哪個不刻苦用心,誰又會冥頑不靈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當世讀書好比後世買房,屬于超大型投資,玩的是三世之竭魚而澤。不過你谷子是沒注意到小學校里的不良趨勢,就是因為不收錢所以不珍惜,真有幾個不愛學習的搗蛋鬼。

    瀟灑幫膠皮說話,以他在巴東的從教經驗,對學生當以軟騙為主威逼為輔,把學生當階級敵人對待完全不足取。

    曹少憤而指出瀟灑和膠皮被美式快樂教育理論給荼毒了給洗腦了,有道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虎媽戒尺之下才會出人才,快樂教育培養出的只能是窩囊廢。他追著問瀟灑敢不敢賭,讓穿越眾踴躍下注,請谷子代他開出盤口,賠率1賠100,約定賠款由公司股東分紅里出賬,賭柴子進老師會體罰學生。曹少傾囊17文錢又向谷子借了28文買瀟灑輸,泰森琢磨片刻也買瀟灑輸。鉗工違背本意被迫隨膠皮買曹少輸。

    鄉試考場設在武昌。武昌,妥妥的超一線國際大都市!

    老趙本意欲親自押送,考慮到當上千戶時間還短,原千戶手底下一干忠臣死黨尚未來得及收拾干淨,害怕有小辮子被他們抓住了往上捅。本來為陪兒子考試曠工數日不算大事,可若要被政敵上綱上線起來也能安個瀆職罪的。算了,太平些吧。

    老趙拜托曹少親自給走一趟,另派于文昌左右伺候著,此人精明能干是不二人選。事關重大,老趙慷慨解囊,不光算于祥出公差,私下里還給他幾兩銀子作酬謝。于祥堅持不肯受,說日後三公子若能進翰林院做庶吉士,作為三公子的半個老師家庭教師)臉上有光。後面絮絮叨叨說了很多,言下之意趙阿三是他半個弟子也就是半個兒子,若能夠有情緣,當然了,僅僅是奢望,奢望把‘半子’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于祥有個待字閨中的女兒。老趙罵他是白日夢高手,犬女安能配虎子,英武吾兒相貌堂堂將來可做東床駙馬。

    由于祥的白日夢,側面表明明代師生之間情濃于水,雙方確有不可閹割之親情。如此就能理解朱棣為何要誅殺方孝孺九族時再加上其老師一族,開天闢地玩了個‘誅十族’。哼哼!師生一脈相承,必為同黨。不冤。

    老趙能夠想到鄉下人進府城難免會鬧笑話,他遭城里人恥笑也就罷了,只恐連累到自己兒子跟著丟臉。因此,老趙指示于祥趕往梁山給曹少開個行前會交代下入城須知。

    此舉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啊!其中飽含著老趙一家包括于祥在內的施州衙門對梁山給出的標簽︰不懂禮數。這也是事實,經過五四運動以及後來的改開,國人已經把古法經典丟了個七七八八。當然,于祥挺會做人,不會明著過來說教。

    眾人向曹少投去羨慕,因為他是穿越眾里第一個走出大山走進一線大城市開眼界之人。曹少得意之余想帶上谷子一起進城,不料趙壽吉這個小氣鬼死活不肯負擔谷子的旅費,加上谷子手頭活也緊更忙著跟隨膠皮學習醫術,如此便作罷。

    “老子去武昌旅游,數碼相機給我用幾天不過分吧?”

    “想得美!”膠皮斷然拒絕,“你是去出差可不是旅游呢。再說了,拿個相機在大街上出風頭,然後官府鐵鏈一抖把你套了,罪名是‘妖術惑眾’,你出不出得來不打緊,照相機丟了可是大事。”“喏,別忘了給我買回來。”膠皮給出厚厚幾頁的代購商品目錄,里頭多的是蜜餞零食。

    于祥則給了他幾頁的‘入城須知’,說武昌府就愛個繁文縟節,進了城要格外講文明講禮貌。投宿客棧,上床務必脫掉鞋襪,弄髒了被褥是要賠錢的。端茶盞喝茶萬不可一口悶。去館子吃飯務必要問清價碼再點菜,否則以武昌人的尿性定讓你當掉褲子方出得了店家門。嘴巴務必要抹上蜜,要自稱‘山人’,踫上有錢的喊‘員外’,踫上穿官服的甭管大小品秩統統喊‘大人’,踫上老頭兒喊‘老丈’,踫上老嫗喊‘媽媽’,踫上不老又不年輕的婦人喊‘娘行’。

    “慢來!踫上當官的喊大人?”

    “正是。”于文昌解釋道,“這兩年府城風氣不古,不論官職大小就愛草民喊他作大人。”

    曹少給于祥作揖,“于大人。”

    于祥趕緊躲開,“曹爺,咱能不能好好說話撒!”“對了曹爺,有一事須向你交代清楚,武昌街邊小巷定有聚眾耍錢的,你萬萬不可參賭下注,十局九千,都是不良人專騙我等外鄉人的局…”

    谷子听聞附和道︰“于先生提醒的是,大哥萬不可耍錢。”

    這話點著了曹少的火藥桶,瞪眼罵道︰“你哪只眼楮看見我賭錢了!”一句罵嚇得谷子不敢言語,哆哆嗦嗦找個借口趕緊閃人。

    于祥家里有河東獅盤踞,經年來飽受家暴之苦,這便給曹少亮出大拇哥來,大贊其老爺們氣概。

    “文昌兄為何落得如此田地哩?”

    “唉—授人以柄,不堪回首哦!”

    原來于祥當年落魄書生一個,能當上桅桿屯的文書是妻家使錢給走的門路。而在桅桿屯混飯一年到頭攢不下幾個錢的,這麼多年來家中吃穿用度也全仗妻家救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說,父權還是母權歸根到底還是經濟基礎決定的。如今你于文昌混出了頭,家里一把手也該換人了吧!”

    于祥咧嘴大笑道︰“正有此意啊。豈止一把手換人,老婆也該換了。在武昌若得閑我便擬下放妻書來!”

    所謂放妻書就是休書,文人墨客總喜歡變著法的玩信雅達。把發起離婚叫做放妻,不明就里的還以為大明朝十分流行女權運動呢。這套路似乎被後世的大漂亮給學到了精髓,于是把侵略他國叫做‘送民主下鄉’,隨意顛覆別國政權是因為‘人權高于主權’,把自家一家冠以‘國際社會’…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還是那句顛撲不破的真理︰錢是男人膽。有了閑錢的于祥變能耐了!

    老趙這回真肯花血本,給了曹少一匹戰馬當腳力,把自己的青驄馬給兒子用,此舉絕對屬公車私用。于祥騎術不精,依舊騎驢子。另安排土豆絲當挑夫,這小子在桅桿屯時就是干後勤的,百來斤的擔子壓肩上能健步如飛,走上半天不帶喝口水的。即便如此,兩條腿終究趕不上四個蹄子,曹少見自己胯下戰馬十分健壯,便讓排骨書生于祥和他同乘,把驢子讓出來馱行李。如此,曹少和于祥提前了一天,在趕考日之前五天,將考生解至湖廣省省會武昌府。

    這一路上的辛苦就不提了。高速一通,從恩施到武漢開車半天就到。當年還不通高速的時候,曹少記得在武漢大學看完櫻花,去卓刀泉坐上長途大巴,晚上睡一覺,第二天就到了恩施,也不過十幾個小時吧。如今倒好,整整走了十天,那可真是風餐露宿,一點不帶夸張的。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103章 泥腿子進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103章 泥腿子進城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