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幾十號人蔫蔫地跟在了後頭,哪里還有來時的銳氣!隊伍里一個歲數大些的家伙回頭對著身旁一跛一跛的冷臉漢子問道“春武,你說成家小子這是當了多大的官兒……”
二十多號人拎著棍棒到了成家門前,成大午面含笑意已經在門口候著了,瞧著一群土揪揪的鄉漢亂騰騰過來,他壓壓心中涌起的感慨迎前兩步插手抱拳,“張九叔,十年不見,您老還是這般年輕有勁兒,大午給您見禮兒了。”
這群人停下腳步都在仔細打量成大午,一眼、兩眼、三眼,然後過來尋仇報復的底氣就在這一瞬間泄掉了大半。
這個張九叔其實比成大午大不了幾歲,在這一帶三鄉五里的混名在外,听見了成大午客氣的招呼也不知如何發作,眼里盯著成大午,左右踱了兩步還是開了口“大午兄弟,做了官了?”
“十年前離家跑去關外當了兵,這次跟著長官來天津招兵、救災,這樣的大饑荒,擔心家里爹娘和鄉親們,抽個空兒回來看看。九叔、春武兄弟,你們來得正好,咱屋里坐下扯吧!”
對面想知道的事,成大午沒興致提,他既不點頭也沒搖頭,只是想著趕緊把這場十年前的破事兒翻了篇兒。
“不用進去說了,你成大午當了官兒俺張春武也不怕!回到滄州地面兒,就得按咱這兒的規矩,十年前你贏了,俺腿落了殘,你跑多久也得給個說法,要不咱就再打上一場。”那個跛腳的冷臉漢子張春武撲稜著腦袋站到了前頭。
成大午瞧瞧張春武,听出了他話頭兒里的心虛氣短,搖了搖頭出聲兒平穩“俺離家十年,遭過罪受過欺,上過戰場也殺過人,可這些都沒啥好扯的,最要緊兒的是俺漲了見識,知道一個爺們兒窩在咱這一窪窪地界兒好勇斗狠算不得漢子。春武兄弟,你說吧,要賠禮還是賠錢,我給!”
對面一群人還真沒想到,如今做了官兒的成大午竟然這麼好說話,那豪爽大氣的勁頭兒一擺,還真沒人敢當他是怕事兒的,一下子大家當街冷了場。
那個張九叔年長幾歲反應也夠快,上前兩步接了話兒,“大午兄弟,听說你要帶人去天津買糧放賑?”
“嗯,這就要走!九叔,你怎麼說?”
“大午兄弟,咱們四里八鄉的可都餓著肚子呢,你跟春武十年前的那點兒過節也簡單,俺開個口,五十石糧,既算你的賠禮,也算你的救濟,張官寨的父老兄弟也記下你大午兄弟這份家鄉情義……嗯,你要覺得多了,那咱可以再商量商量……”
事情回到了正題兒上,成大午心里松了口氣,可身後成官莊要去運糧的一幫小年輕兒不干了。五十石糧,那可是兩萬多斤,擱在眼下那可是活人無數的救命糧啊!你張官寨不是來找以前的過節兒的,你們他娘的這是要劫道搶救命糧啊!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兒,大家伙忽拉拉抄上了棍棒刀槍,只等成大午一句話就把他們打殺出去!對面張官寨的幾十號人瞬間也擺開了架勢,這就要當街廝殺了……
只見成大午沖著門口的侯明、小黑一招手,“讓他們全都退後兩丈,哪個敢動手,我不饒他!”
侯明、小黑听令上前,一人盯著一邊,一手扶著匣子槍,沉聲揮手,“往後退!”
別看倆小家伙個頭還沒長成,那瞪眼前行的氣勢壓人,轉瞬就把中間清空了一段兒距離,只把大午哥和對面那個九叔和張春武留在了當中。門口睜眼瞧著的成老爹心中穩了下來,大午這孩子真正是長了大出息了,只听成大午又開了聲兒……
“九叔,要是換作以前,這五十石糧也就三百來塊,不算個啥!眼下是救命的時候,我得問你和春武兄弟一句,這五十石糧食我若給了你們,是你張家留下還是拿回去救濟張官寨的百姓?你得給俺個實在話兒!”
成大午的問話戳了張官寨人的心窩子,面前這位張九叔一下打了磕巴,可他後面那一伙卻听在了耳朵里,那心情可就復雜了,頓時就把眼神兒都轉向了場中的張九叔。
張春武卻是不願輸了陣,跟著大聲道“你成大午別瞧不起人,俺張家還有吃的,這糧你要給了,當然是全村老少都有份!而且俺跟你以前的過節兒就算翻過去了。”
“好,我要的就是你春武兄弟這句話!九叔你回去跟村里招呼一聲兒,春武兄弟,帶著你這幫弟兄跟著我去天津買糧……”
……
一路上成大午費了大勁想把兩個村的年輕人擰到一起去,道理講了幾大車,可一點兒效果也沒有,只好讓侯明、小黑各盯一隊,一道兒上經著心趕回了天津。
自然是先給奉天家里發個急信兒,成大午上船的時候可沒想到關內的災情如此嚇人,少當家要能過來那可就讓人安心了……
秦虎本來就要帶著巴子和鄭大金坐火車去安東了,恰恰這個時候老海叔和成大午求援的電報到了!秦虎顧不得其他了,立即調整計劃,讓巴子趕緊回萬家屯通報情況,等鄭文斗他們回來,快速帶著資金去安東購糧,船運天津,協助周聚海完成招兵、救災任務,自己這里先從家里湊錢出來買第一批糧食,從鐵路發往天津救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老奉天飯莊開張近一年,生意可算得上紅火,秦虎把自己的份子五千塊都拿出來了,六家子很快就湊出了一萬幾千塊,這時候關外的糧食也漲價了,最便宜的高粱也從去年的一石六塊漲到了七塊【高粱一石440斤】,少當家眼楮都沒眨一下,一天時間就把一萬五千塊換成了101novel.com00多石高粱。糧食交給順義叔安排車皮發去天津,再給海叔和大午哥發個電報,通知他們後續‘萬少’在安東的電報聯絡地址,然後帶著鄭大金直奔安東,先給鄭文斗來安東坐鎮打個鋪墊……
成大午接到秦虎的電報,心下安定的同時,頓時也覺得肩頭上的擔子重了,老疙瘩有重要的安排無法脫身入關,海叔和鐵梁叔本有招兵的公務在身,自己除了要幫著海叔跑腿兒張羅,再想多幫幫鄉親們,就只能靠自己三個了!
這樣鋪天蓋地的大災每天都在惡化,天津市區和大路口到處是餓的眼神兒迷離的流民,周邊除了滄州縣城里還能買到少量的糧食,就剩下天津這個糧食集散之地了。成大午身上的五百銀元,連五十石陳高粱也買不上了,最後還是海叔先從招兵的賑災糧里撥過來一些,給他湊成了六十石。
救急的糧食有了,可運輸的問題又來了,三十多輛大車剛出天津,就被饑餓的流民給堵上了,任憑成大午、張春武這五六十號人怎麼轟趕也無濟于事,還有些氣力的饑民跪在車前,沒了力氣的干脆就躺在了路上一大片,成大午讓大家把身上的干糧一塊塊地都散發下去,這才勉強退了回來。
白天走不成,就只能走晚上了,大路走不通,那就拐小路!可眼瞅著有人往外運糧,就有些流民跟著他們的大車到了招兵處的營區,本來這里就聚集了部分流民,這下都不敢出去了,成大午這下可急得撓了頭……
周聚海和姜鐵梁這里的招兵工作也是遇到了麻煩,招兵救災的大旗立上,饑餓的流民瘋了式的就涌了來,老的少的拖家帶口就堵上了!市區外臨時圈起的兵營趕緊就關了門,十天下來才挑出來百八十個像個樣子的年青人,這里只成了每天拿點糧食出來散一散的賑災處了,兵是沒法招了,無奈之下只好去求天津警備司令部來幫著撐個局面……
現在的北平、天津是在閻錫山的勢力管控之下,雖然關內關外名義上都歸屬了南京國民政府,救災也是國家大計,面子上不能不做,可奉系與晉綏系去年還打生打死,誰還真把對方的事情放在心上!晉綏系的山西大本營也在鬧饑荒,河北這邊賑災都顧不及,更沒人管你奉系招兵了。眼下北方,就你東北軍關外的日子過得滋潤,你有糧放賑我贊成,那招兵買馬我不攔著就已經算給了張少帥面子……
一事不煩二主,周聚海帶著成大午到天津警備司令部求見傅司令長官,無奈人家根本不見,這下爺倆也沒了轍!對著災民硬打硬轟下不去手,開賑救濟又沒有余糧,想招兵進來、運糧出去這可頭疼了。
“海叔,咱再發個電報問問虎子,備不住他能有個好主意?”
“好吧……”
周聚海沒報啥希望,一封長電發到了安東,秦虎這邊就怕天津有事,還在安東貨棧等著鄭文斗過來商量一下再過江去,接到電報就是一愣,“傅作義!他現在是天津警備司令?”
秦虎的精練電文很快回到了周聚海手里,“此人可交,正值缺糧,送他一批,事事通暢!不要吝嗇,計議從長。”
接到了秦虎的電報,周聚海和成大午二次登門,短箋往里一遞,果然有了效果!倆人被請了進去,還真見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一方大員。
面對周聚海這樣的下層軍官,傅作義也沒啥客氣的,話語一出單刀直入,“你們手里尚有余糧?”
傅作義早就接到了東北軍輔帥張作相的信函,東北軍部支援天津方面的賑災糧也已經入庫,信中也詳細提到了招一團省防軍,兩千人馬,再給這些願意去關外當兵的家里每家一石糧的接濟,算是救災的一部分,所以此刻傅作義才有此一問。
周聚海明白傅司令長官這一問的涵義,因為張同祿的關系,離開沈陽時,張作相親自叮囑過周聚海幾個方面的細節,現在又有了秦虎的定心丸,此刻見到了真佛,也是實話實說“東北軍軍部撥給俺們的招兵糧也只是兩千石,兵未招齊,這糧也不敢亂動!不過,我們在關外還有些頗有實力的朋友,他們願意出糧賑災,出來時有話給我,若有困難必傾力相助。”
“能有多少?”
“兩千石只多不少!只是這糧該用于賑災,傅長官若是急需,我可以做主撥一部分出來……”
傅作義眼楮亮了,撢撢身上的軍服嚴肅道“軍中無戲言!”
“傅長官您是天津的警備司令,俺們上門有事相求,怎敢與將軍戲言?”
“嗯……”傅作義低頭踱了幾步回頭問道“現在關外的糧價如何?”
“最便宜的高粱米也7塊錢一石了,不過天津這邊都10塊多了,還沒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哦……你那些關外的朋友可以來天津做個長久的糧食買賣,本長官可以給他們個方便,你回去與他們商議一下如何?”
周聚海和後頭跟著的成大午都是腦瓜子一閃,心中都想到了一處,“這才是當大官的思路,穩住渠道思慮長久,跟咱家里那位少掌櫃的是精到一堆兒去了!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讓鄭文斗過來一趟。”
“有傅長官的話,想必他們是願意來的,俺回去跟他們說,讓他們派個領頭的過來一趟天津。”
“好,你們是想讓天津警備司令部出兵給你們撐個局面?”
“正是正是,實在是饑民太多了……”
“嗯,你先給我押下一千石糧,有錢我會給你,沒錢就先賒著,怎麼樣?”
“傅長官給了我們支持,這錢可不能要的……”
當天晚上,沈陽家里發來天津的第一批糧食終于到了,早上傅司令長官撥過來一營人馬荷槍實彈听候周聚海的調用,一切事情這才開始正常運轉起來。
有了額外的余糧,招兵處不遠也設立起了幾處施粥棚,當兵的年青人開始擠進了操場。成大午給家里的救急糧被一連人馬押解回村,成大午二話沒說,就給兩個村子平分了這些救命糧。張春武這回算是服氣了,兩個村的小年輕兒經過了這一場共同的磨礪,不僅不鬧了,反而愈發親近起來,再次回來天津運糧時,可就起了一起入營的心思……
喜歡新林海雪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林海雪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