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後又是一通介紹,加椅子碗筷亂忙活。
何公子看到妹妹後也只是咧嘴一笑,他平時在家也不怎麼與二房的人來往,現在這種場合見到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看到他有點尷尬,楊山主動問起,“你的事辦妥當了?”
“恩,基本定下了。就用水木的建築設計方案。”
說到自己的事兒,何大公子就有些興奮。
自從走通最高層的路子,得到口頭允許後,他要做的事情基本就是一路綠燈。
這麼大的工程,要是放在香江,一定有家里家外各種人站出來指手劃腳。而在內地,完全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都要爽翻天了。
這半年來,他都在忙活寫字樓的建築方案。他跑遍了國內的各大院校以及研究所,請他們設計方案,還找了海內外的幾位名人組成評審組,最後定下來用水木的。
“水木的設計?”楊山抿抿嘴,故意挑事兒,“會不會不夠時尚啊?”
“哎,怎麼說話呢?你好歹也是水木出來的。何先生用水木的方案那就是有眼光。其他什麼同濟、華南理工都是狗屁。來,何先生,我敬你一杯。”耿波喝酒稍微有點上頭,開始逗貧。
“不敢,不敢,還是貴校的建築系最厲害。”何公子趕緊舉杯。
“大哥,我不想去國外留學了,我想在這里上大學,就上水木。”瓊大小姐突然用充滿希冀的語氣說道。
“這…….,”何公子杯子還沒放下就被問住了。
說實話,他根本不在乎這個妹妹去哪兒上學,可這話不能說出口,他不由的撓撓頭,“只要藍姨不反對,我也沒意見。”
藍姨就是她親媽。
看到自己的話似乎沒什麼說服力,他又轉過頭問楊山,“楊生,你的意思呢?”
擦,我能有啥意思,她又不是我妹妹!
“那可是工科學校,你能跟得上?”楊山想嚇退她。
“你能上我就能上,況且你還在那個學校里學到了那麼多賺錢的本事。”
你能個屁,你以為你是丁芸嗎,從娘胎里就開始碾壓同齡人。
楊山都有點後悔中午的時候把她忽悠瘸了,看樣子現在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當二房頂梁柱。
耿波眼楮一眯,沖李航使了個眼神。
“咳咳,何小姐如果真的想進水木,我可以幫你辦學籍。”李航立刻就理解了耿波的意圖。
“你來辦?”楊山覺得桌上的人都有點不正常,李航一個玩科研的,摻和這事兒干嘛,難道發現瓊大小姐有理工天賦?
“是啊,我在水木帶研究生,幫忙招個香江籍學生的本事還是有的。”
說完,李航也不理楊山,端起杯子沖著瓊大小姐說,“咱們重新認識一下,李航,水木61屆畢業生。”
“學長好。”瓊大小姐得意的舉杯。
耿波朝楊山擠了一下眼楮,也舉起杯子,“耿波,水木63屆。”
“學長好。”
就在瓊大小姐等著楊山說話的時候,桌上另一個人說話了。
“姚力蓉,水木64屆。”
“學姐好。”
楊山猛的看向穆瑞凡的媳婦,這個樸實無華少言寡語的中年女性竟然是他的同學。
“你不認識我?我那時可認識你,我是機械工程系的。”姚力蓉笑著沖楊山點頭。
“額,學姐好。”楊山也只好舉杯。
瓊大小姐主動問楊山,“楊大哥,你是哪一屆的?”
“楊山,65屆。”
“學長好。”
瓊大小姐樂呵呵的與楊山踫了一下杯,正當她打算喝的時候,丁芸把杯子端過來,“丁芸,69屆。”
“阿芸姐,你也是……?”瓊大小姐的下巴都要驚掉了。
“恩,是的。”
何大公子在旁邊看得也是心驚,原來這里半桌人都是水木出來了。還好,剛才沒說啥水木的壞話。
一頓“序齒”下來,何家兄妹與桌上的人親近了許多,聊天的內容也越來越隨意。
許久之後,耿波若有所思的端起杯子,“何先生,听說你們家與火家很熟?”
“是啊,我們兩家在父輩時就有交情。”
“還是姻親?”
何大公子有些詫異,不知道他問這些做什麼,不過還是點點頭,“對,火震霆是我姐夫。”
耿波眼眸一閃,暴露了真實目的,“那你知道他有來內地投資的想法麼?”
這話問的非常有技術,潛在意思是想讓他來投資。
何公子當然听得懂,他在國內大半年,踫到過無數這樣的人。
“耿先生,您是想讓我聯系他?”
“能聯絡一下當然好了,他的工廠放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頂尖的。您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干了幾十年的技術,對這些方面很感興趣。”
何公子詫異的把目光轉向楊山,心說要論關系密切,有誰能比的過楊山,干嘛繞著彎子找他幫忙。
“楊生,這事兒是不是你來做?你比我說話好使。”
耿波瞬間轉向了楊山,他心里冒出個念頭,“那家液晶面板廠,你不會也有份子吧?”
“有啊。”楊山忍著笑回答。
“多少?”
“大概35左右。”楊山也記不太清了,火家後來還有幾次注資。
“你怎麼不早說?”耿波眼楮都要立起來了。
“你又沒問過我。”
“噗∼∼∼”于莉忍不住笑出聲。
她多精明,馬上就反應過來,剛才耿波的那頓操作其實是惦記上了液晶面板技術,想聯系上火家,甚至為了拉近關系,不惜把瓊大小姐弄進水木。
結果呢,能做主的人就在眼前。
一直沒說話的穆瑞凡其實也對液晶面板廠有想法,“我早說過了,楊山和火家走的很近,你偏不信。”
火家的液晶面板廠沒有上市,其股權配置並沒有對外公布過,所以外界並不清楚誰是股東。
星辰電子表廠也不是上市企業。只是胡公子的性格比較張揚,到處宣揚工廠背後實力,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股東都有誰。
在座諸人只有穆瑞凡去過香江,但他在76年年底,楊山剛開始冒尖的時候就離開了。所以他們還是小看了楊山在當地的影響力,總覺得他比香江早些年發家的家族還差點意思。
實際上,楊山的實力已經遠超他們的想象。
在香江排名前十的科技類企業中,楊山直接控制了四個,參股了另外三個。
在新興崛起的小型科技企業中,楊山通過融資的方式參股了十多個。
可以說在香江的電子科技領域,楊山的身位超出身後人n條街。
耿波這次微操沒玩好,他也沒不好意思,直接盯著楊山說道,“那這事兒就交給你了,夠意思你就把工廠搬過來。”
“搬過來有什麼用?國內能消化那些產品?”
“這你放心,上午滑冰的時候,我們已經想好要生產什麼民用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