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山之所以還待在京城,就是為了等梁書記。
人家可是于莉未來的父母官。
“梁書記,您好,讓你跑這麼遠過來。您應該事先通知我一聲,我去特區見您!”
“小楊同志客氣了,在哪兒都是見嘛。我這兩天正好在京城開會,听說你過來了,就想著見一見!”梁書記別看年過六旬,但精神頭十足,說話聲音非常有底氣。
呵呵,要不是楊山看到他身後跟著的那位領導,他就真信了。
“楊同志你好,我是特區對外經濟技術聯絡辦公室的負責人,賈寧。”
這人雖然官不大,但卻是負責對外招商引資的領導人,他的這個辦公室俗稱“洽談辦”。
楊山曾听于莉無數次提到這個人,每天都忙碌無比,今天特意大老遠過來見他,也是難得。
“賈主任,您好!”
楊山還沒搭話,于莉就在旁邊主動伸出了手。
“哦,您是于女士,您怎麼也在這里......?”
“我和楊山是夫妻。”
賈主任裝作不知道,于莉也配合著裝作他不知道。
楊山在旁邊忍著笑看著眼前兩人演戲。作為特區招商引資的一把手,尤其看重香江的投資商,怎麼可能不知道他們兩人的關系。
“書記,主任,您二位別站著說話。”楊山趕緊給兩人倒茶遞煙。
這兩位都是經濟特區的拓荒者,他可不能怠慢。
也就是現在國內窮了點,擱幾十年後,他這樣的身份想要見人家,老老實實在辦公室門口排隊等著吧。
有了賈主任這個“老相識”,聊天自然而然的就以于莉為主。
話題當然就是那個伊麗制衣廠的事情。
于莉好不容易才抓住這個機會,一定要問清楚到底哪里還不行。
其實說起來,賈主任自己也拿不出什麼條例規範一類的文件來具體說明情況,因為國內現在根本就沒有。
是的,國家剛剛出台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但是外資獨資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之前建立的幾家獨資企業全是特事特辦。
楊山也沒急著幫腔,他就在一旁認真的听著。梁書記既然帶著賈主任來這里,肯定不是為了當面拒絕于莉。兩位權威領導親臨現場辦公,一定是奔著解決問題來的。
雙方有分歧的地方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現在國內是土地公有制,只能采取租賃的辦法。但是于莉想的是至少簽20年的租賃協議,而特區政府覺得時間太長,寧願在租賃價格上做出妥協也不願意長簽。
在這一點上陽山建議于莉退一步,先簽10年的,他們都是有金手指,對改開的政策持續性有信心。只要能給政府帶來足額的稅收和外匯,幾年後再續簽不難。
第二方面就是稅收,于莉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把內地當成伊麗服飾的分支工廠,內地提供勞動力和土地,于莉也僅僅支付勞動報酬和地租,原材料和產品的銷售都在香江那邊。這種想法明顯是在薅內地羊毛,想得美!
掰持來掰持去,兩邊終于達成一致,內地工廠當成伊麗服飾的全資子公司,獨立核算。在工廠稅收方面特區政府也給出了兩免三減得優惠條件。也就是前兩年免稅,後三年半稅。
最後一方面就是用工制度,獨資企業太特殊了,和現在的港方出技術出設備、內地工廠出人工出廠房的合資企業完全不同。獨資企業進來後,招工就是個大問題,在用工制度上還水土不服。
去年的時候香江的羅鷹石家族就在特區建了一個獨資針織廠,廠方就依托周邊的鎮政府招工,工人們技術全無不說,對港方的管理方式也極其的不滿。有一段時間勞資雙方關系緊張,甚至導致工廠停工,最後還是特區的工會出面協調,才把事情勉強解決。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賈主任對成立獨資工廠很是撓頭,面對的問題太多了,非常棘手。
“我有個建議,賈主任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楊山插話進來,“現在咱們這邊的人員流動還不是那麼自由,所以招工的覆蓋面僅限于工廠周邊,受眾面太窄了。我覺得你們洽談辦能不能成立個服務公司,專門為合資以及獨資企業提供這樣的勞務服務。服務公司負責在全市範圍甚至全省範圍內尋找合適的用工人員,提供基礎的培訓。伊麗工廠招募員工只與這家服務公司對接。”
楊山直接把後世的勞務派遣制拿了出來。
他的主意其實並不新鮮,前世90年代,很多外企員工都是走得這種模式。
這種模式對外資工廠來說減少了雇工成本,還甩開了工廠所在地政府的牽絆。
而洽談辦也有好處,這相當于給予了這個部門更多的權利。
伊麗工廠給出佣工薪水肯定要比現在內地的平均水平高不少。用工範圍大了,有的是人為了拿到更多得錢而心甘情願接受港方苛刻的管理制度,把內地那些工廠的技術人員招來都不是啥難事。
好吧,也給了洽談辦更多得尋租空間。
“楊同志的想法很有啟發性,我們回去討論一下。”
賈主任腦子很聰明,立刻就明白楊山的主意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不知道于莉女士打算雇佣多少員工?”
“肯定不能比羅氏針織廠人少,500人吧。”于莉很有信心,“我們會向這家工廠投入3500萬港幣。”
“不急不急,咱們還是要循序漸進。”梁書記適時出面定調,“開廠不是一錘子買賣,咱們共同的目標是讓這家工廠能夠健康長久的發展下去。”
楊山听明白了書記話里的含義,他是擔心一旦冒進不成,港方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把爛攤子扔給了政府,到時候引發的惡劣影響會給招商引資政策蒙上一大陰影。畢竟省內有很多領導並不認可梁書記搞得這些經濟變革。
這也是特區政府不敢放開獨資企業進入的一大原因。
“咱們就按梁書記說的辦,步子別一次邁的太大,小步快走也可以嘛。”楊山勸住了于莉。
其實特區給于莉的建廠條件已經很優惠了。
工廠在葵涌工業區,土地已經實現四通一平,租賃價格是每平米每年兩塊人民幣,與香江的地價相比,和白送差不多。
人工更是便宜,每月60塊就能招來無數的人,只有香江人力水平的兩成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