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和專利並不完全一致。
隨著芯片上的電子電路越來越復雜,很多工廠都開始使用磨片的方式來進行逆向研發。
嗯,就是抄襲。
這種方式屬于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抄襲了,就是一層層的磨掉對手芯片上的蝕刻電路,觀察其內部結構,然後再照貓畫虎的制作自己的芯片。
這種抄襲的方式,使用專利保護廠家很難保證自身的利益。
所以這些廠家就想出了另一個辦法,他們在設計芯片的結構的時候,會特意讓一些電路結構在特定放大倍數的顯微鏡中呈現出某種特定的圖形,比如一只貓。
在軟件層面也可以防偽,就是在執行代碼中加入看起來完全無用但是有特定標識的字符串。
這種版權保護方式並不對外公開,所以也沒有專利,但只要證據充足,法院一樣會判侵權。
其實這種逆向研發是很多企業的常規作法,別說彎彎廠,就是越同廠也在偷偷摸摸的做。
但是你最好別讓人抓住把柄,抓住了就等著被起訴吧。
彎彎就不小心掉進了越同挖的坑里。
嘿嘿,你不是有內奸嗎?來啊!歡迎來偷。
雖然歐美日等法庭的取證過程極其繁瑣,過程拉的很長,即便越同能打贏官司也可能要等到很久以後。但楊山不會死等法庭判決。
他讓人拿著手里的證據四處游說彎彎的客戶,提醒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果官司是越同勝出,那麼使用彎彎芯片制作出來的產品很可能無法正常銷售。
這些客戶雖然沒有立刻撕毀訂單,但一定會去與彎彎廠溝通,給他們施加壓力,這就夠了。
要知道彎彎的芯片用戶絕大部分都在島外,一旦在其他國家的侵權判罰生效,即便彎彎本地支持這家廠子都沒用,因為彎彎與香江類似,本地市場支撐不起大型的企業。這一點與根本不在乎專利和侵權的北邊沒法比。
所以楊山的狠招很可能讓彎彎廠半年多的逆向研發投入完全打了水漂。
好吧,連帶著半年多的時間也失去了。這一機會成本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彎彎廠終于不再硬頂,他們也有點虧不起了。
工廠投產以來的兩年多,他們已經填進去4000萬美元,再這麼下去也許真的會干不下去。
政府撥款也是有額度的。
這兩年中,每當彎彎廠沒錢的時候,他們就會去找本地的其他企業化緣。憑借自己是政府重點扶持行業的光環,那些企業都痛痛快快的掏錢。可是彎彎廠遲遲不能盈利,化緣行動都在那些企業中打了好幾圈了,實在是沒臉再去了。
當然,越同這邊也不好受,僅僅是79年的預期收入就少了將近2億港幣。
彎彎首先做出了改變,他們從原來的廠子說是科研院所也行)中拆出一部分,在1980年的年初成立了一家正兒八經的半導體公司︰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嗯,這家公司在後世雖然沒有台積電出名,但也是非常厲害的企業。牛x的聯發科芯片設計公司就是從他家拆分出去的。
彎彎的那個工研院被楊山打的徹底退出前台,龜縮到後邊搞純粹的技術規劃升級去了。
聯電成立後不久,總經理杜俊元親自來香江,商談兩家的市場劃分事宜。
當然,這件事情不能明著說,因為兩家工廠生產的電子表芯片的佔有率已經接近8成,明著來很可能涉嫌壟斷。
楊山把對接的工作交給了施賴納。
就這樣,持續兩年的海峽兩岸的芯片戰爭終于落幕,彎彎稍顯被動。但人家無論從資源、技術人員、還是資金支持等方面還是要優于越同的。所以在佔據一定優勢之後,越同半導體也願意坐下來談。
盡管打贏了一仗,但彎彎那邊搶佔越同的市場已經成為事實。
現在楊山考慮的是要不要轉型。
既然人家搶了他的市場,那他是不是也可以搶他們未來的發展道路︰芯片代工。
這件事情他要和越同半導體的管理層商量一下。
進入80年,越同的管理層變動也不小。
佩德爾團隊設計出的6502芯片五年專利期即將到期,估計七個人會從越同累計拿走恐怖的6800萬美元分紅。
佩德爾已經辭職回了美麗國,他打算拿這筆巨款自己建立一家芯片公司。他的團隊成員也跟著他走了不少。
不過電子電路設計大神,比爾.門奇並沒有跟隨離開,他留在了越同半導體,主持芯片設計軟件eda)的設計和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技術總監佛洛依德也辭職離開了,他帶著越同半導體4.3的股份回帶英養老去了。
越同的兩大技術頂尖離開,讓工廠失去了研發支撐,楊山只能委托施賴納在美麗國尋找人才頂替。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楊山幾年前當做投名狀扔在帶英的1500萬英鎊,居然被劍橋畢業生豪瑟博士盤活了。
這家伙非常聰明的走通了帶英教育部門的關系,說服他們為當地的中小學大規模的采購以6502芯片為核心制作出來的普及型電腦,然後他又拿著這一數量龐大的合同訂單,把英聯邦下邊的幾個國家都走了一遍,拿回更大的訂單。
僅僅這一項業務,就讓cpu公司去年盈利超過700萬英鎊,今年的盈利賬目還沒發過來,不過盈利預期比去年只高不低。
不僅如此,cpu公司附屬的那個芯片設計部門也沒完全閑著,他們幫助越同半導體成功打進了歐洲的工控芯片領域,現在6502系列芯片在歐洲這一細分領域的佔有率超過了20,僅次于飛利浦公司。
豪瑟已經開始雄心勃勃的同帶英國防部接觸,有心在國防領域搶一杯羹。
不過他要是成功的話,那就意味著楊山距離放手cpu公司的時間不遠了。
帶英政府不傻,不會讓一個華人控股的公司參與到帶英最核心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