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凌離開後,高琨轉身與楊山商量起來,“楊生,我會說服黃光平講師加入你的課題組,他在數字信號接口協議方面很有心得,應該能幫到你。”
黃光平與楊山同歲,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電子工程學碩士,名校出身,很有能力。不過他對楊山一直有意見,一個白身都能混成了副教授,這哪兒說理去。
“那太好了,到時候就讓他主持硬件模塊的研發。”楊山才不管他有啥意見,直接給他壓個重擔。
他本來也不想在這個課題上多耗時間,有那功夫多熬熬夜不好麼?
你不是想出名嗎,好啊,過來干活吧!正好自己還能少操心。
高主任對他的安排很滿意。
楊山發起的課題調動了中文大學一多半資源。
在外人看來,課題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設計字形和那個什麼輸入法,但內行人知道,這其中最難的是硬件模塊的設計。因為硬件是這套系統的基礎,如果硬件達不到要求,其他上層建築都要做出妥協。
目前的計算機還不具備協調上百k數據的瞬時響應的能力,如果黃光平把硬件模塊設計出來,並且能夠實現預期功能,那他在計算機圈里的名氣會上升好幾個台階,甚至會身處潮頭。
原本高主任以為楊山會親自主持這部分工作,沒想到他輕易的讓出了位置。
這讓他對楊山又高看一眼。
其實高主任對楊山的印象不錯,雖說自從電子工程系建立以來,他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授課質量一向過硬,對學生的培養也非常有耐心,比他之前在帶英認識的那些代課老師的責任心強出太多了。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來,中大電子的幾個合伙人中,楊山是絕對的核心,無可替代。他為中大電子設計出來的發展規劃路線也堪稱完美,讓這個處于電子技術荒漠中的草台班子短時間內就實現了自我造血能力。
“你還需要什麼?”
“把系里那台計算機的一半使用時間給我。”
這台中型計算機可是系里的寶貝,花了近百萬港幣,比楊山幾年前買的那台強出太多。他想著用這個計算機設計一個簡單的仿真電路測試程序,這樣能加快硬件的研發速度。
“可以。還有嗎?”
“暫時沒有了,中午我再去找找理學院的王院長,看看他那里有什麼便宜可佔。”楊山還想去理學院拉一些畢業生當牛馬。電子工程系才成立一年多,那幫學生還不堪用。
“好,如果想到什麼可以直接和我說。”
“高主任,您來在中大電子這麼長時間,對這里的情況也了解了不少,你覺得還需要添置哪些實驗設備,可以直接和黃小姐說的。”
高主任在中大一年多,似乎還沒習慣把身份轉變過來,他還是覺得科研崗位有意思。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在中大電子干活純屬義務勞動。
黃冠凌曾經想給他一個大紅包,但是任韋黎覺得不太妥當,高主任搞這個就是興趣愛好,送錢似乎是俗了。任韋黎覺得直接給點干股不錯,還能拉攏一下,但是黃冠凌又認為不合適,股份就那麼點,如果以後老師都過來幫忙,那給還是不給。
楊山覺得干脆花錢買一些新的實驗設備,當成玩具讓這位真神玩玩好了。
“現在這里的實驗設備夠用了,我覺得在實驗室里待著很舒服,謝謝你!”高主任听出了楊山的好意。
“可以購買一些與光縴技術相關的實驗設備。以後中大電子發展壯大,我覺得遲早都要邁入光縴的門檻。”楊山再次提議。
“沒必要,那些實驗設備極其昂貴,幾百萬港幣砸進去連個水花都看不見。”高主任笑著拒絕。
“那您說距離光縴進入實用階段還有多長時間?”楊山對光縴技術並不熟悉,難得踫上了專家,自然要多聊聊。
“至少5年,想要普及推廣估計要10年以後了。”高主任淡淡的說道,“怎麼?你想讓中大電子進入這個領域?”
“有點想法,有可能嗎?”
“實話實說,現在不太可能。從人才、設備、資金來說都差的太遠。即使把香江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也不夠。”高主任感覺自己說的有些悲觀,于是開了個小玩笑,“要是黃小姐擔任香江的布政司長官,搞成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楊山在這方面是個外行,也不再糾結,“哈哈,她的腦袋里藏著一個葛朗台。”
“她也不容易。為了推銷程控電話交換機,前段時間去了趟新加坡,臉都曬黑了。哈哈!”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中大電子在楊山設計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企業用程控電話交換機,實用性大大提升。200門級別的程控交換機,成本不到2萬,在市場上賣6萬都有人要,堪稱暴利。
看到市場如此火爆,黃冠凌野心勃勃的準備進軍商用交換機領域,所以才催著楊山開發計費系統。
說到交換機,高主任想到了什麼,“楊生,中大電子現在發展方向都是在你設計思路上推進的,包括有線電話通訊網絡設備和無線步話機網絡設備。你就沒想過把這兩個網絡組合到一起嗎?”
“想過啊,但是太難了。幾十台移動設備接入網絡還勉強可以做到,上百的話,不論是基站還是交換機,根本承受不了。而且移動端設備的復雜程度比步話機高出很多,即使制作出來體積也不會小。我覺得未來即便出現無線電話,其信號傳輸和處理的模式也會和步話機有很大不同。想要在步話機的基礎上搭建無線通訊網絡,這條路走不通。”
楊山當然想把手機弄出來,可這玩意光靠想象可不行。別說中大電子了,即便是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貝爾實驗室也搞不出來。摩托羅拉說起來已經開始研究,明年就會拿出原型機,可是實用化還要等很久。
所以這個想法僅僅在楊山的腦袋里一閃而過,就沒有然後了。
兩個人就這樣在各自熟悉的領域里東拉西扯的聊著天,暢想著電子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順帶著談一談中大電子的“錢途”。
憑借著前世積累的一些“前瞻性”知識,楊山勉強能接得上話。
等楊山老了以後就可以拿出來和孫子們吹牛了︰你爺爺我曾經和諾獎獲得者一起干過活兒!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