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莉的強烈不安中,楊山終于意猶未盡的結束了休假,開始考慮未來的生活。
不過在這之前,楊山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向于莉解釋手機的來歷。
同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楊山不可能避得過于莉的眼楮,而且那樣活得也太累了。
既然于莉願意冒險跟著楊山來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那他也要付出自己的信任。
楊山用了整整一個小時把自己的那點秘密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
“說了半天,你是......,從未來回來的?”于莉眼楮里全是星星。
“嗯,是的。”楊山忍著笑,一臉嚴肅的說。
“那......,那你認識未來的我嗎?”
“不認識。”楊山用力擦了擦臉,這是啥關注點啊。
他沒說這個世界是部電視劇的延伸,主要是擔心直接把于莉的cpu燒壞了。而且萬一于莉提出想看看那部電視劇,那自己的cpu估計也要燒壞。
可是于莉問了沒兩句,手里拿著那個會發光的薄板,就神情傻傻的發起呆來。
直到楊山開始擔心自己媳婦宕機的時候,她才又開始提問,“你說你原本就是大學生,是哪個學校的?”
“北理工,97年考上的。”
“不如水木?”
“嗯,不如!”
“就是說你比以前的你學習好,長得更好看,也更有本事,對麼?”
“長相應該不如,只是更高了些。”
“而且在我認識你之前你就已經穿過來了?”
“是的。”
于莉松口氣,“那就行了,好歹我不是喜歡上了兩個人,而且那個人還是更好的你!最重要的是,你兩輩子只有我這一個媳婦。”
“......”楊山無語了,腦回路果然不一般。
于莉似乎又想到了什麼,接著問,“你是哪年生的?”
“1944年。”
“我是說上輩子。”
“1978年12月2日。”
默算了一下後,于莉的表情有些沮喪,“原來你都50多歲了,真夠老的!”
楊山直接捂臉,沒文化真可怕~~~。
不過于莉緊跟著一句話就出來了,那股激動勁兒仿佛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哦~哦~哦~,難怪你看譚雅麗的眼神有些怪異,原來是發現自己同齡的意中人了。”
我擦~~~,這媳婦不能這麼養著了,快養廢了。
一定要盡快給她找點事情做。
“好了,好了,別瞎想了。反正該說的我都說了,你可千萬別和別人說,以後手機也要藏好了,不能讓別人看到。現在,我開始教你怎麼用這個手機......”
楊山又花了很長時間給于莉解釋手機的大概原理,這位理工直男的毛病犯了,這種專業性的詞匯滔滔不絕的沖向于莉。
于莉壓根就沒認真听,只是低頭擺弄著手里的玩具,沒一會兒就無師自通的熟練操作了。
沒有了網絡,手機的功能廢掉九成九,好在楊山帶過來幾百張sd卡,存了很多的視頻。
楊山挑了一張插進去後開機,打開視頻遞給她,“喏,你先看這個視頻,正好就是講咱們這個時代香江的事情,還能順便學學粵語。”
楊山給她找的電視劇叫《大時代》,他覺得于莉應該會喜歡。
不過他有點搞不明白,如果自己處在她那個位置,肯定會纏著使勁問未來是個什麼樣子、生活怎麼樣、有沒有可能再穿回去之類的問題。
可是這些于莉問都沒問,盡問了些不知所謂的。
“楊山,聲音太小,我听不清。”
“哦,那戴上這個。”楊山插上耳機線,塞進她的耳朵。
感覺于莉似乎一切正常,楊山松口氣,他順手拿上另一台手機,開始充電。
這個時代香江英式插座的轉換頭不好找,楊山跑了好幾個電器商店都沒買到,只好自己動手diy了一個,湊合著能用。
以前用手機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匆匆忙忙的。現在終于能夠在家光明正大玩手機了,楊山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干些什麼。
嗯?要不抄小說吧,反正自己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工作,而且看了兩個晚上的電視後,那點新鮮勁兒已經過去了,閑著也是閑著,晚上總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
昂貴的黑白電視機在使用了幾天後就開始吃灰了。
那麼抄哪部小說呢?
《鹿鼎記》?走金大俠的路,讓金大俠無路可走?
算了,這本小說楊山並不喜歡,以他相對淺薄的認知,如果這本書不是成名已久的金大俠寫的,肯定會撲街的。
那就抄《大唐雙龍傳》吧,這本披著武俠皮的男性瑪麗甦小說,當初自己是非常痴迷,在學校的小書店和同學搶著租最新的連載本。
雖然思想境界上達不到金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程度。但那麼多的白月光、白蓮花、綠茶婊環繞在側,各種意淫,要多爽有多爽,放到現在的香江絕對有市場。
說干就干,和于莉交代一下後,楊山下樓買了20斤稿紙、10支鋼筆,開始動手了。
就這樣,楊山每天白天出去閑逛,了解一下現在香江電子產品的發展狀況,或者是去電器市場,買各種各樣的收音機拿回來拆解研究。
晚上就悠閑的抄小說打發時間,就當做是前世打游戲消遣了。
于莉則是每天白天跟著侯老太太出去買菜逛街,做好三頓飯,晚上就蜷在被窩里刷視頻。
隨著對香江電子市場了解的越深入,楊山就越心驚,原來香港的電子業已經發展到了如此的規模。
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以仙童公司為代表的半導體公司就開始逐步的把勞動密集型的電子工廠向其他地區轉移,在東亞範圍內,第一個登陸點就是香江。
在這里,主要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人力成本,香江的人力成本只有美麗國本土的幾分之一。
第二個是政策優勢,香江是個自由港,交通便利,沒有繁瑣的出入關法律條文,稅費還低。
所以到60年代中期,香江的電子產業就蓬勃而起,相關的產業工人超過十萬。
不過隨著香江人力成本的迅速上漲,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策向半導體、電子類產業的傾斜,香江的兩大優勢逐漸消失殆盡。
喜歡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無奈的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