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的朝鮮半島,漢城西邊,依仁王山而建的敦義門外。
龍旗獵獵,三萬余清妖,正手持刀矛,立于城外,一派奴氣沖天,殺氣騰騰景象!
鰲拜立馬于大軍最前,意氣風發,渾然沒有一個多月前,從山東逃竄時的狼狽模樣。
得益于朝鮮國王李�的不抵抗政策。
鰲拜在朝鮮半島,可謂是虎入狼群一般。
呃,實際上就是朝鮮國王李�,堅決抵抗,以朝鮮那孱弱到極點的軍事實力,也不會對鰲拜他們構成太大的威脅……
在這樣的情況下。
鰲拜立 開城,以極快的速度,便橫掃了黃海道境內。
並收編了境內的鎮戍軍和鄉軍!
朝鮮王國,號稱“小中華”,處處學習大明,其國的軍制,雖然並非是衛所軍制,但除了漢城訓練都監和御營廳直轄的士兵享有固定俸祿!
剩下的各道鎮戍軍和鄉軍,就跟大明朝的衛所兵沒多大區別,靠的就是屯田過活,但屯田又被兩班貴族們侵佔嚴重,士兵還要自備兵器去打仗。
這也是朝鮮王國軍事孱弱的根本原因。
這些個鎮戍軍和鄉軍,腦子里面可沒有什麼忠君愛國,他們在朝鮮王國過的日子,要多苦有多苦了。
因此,在鰲拜開出來了,均田五十畝,還賜一戶包衣給他們當農奴的條件後。
這些朝鮮軍人,便迅速的剃發降清,成了一名清妖。
靠著這些個投降的鎮戍軍和鄉軍,外加招募的朝鮮壯士,鰲拜成功的在黃海道,拉起來了一支規模在三萬余人的綠營!
而當下,在剛剛擁有了三萬朝鮮綠營後,鰲拜便急不可耐的,發兵朝鮮京畿道!
此時,看著遠處那漢城城牆上面,瑟瑟發抖的御營廳朝鮮士兵,鰲拜點起了將。
“全少夕!”
“奴才在。”
身穿著身朝鮮式樣的鐵甲的全少夕當即站了出來。
“派人到城下喊話,告訴他們,投靠我大清國,一兵均田五十畝,還有現成的大宅,和一戶包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