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朝鮮王國。
漢城,昌德宮!
朝鮮國王李�坐于王位上,經歷了“丁卯胡亂”、“丙子胡亂”,兩次清妖入侵朝鮮,已經這個朝鮮國王的骨氣給打的一點也不剩下了。
現如今的李�,所圖所求的便是一心事清,安心度日。
躲在昌德宮里面混吃等死!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隨著清妖滾滾入關,沒多大油水的朝鮮,就自然被清妖們忽略了,朝鮮國王李�,也就得以混過了余生。
但陳天王的異軍突起,導致鰲拜跑路到了朝鮮,打破了李�混吃等死的節奏。
此時,李�憤怒不已,開城之事,讓他格外的憤怒,與之到來的,還有惶恐!
“胡虜之兵浮海而來,與往日不同,儼然海寇一般,殺我朝鮮軍民官吏,犯我朝鮮開城,諸卿以為,孤應該何以應對之?”
領議政李景𠺖見狀,他當即上前兩步。
這個朝鮮當下王廷的最高文官,當下也是頭疼的很。
在丙子胡亂之後, 因為主張與清妖們議和,歸順清妖,所以他一直站在最高的權力中心,不過眼下的局面,卻讓他們這些個主和事清派,陷入到了尷尬之境。
清妖胡虜本性不改,黃台吉在的時候,還稍稍講些規矩。
去年黃台吉駕崩。
今年清妖,就這麼的不講規矩了,一邊全力攻取大明,一邊又派三千兵馬,入侵朝鮮江山,這是妥妥的把主和派給架在火上烤啊。
李景𠺖知道,這件事一個處理不好,朝鮮國內, 心向宗主大明的“斥和主戰”派,就要重新抬頭了。
他拱手,朝著國王李�道。
“大王,胡虜之君黃台吉去年駕崩,據駐盛京使節回奏,國中乃是由其子福臨執掌,但幼主當朝,大權卻落入到了諸王,諸旗主之手,以睿王多爾袞,肅王豪格,分成兩派,多爾袞勢大幾分,掛為主帥,出征大明。”
“如今,突然間有數千胡騎,乘海路入我朝鮮。”
“這究竟是胡虜之中,何人之意,暫且不知,臣以為,應該一邊遣使赴盛京,查明情況,一邊派人,與開城之胡虜溝通,弄清虛實!”
“也不能夠任由胡虜,縱橫我國中三千里江山,開城距離漢城頗近,陛下宜當暫避于南漢山城,同時,也應該速詔八道精卒悍勇,拱衛京畿道,防備胡虜再犯我漢城!”
李�听罷,微微頷首。
“既然如此,孤便暫避于南漢山城!”
說罷,他又補充上了一句。
“不過,弄清情勢之前,倘若無王廷旨意,勿要發兵冒犯開城之大清天兵。”
好嘛。
他這個國王,可真夠憋屈的,鰲拜都把開城給打下來了,還砍了開城留守金燦成。
可他愣要保持著克制,就是怕得罪了大清國。
誰讓朝鮮兵弱呢?
兩次胡亂,給李�還有朝鮮舉國上下,帶來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他們這群事清主和的了。
就是那群所謂的“斥和主戰派”,實際上,也就是放放嘴炮而已。
李�就是看清楚了這群貨的嘴臉,才會在歷史上,鐵了心的抱住了清妖大腿。
“大王,可倘若胡虜之兵,主動冒犯我朝鮮其余州縣呢?”
另一邊,左議政金自點有些頭疼的看著李�,朝鮮王國的軍隊,肯定沒膽子去招惹清妖了。
所以,他就是沒這句叮囑也沒事。
問題在于,清妖們可是會主動的招惹朝鮮州縣的……
“不得抵抗!”
“以免落其口實!”
李�只猶豫了半秒,便做出來了決斷!
他心里清楚,抵抗也打不過,還可能會激怒了清兵。
倒不如,來個不抵抗好了……
當朝鮮國王李�,提出來了不抵抗政策時,另一邊,奪下了開城,好好的撒了回歡,重新找回了當大清天兵威風的三千滿洲兵。
卻是又開始了新的騷操作。
“奴才樸國昌,奴才全少夕,奴才金月敗,拜見都統大人!”
三個朝鮮士人,此時已經剃了發,腦袋後面懸著一根金錢老鼠尾,正跪在鰲拜的面前,一副恭謹奴才的模樣。
“好,好,好。”
鰲拜看著這個朝鮮奴才,臉上泛出來了笑容。
這是他昨個才在開城,收的朝鮮奴才,朝鮮境內也是有人願意給大清國當奴才的。
而且數量還不少哩,這三個朝鮮士人,都是兩班旁系出身,擱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輩子也就是個窮死,苦死的命數,可如今,搭上了鰲拜這條線,投效了大清國當奴才,那一下子,便要發達起來嘍。
鰲拜並不是那種只會打仗的粗坯——他可是後來的輔政大臣,怎麼可能是這樣的貨色?
他深知自己麾下的三千滿洲兵想在朝鮮立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一邊派船走海路歸遼,到盛京去稟報他在朝鮮為大清國開疆拓土的功績!
當然了,他也不能夠直說,是自己擔心丟了山東後被問罪,所以跑路到了朝鮮。
在給盛京那邊,順治皇帝的奏疏里面,鰲拜把自個說的,那可真叫一個無辜啊。
他是因為洪承疇反水,力戰之下,不得不逃竄入海,本欲歸遼謝罪,可奈何遇上了風浪,所以便漂到了朝鮮,結果朝鮮國內的刁民們,看他大清天兵們落了難,不思主動的救助,反而欲趁機發難,所以他鰲拜才不得已出兵,奪了開城,據了朝鮮的州縣地盤。
而做著這些的同時,他還忙活著在朝鮮擴充部下的人馬。
因為他在奏疏上面,已經說了,自己已經據了朝鮮兩道數十州縣,擴充了朝鮮綠營三萬。
但這實際上,都是虛張聲勢,沒影的事,因此,他還得麻溜的在朝鮮擴綠營。
雖然大清國在關內的統治,徹底的土崩瓦解了,但還是積攢下來一部分的經驗。
在招攬了幾個不得意的朝鮮士人,鰲拜便開始了在朝鮮推行大清國的奴才制……
此時,他朝著面前的樸國昌,全少夕,金月敗三人道。
“我大清要在開城,辦綠營,招募朝鮮壯勇,只要投效綠營,便可以得一戶朝鮮農民為包衣,還可以得田土五十畝。”
“這件事,要抓緊去做,有願意投效我大清的,悉數帶過來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