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棗兒是先辦的婚禮,王慧珍特許開恩,給何大花和莊大叔放假,專門準備棗兒的婚禮。
至于她就帶著豆豆吃了幾日常嫂子的飯菜,又找人去醫館開了幾副清心寡欲的炖湯料給阮青瑜喝,可算是平息了一下過分熱情的某人。
棗兒跟魏明的事辦的也算是簡單,魏明帶著弟妹在新房子里,到了時辰,趕了車來接棗兒,棗兒被王慧珍特許在縣衙出嫁,嫁妝除了家具是提前送進新房,剩下的兩口箱子裝著一起送過去,阮家大大小小平日里常見的都去捧場湊趣也辦的熱熱鬧鬧的。
棗兒是三日後回來當值的,從此就是嫂子了,這身份上的轉變,都適應了幾日才好。
王慧珍問︰“家里可還好?”
棗兒梳著婦人頭,笑的爽快,還是快人快語︰“夫人,魏明對我挺好,兩個弟妹也尊重我。”
說起這幾日的日子,棗兒除了先時的拘謹,見魏家幾個兄妹都是好的,倒是放的開了。
“家里也沒什麼事,你應該在家多熟悉幾日。”
王慧珍本來是給棗兒放了大半個月的假,棗兒還是麻利的開始做活計︰“夫人,這就前後院,幾步路的事,家里要是有事我留了話來尋我就是,離了夫人三日我還有些不習慣呢。”
王慧珍隨她,她身邊現在有黃芩,阿夏,秦嬤嬤,另外還有改名半夏和芍藥的姐妹倆,只是兩人年紀小點,只能慢慢教導。
這之後十日就是木二和黃芩的親事,木二父母不在身邊,王慧珍這個當家主母幫著張羅的,也是熱熱鬧鬧的辦完了,等黃芩回來已經是梳了婦人頭。
王慧珍就說︰“得了,這下子我就放心了,你們都有個好前程。”
忙完家里的事,王慧珍想起來問阮青瑜︰“那人參那邊怎麼說的?出沒出苗也沒個話。”
阮青瑜最近正在梳理蔚縣的事務,想著找出來點商機,還沒來的及顧得上,青平也沒有回話呢。
“明天有時間嗎?咱們過去看看?”
王慧珍想想家里事不多,天也暖和了,正好可以去洪家村看看,讓嬤嬤講講養身也好。
“家里沒什麼事,去一趟也好。”
只是現在也晚了,明天早點起來收拾一下。
早上忙的叮 響,倒是趕著時間把東西收拾好了。
阮青瑜帶著人到洪家村,洪家村也是有屋子臨時落腳。
“黃芩,你跟奶娘看著豆豆就行 ,讓他跟村里的孩子一起玩,髒點沒關系,不要隨便吃東西就好。”
她穿的是方便的服裝,打算跟著阮青瑜過去看看,洪村長帶著叔公接待了阮青瑜。
“見過大人,夫人。”
“洪良,這山上一直沒信,本官過來看看,說說情況。”
阮青瑜長刀直入想著早點問問山上的情況,洪良听見話有些欣喜又有點猶豫的說︰“大人,人參長出來了,就是•••”
“長出來了?”
沒想到這還真長出來了,阮青瑜不確定的問,洪良被阮青瑜看的有點發怵,主要是自己真不確定山上的情況。
洪叔公看著洪良為難站出來說︰“回大人話,參苗長出來,就是有些不好,病歪歪的不知道能不能成活。”
剛發現出苗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只是天一天天過去,這苗活下來的不算多,一顆顆瘦瘦的,看的讓人心驚,也不敢就這麼回了消息,不過本來就是打算這幾日去匯報,只是沒想到大人提前來了。
“前邊帶路。”
阮青瑜要去山上看看,這是來之前就想好的,王慧珍也是打的這個主意,跟著穿的也是方便行走的衣裳。
這會樹已經綠了,這邊來的人不多,所以路不是很好走,阮青瑜扶著王慧珍問︰“小心點。”
“二爺忘了,小時候我可是山上長大的,還記得家里的馬蘭花就是山上帶回來的,還有金銀花,可是掙了一筆零花錢。”
王慧珍雖然多年沒上山了,不過骨子里對大山的了解還是在的,走的倒是不困難。
說話間就要到了地方,那邊守著的青平還有洪南听見說話聲,辨認出是村長帶著大人過來了,也趕緊迎上來。
“大人,夫人,洪村長,洪叔公。”“見過大人夫人,爹,良子。”
阮青瑜抬手︰“這地方就不用多禮了,前邊領路看看苗。”
青平應了一聲︰“是,大人,我這邊把記錄整理好了,正準備下山找您匯報,出了四十九棵苗,現在還有三十六棵。”
說到這數在場的心里不一,要說洪村長剛听見苗出來的時候有多高興,听見苗一棵棵沒了的時候就有多難受,這可比要了他命根子還疼。
到了地方,青平指了指方位。
“大人,這苗大多數長在這一塊,現在還不敢動。”
看著稀稀拉拉的苗,阮青瑜也有些沉默。
“大人,看來這養殖人參是可行的,就是這法子還要摸索摸索。”
王慧珍觀察了一下,這苗確實長的弱。
阮青瑜看著這苗,實在不像是正常的。
“還是有希望的,這記錄不能停,等過些日子可以移植了多記錄一下,青平,我到時候讓農事官過來配合你一起,給這苗分開試驗。”
阮青瑜很快就下結論了,不狠心不成,多試試,哪怕最後就一棵成了也是成功了。
“青平,你給每棵苗都單獨弄個數字記錄,什麼時候澆水施肥,用的什麼土,長的怎麼樣,什麼時候出現的枯萎狀態,每個葉片的變化都要記錄好,這是很重要的數據,這些苗確實看著有些營養不良。”
王慧珍這麼說其實是很嚴謹的,就是管著的人一定要細心。
“有些難度,只是對後續有幫助。”
“知道了,夫人,我這就弄,原來只是記錄一棵苗沒了,確實很籠統,這樣就細致多了。”
阮青瑜叮囑青平︰“听夫人的,盡量細一些,如果出現異常,之後盡量避免這種情況,你也不要怕,只要能種出來,就說明路是對的,朝廷推出的糧食種子都要反復地多年試驗才會推出來,這人參的價值不用我說你們也明白。”
“是,大人。”
洪叔公跟著遲疑的插嘴說︰“大人,你說是不是咱們的肥錯了?”
“怎麼說?”
“老頭子我種一輩子的地,有的菜喜歡農家肥,只是給多了,也會燒苗,這人參原是天生野長的,去年咱們想著要肥地才好長苗,是不是錯了。”
阮青瑜也不明白,不過想來也是有講究的。
“所以要記好,要有原本什麼也不給的,然後對比著,有給水的,有給肥的,有曬太陽的,有在陰暗處長的,對比著就能看出來人參的習性了,剛開始種,這很正常。”
王慧珍知道的沒有那麼詳細,只能稍微給點提醒,洪叔公這話說的就對,什麼都不要自以為是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