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元小朋友抓周禮安安穩穩的過了,家里收了不少東西,王慧珍感慨︰“借你這個小人的光了,娘香香。”
“哈哈。”
豆豆習慣了這個小名,大名還不熟,喊他還沒什麼反應,給親娘一個樂呵呵的反應。
阮家實在是宴會辦的少,也沒用什麼名目,這蔚縣的人想送禮送不出來,這次可不就是看著加成送。
王慧珍看了賬本,這才有些感慨,就沒有窮的當官的,這銀錢俸祿不夠高,但是這隱性收入是真不少。
看了農場的賬本,叫來王春陽︰“那幾個孩子怎麼樣了?”
王春陽交代︰“按著三個月的糧食給的,吃上邊應該是不愁,棉襖一人做按照大姐吩咐給做了兩件,原來南邊的衣裳太薄了,怕是一點也穿不了,到的時間玩抓緊時間弄了點柴火,還有農場上金管事張羅著給勻了一點,只怕是不夠。”
要不說這日子不好過,這還是有人管呢,那季家過來的,有點家底的還好過,沒有家底的,一針一線都要花錢買,這冬日可不好過。
這田是分了,就是暫時沒什麼用處,種不出東西來。
“下次你去看的時候,送兩車柴,都是孩子,怎麼也把這冬日度過,就怕過幾日也管不了了,過年發的肉賞錢早點送過去,家里多的菜送過去一車,別大雪封了路,進不去。”
“是,大姐就是心好,那群娃娃可有福了。”
說白了王慧珍還是心軟,就是沒給也沒人說什麼︰“就當給你外甥積福了。”
那天見得朱小妹,才六歲,穿的那樣薄,王慧珍可不是不忍心。
他們剛來落定的時候都那樣不方便,何況還是一群孩子,最大的比春陽才大一點,既然來了自家,還是要管管。
阮青瑜這幾日閑來無事每日去衙門看看,若是無事就回家,豆豆正是學說話,眼見著是個話癆屬性,想要說話的表現很明顯。
“爹爹,我是爹爹。”
“弟弟,呵呵,啊。”
兩人雞同鴨講,阮青瑜樂此不疲。
“大人,大人。”
木二從外邊跑進來,還記著規矩,停在門口,王慧珍听見了讓棗兒掀了簾子叫人進來。
阮青瑜把木二留在前邊,若是有事就到後邊尋他,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出事了?”
“嗯,大人,季家那邊有人報案,說是族里的女眷被小蘭村人欺負了,要討個說法。”
阮青瑜有點不相信,小蘭村的村民他也是見過的,李文廣管的也好,怎麼會出這種事?
木二面上有些為難,該不該接著說,偷看了王慧珍一眼。
兩人立即意識到,這是有話不好說。
王慧珍接過豆豆︰“二爺,你先去忙吧,別讓人等著急了。”
阮青瑜刮了一下豆豆的小鼻梁,說了句︰“爹得去當值了,你在家听娘的話。”
豆豆伸手沒抓住人,阮青瑜也不耽擱,跟著就走了。
看著扁嘴的兒子,王慧珍笑的沒心沒肺︰“爹爹去工作了,你怎麼還不樂意了,在家也沒看你多舍不得。”
豆豆看著門口不理解,人怎麼不見了,指著要出去看看。
這天涼了,王慧珍就不怎麼讓人出去,想想在家也夠憋屈的。
“嬤嬤,你跟吳奶娘收拾一下,我帶著豆豆去後院表嫂家里。”
“是,夫人。”
王慧珍把兒子裹得厚實,豆豆嫌棄不舒服,一個勁的伸手要推開,王慧珍一把摟住人︰“走嘍,兒子,我帶你去看看表哥。”
李春娘今天給孩子洗了澡,原來冬日是不怎麼給孩子洗的,還是王慧珍說孩子不勤洗澡,容易得病,這才三天給孩子洗一次,每次洗下來黑乎乎的水,李春娘都驚奇︰“這孩子整日在家,怎麼鬧的這樣黑。”
听見動靜,李春娘放好兒子出來。
“表妹跟豆豆來了,快進屋。”
王慧珍一路抱著孩子過來,進屋把人放下。
“這小子,還挺沉,壓手了。”
豆豆見到表哥一個勁的看過去,給他解了衣裳就放兩個孩子自己玩,黃芩帶著阿夏跟著看著。
李春娘拿了瓜子花生出來,王慧珍也不客氣,跟著一起聊起來。
“表嫂,大人忙去了,我過來找你做個伴。”
冬日就是李春娘也不愛出門,這熱鬧少了不少。
“我可盼著表妹過來,志志也有伴玩,我成日在家也無聊,又不敢出去,怕孩子著涼了。”
現在唯一好點的就是何崇山在家時間長了,還能說說話。
“前邊也不知道什麼案子,木二過來喊人,我看挺著急的。”
“是呀,崇山也是忽然就走了,夫人可知道些?”
王慧珍也不知道,不過想來應該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木二說了一半,應該是跟遷到小蘭村的季家有關系。”
季家來的時候可是惹足了關注,那些人進了縣城可不是打眼,這季家還不跟原來那幾戶破衣襤褸就來了,還是有幾分體面的,只是都想不明白,走這麼遠干嘛?
“那個季家,听說爺們不少都是入贅的,回來還宗呢。”
李春娘也是听個熱鬧,畢竟還有三戶落在縣城。
“不是有幾家去了農場,表妹不知道?”
李春娘看王慧珍好奇,問了一句。
“那幾個最大的才十九歲,小的六歲,說不明白,去我那也是為了活命,都是贅婿的孩子,爹娘家人都沒有,我也不好戳人傷口問那麼明白。”
送過來的人有朝廷作保,清白這個事是沒大問題的,她也就沒多事,只是囑咐多看著點,要是犯了事在攆出去。
“表妹就是心慈,我倒是听了幾句,我給表妹說說。”
王慧珍有熱鬧自然不想錯過︰“表嫂快說。”
“縣城不是落戶了三家,這三家都是爺奶帶著孩子,有一家有個小兒子,剩下的三個是大兒子的孩子,原來姓許,說是在那邊出發前改的姓,另外兩家也不姓季,孩子親爹是招贅的,為了過來,改的姓。”
李春娘也好奇,所以跟著人多問了幾句。
王慧珍想想之前阮青瑜說的保密,這里邊怕是有什麼事,讓這些人就是改姓也要出來。
“所以有人不願意跟著去小蘭村,剩下的听說倒是都是季家的。”
“我听那些人說,這季家有傳統,一家就留一個傳香火的兒子,剩下的跟閨女一樣嫁出去,得一筆聘禮,這也是來人手里有錢的原因。”
至于人能來的原因,這些人倒是閉口不談,誰也沒問出來。
“表妹,我跟你說,季家的老的還是偏著自家的孩子,就是改姓的孫子孫女,嘖嘖,能吃上飯餓不死,那待遇可是差了不少。”
“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