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開始,主要是阮青瑜負責招待,一群人都巴結恭敬福王,只是福王並不在意,喝了一杯酒從容地吃了飯,就說要去透氣。
“我出去透透氣,各位自便。”
眼看著人要出去,也沒人敢攔著。
阮青瑜忙站起來︰“大家自便,本官去看看,大人,我先失陪。”
曾廣智示意照顧好人︰“去吧。”
阮青瑜跟上福王︰“王爺。”
“你出來了,誰去招待你的財神爺。”
“此次事成多虧了王爺和曾大人相助,王爺才是我的貴人。”
“哦。”
阮青瑜拿了寫好的折子出來︰“王爺,這是本次的事情來龍去脈,始末陳條,下官寫了兩份,請王爺批閱。”
福王似笑非笑,這個縣令還挺有意思,後邊隨身伺候的人上前接過︰“阮大人交給我吧。”
阮青瑜雖失望,不過好在福王沒拒絕。
“阮大人說說這蔚縣,窮鄉僻壤有什麼特殊之處?”
福王特意把那四個字咬的重,阮青瑜乍一听心里有些不高興,只是面上不顯,回過味似是明白了福王的問題。
“下官,王爺不知,蔚縣雖然偏僻算不上富裕,跟窮挨不上,這邊有一個叫洪村的地方盛產人參,下官春時就開始試驗人工種植人參,前些日子剛把種子又種上了,明年許是就有結果了。”
阮青瑜心一橫,就把人參的事說了。
福王這才正眼瞧了瞧人,嘴中道︰“有趣,有趣。”
剛接了阮青瑜折子的侍從上前︰“阮大人,小的煥風,是貼身侍奉王爺的侍衛,王爺對這些稀奇事很感興趣,要是阮大人有心,有成果了送個信過來,想必王爺也能高興高興。”
阮青瑜點頭稱︰“是,多謝煥風大人提攜,下官得了結果,就給王爺遞信。”
煥風說了一處府城的據點,阮青瑜心中吃驚,面上倒是不顯,謝過人之後這才進屋。
席上的人有人在奉承曾大人,只是離席的也有幾個,阮青瑜對于這些人的心思心知肚明,只要不惹怒了人,他就不想管。
有上峰在,總也少不了喝多了,王慧珍早就猜到這些人要喝多了,讓棗兒跟何大花交代好,熬了解酒湯,一人送上一碗。
阮青瑜難得有機會跟曾知府一起,借著酒勁拉著人說說自己的理想抱負。
曾知府有點醉意,不過還是把人的話听了幾分,不免高看人幾眼。
王慧珍在家並不擔心,早早就睡下了,阮青瑜自是沒回來,睡在前邊。
等把人都送走了,阮青瑜給縣衙的人都放了假。
“留兩個在這看著,有事去後邊找我,其他人都回去歇兩天。”
阮青瑜回家的時候,王慧珍帶著豆豆在吃烤紅薯,天涼了生爐子的時候扔里邊兩個,想吃的時候拔出來正好,豆豆能少吃一點。
“這個好,給我來一口。”
阮青瑜大步進屋,也不客氣,借著王慧珍的手,吃了一口紅薯。
“這是完事了?”
“啊啊啊啊啊啊”
原來是王慧珍放下紅薯勺子,豆豆這個小人不願意了。
“豆豆今天吃夠了,不能吃了。”
王慧珍回過頭示意人把孩子抱出去,省的他看見了鬧騰。
“外邊有點冷,給他裹厚實點。”
阮青瑜這個當爹的心疼孩子,王慧珍可不會傻傻的反駁說已經穿好了,打擊人關心孩子的積極性。
“王爺和大人都帶著人走了,我給人都放假了,累了好些天,再不休息,就都倒下了。”
王慧珍遞過去一碗烤栗子花生︰“今天烤的,餓了先墊墊,早上人都回來了,我想著人都累了,今天也讓人休息去了。”
阮青瑜扒了花生扔嘴里,吃完了才說︰“晚上想吃火鍋,看著準備一下。”
“行,這個簡單。”
“我剛見幾個人從家里走,這是有什麼事?”
王慧珍想著走的那幾個人,沒想到阮青瑜看見了,就解釋了幾句︰“那不是我怕昨天不順利,找了幾個過去熱熱場子,今天人來送東西的。”
說白了就是托,起哄的,昨天確實賣力,拍下來的東西都是王慧珍付款,算是一點心意吧,這幾個人今天一是送東西,而是結一下工錢。
阮青瑜沒想到還有這一出︰“我說昨天這拍賣師的話句句有回應,還真當人熱情呢,感情好是你找的人,夫人厲害。”
“哈哈,二爺過獎了,這人就喜歡熱鬧,有爭搶的東西才香,就像小時候沒什麼吃的,偶爾吃一次肉,那下筷子的手都比平時快。”
“昨天在下邊看著,是這個感覺,有時候我都覺的不買吃虧。”
“這不就對了,要我說這拍賣師真不錯,二爺可別虧待人。”
“那是自然,已經賞了錢好生送回去了,沒準下回還用呢。”
王慧珍搖頭︰“但願沒有下回。”
“是我說差了,最好沒有下回。”
這樣的事都是伴隨著大災的,這樣的事還是少有吧。
“夫人,你說那些行商的真這麼有錢?”
阮青瑜打小不缺吃穿,家里的事都有阮二老爺做主,也沒虧了他,所以他知道的甚少。
“自古經商的都有錢,沒有足夠的利益,哪有人願意冒著風險風里來雨里去的。”
王慧珍想了想又解釋了一句︰“掙的也是辛苦錢,二爺別覺得錢好掙,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陳家應該是有人把線路走通了,不過也是有風險的,像是天氣不好,或者一時眼拙看錯了貨,那這一趟不只不掙錢恐怕還要虧點。”
“當然這種事極少,多數時候還是能掙錢的。”
王慧珍說的明白。
“看來各行有各行的難處,不過之前在家時從沒有擔憂過這些事,就是年紀長些,爹也只是給我看看賬本,帶我出去看看,好叫我不至于不知世俗生活,只是對做買賣的行當了解的也不夠多。”
阮青瑜感慨慈父之心,阮二老爺也是為了他讀書專心,並不拿家事打擾。
“爹娘也是為了讓你安心讀書,像是我從小跟著父母,種地也好,做生意也好,親身體會到了,才能感受到這里邊的艱難。”
王慧珍想了小時候的日子,自己還是幸運的。
“我算是幸運的,沒受什麼苦,就是開頭艱難些,也沒到吃不飽的地步,家里爺爺奶奶並不偏心,多有幫襯,叔伯兄弟外家都是極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