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事情忙完就是中秋的事。
這是王慧珍和阮青瑜在蔚縣過的第二個中秋,中秋過後就是如火如荼的秋收。
王慧珍之前做的月餅偶然在澡堂子作為點心售賣,沒想到有位過路的商人看中了。
葛掌櫃過來回了王慧珍︰“陳翌年是常年走商的,做的是北邊的皮毛山里干貨的生意,還有就是沙漠里的肉干酒果的生意,商隊有五六十人,三十幾輛大車拉貨物,有幾分實力,自打來咱們這一次,回回都要繞路來舒坦幾日再走。”
講了這商人的來路,王慧珍也怕這人說假話,這走商的都要通關文書,進入一地就要有一地的章,當然各處沒問題也不敢卡人,一般上交個進城費就沒事了,進城費一般也不多,還能求個舒坦安全,大多數商隊是願意進城的。
“陳家當家的吃了咱們的幾樣月餅覺得有利可圖,就問了小的可否量產,他想多要點,小人回了這東西最多就放二十日,陳老爺說不礙事,要是做得了他們趕路走就是,還問了小的包裝。”
這月餅王慧珍定了一個木盒子,這木盒子用料不算厚,糊上牛皮紙,有雕花,甚是好看。
“陳老板很滿意,說是配了盒子,要定兩斤一個的月餅要兩百塊。”
“哦?”
王慧珍有點興趣,兩百塊可不算便宜,王慧珍這月餅餡料不同,價格不一樣,帶了糯米餈蛋黃的,火腿咸肉的都不算便宜,就是五仁的也比一般的貴,畢竟這一個月餅皮加餡足足有兩斤,澡堂子里供應的是巴掌大的月餅,兩斤都是切開送給人品嘗的。
“他想要什麼餡料的?”
“這個陳老板說都可以,他挨個要了一份,覺得都不差。”
主要是陳老板心里也有數,哪個能放哪個不能放還是很清楚的。
“那就五仁火腿和五仁的吧,這兩種想來是放得住的。”
王慧珍也是考慮到運輸和天氣的問題,這兩種是不容易壞的,耐煩的,像是咸肉的不好說,蛋黃豆沙的更不成,都要酸了。
一個兩斤的五仁月餅一兩半銀子,加了火腿的二兩銀子一個。
“你問問一樣各一百個,三日後交貨,行的話付一半定錢。”
王慧珍計算著自己的火腿,看來還要想辦法多弄點,家里的存貨這一下子怕是就沒了。
陳老爺也是個講究人,直接就付了一百七十五兩銀子。
這還有包裝,王慧珍交給王春陽何大花做,兩人商量進度,家里有常嫂子管著廚房,倒是也餓不到人。
何大花之前定了不少花樣子,這回用上了,加上農場的人一起忙活,王慧珍說了到時候按照一個月餅按照五十文給他們結算工費,到時候王春陽來分就可以了,算是給他們額外的獎勵,農場的人自然是願意,不過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手巧的,何大花讓人試過沒問題才上手。
最後加上農場的,一共是七個人,弄完了能有十兩銀子分。
阮青瑜還是吃了兩日常嫂子的飯菜,問︰“這廚房換人了?”
畢竟常嫂子的菜一般是大鍋的,做的味道不算差,就是不夠精致,肉眼可見跟之前吃的不一樣。
“大花嬸子後日就回來,之前做的月餅有人看上了,定了兩百個,我就讓人直接去農場做了。”
王慧珍解釋了一下︰“常嬸子做的飯菜也有一番滋味,二爺吃兩天換換口味。”
“你那個大月餅?”
“嗯,人家要的兩斤的,二爺先前還嘲笑太大沒人要。”
王慧珍有些得意,阮青瑜驚奇,那大月餅只能分著吃,一個成年男子也吃不完,又是糖油干果的,分量實在是大。
“那等節前給王兄送幾個嘗嘗。”
這個王慧珍早就想好了,月餅就要趁著新鮮吃,趕著頭幾日做完了送過去就成。
“嗯,這我都安排好了,按照去年的名單送,一家分點嘗嘗,保證獨一無二。”
王慧珍外邊定的就只有這兩種餡,以免送人之後壞了就不好了,自家送出去的,新鮮的可以多做幾種餡料,到時候說明白早點吃完就算了。
阮青瑜也沒多問,都是王慧珍的生意,家里她管著放心。
夾了一筷子菜吃完了說︰“要不再買個廚上的,以後要是有事也能換的過來。”
王慧珍好笑,看來這人不中意常嫂子的廚藝。
阮青瑜自己也笑了︰“真是由奢入儉難。”
常嫂子吧天賦不算高,力求做熟了,平日多是幫著準備材料,或者做大鍋飯給下邊人吃,這不做起來小鍋菜反而畏首畏尾的,不敢放調料,這菜就都淡了。
“不好買,咱家這小丫頭才尋了兩個,廚上的我讓人留意吧。”
王慧珍對有手藝的人好,原因就在這,實在是這年頭不好尋,好的一般人家也不往外放。
新買的兩個小丫頭原來是良民,家里父母意外沒了,還有個弟弟被族人領養了,都是普通人家養不起這些個,這才想著找個出路。
姐姐楊花十歲,妹妹桐花八歲,跟當年的王慧珍一個年紀,來的時候瘦伶伶的,怪是可憐的,不過到了阮家也算是有個活路,這也是族里盡量打听到的好去處,王慧珍給了十兩銀子安葬父母。
楊花家里原也因為之前祖父母相繼生病,沒什麼資產,弟弟年紀小,還是個男娃,自然有人願意收養。
楊花跟妹妹兩個女娃,年紀大還都記事了,村里也隱隱傳說克親的話,在家餓了幾日,族里的族老這才問了楊花願不願意賣了身有口飯吃,楊花明白要是不賣了身自己跟妹妹也沒個活路,就答應了,求著族里幫忙打听一戶好人家。
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賣身契寫明了賣身的原因,以備上邊查。
兩個孩子還小,平日里安排照顧豆豆,跟著兩個大丫鬟和嬤嬤學規矩針線這些。
“慢慢來吧,我看你那個農場倒是弄的有聲有色。”
說是紅星農場,王慧珍就高興︰“有時間咱們再去一次,這回大變樣,之前買的果樹可都種活了,明年咱們就有果子吃了。”
阮青瑜捧場︰“那可好,自家的果子甜,看來以後有福了。”
雖然平日也不缺果子,那真自家供的還是不一樣的。
王慧珍對這些果子還有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