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智先是在翰林院當值,後來外放一步步升上來的,任職的區域治理有方,得了稱贊的是個實干派,要不然也不能四十出頭的年紀一路升到知府這個位置,最主要的是得上位者惦記,這以後前程差不了。
阮青瑜是第五個被召見的,王志賢先一步進去的,不過兩人並沒有時間交流。
“下官阮青瑜拜見府公。”
按著規矩行禮拜見,曾廣智叫人起來。
“阮大人詳細講一下蔚縣的事。”
“是。”
阮青瑜比較細致的講了蔚縣目前的狀況。
“大人,蔚縣今秋的糧食收獲情況大概是減產,下官估計預計減產一半,按照百姓的存糧,明年上半年略有困頓。”
對著上官肯定是要哭窮的,蔚縣的情況雖然好一點,但是在其他縣只有三分之一的收獲時,還是不好太過突出。
“先前我看葉知府留下的文書,蔚縣是第一個放人打理田地的,阮大人好魄力。”
阮青瑜心思一轉,斟酌之後回復︰“多謝大人夸贊,也是為了百姓能填飽肚子,這才壯著膽子有此舉,只是水災嚴重,沖毀了不少,實在是可惜。”
曾廣智心中有點數,做上官的不可能下面人怎麼哭窮就相信,就那麼點東西,給誰是好呢,看來蔚縣多少情況比之前幾個地方強。
“之前志賢說阮大人想了法子應對,可否仔細說說?”
“大人要是不嫌棄,稱呼下官青瑜就可。”
曾廣智示意人繼續。
“是這樣的,家里夫人提議可以義賣慈善捐贈。”
阮青瑜詳細解釋了一遍即將的操作,不過沒說打了貴人和上官的主意。
“下官想著,要是能用現有的資源換取一部分支持,這樣既不違背朝廷的律法,又能切實解決蔚縣的難處,府公可有時間?下官代表蔚縣百姓誠摯邀請您來視察。”
曾廣智還是挺感興趣的,又關于這個流程,還有這個要拍賣的物品,這個阮青瑜來之前跟王慧珍仔細斟酌考慮之後寫了單子,阮青瑜拿出文書,遞上去。
“這是下官寫的明細。”
曾廣智收下,沒說去不去的事。
“行了,蔚縣的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等我考慮好讓人通知你。”
“是,有勞大人了。”
曾知府是個雷厲風行的,這一日就把管轄的知縣都叫過來匯報工作。
阮青瑜出來的時候已經下午未時中了,在官署看見王志賢,兩人互相見禮,也不敢太過親密,畢竟還有其他人,匯報完工作的,沒有知府發話都得在這等著,最後一個是吳知縣。
王志賢小聲地問︰“怎麼樣?”
阮青瑜輕點頭︰“等著大人通知。”
他是有把握曾知府能同意的,但是具體能到什麼程度還要看大人怎麼想的。
王志賢又說起來縣里邊的經濟問題︰“老百姓除了種地,也沒個別的收入,縣里邊又沒有之前的東西,哪里像南邊的景德,有手藝活,老百姓褡褳里鼓鼓的,生活別提多好了。”
王志賢早年游學,去南邊走過,看過南邊的富足,到了北邊可不是著急,只是北邊貧寒,除了黑土地,很難找出路。
阮青瑜何嘗不了解。
“王兄,這也是沒辦法,這新鮮的玩意運不出去,能運出去的又算不上頂好,可不是為難。”
阮青瑜說起種藥材的事︰“去年收成還算可以,今年直接減產一半,有的還要補苗,明年要是好的話,也能有點收獲。”
王志賢有些心動,仔細探討自己的 縣能不能種植。
王慧珍是管不上,阮青瑜走的第二日,就帶著豆豆一起去了紅星農場。
何大花正好準備試著做月餅,這邊有地方有人幫著忙活。
王慧珍是想著趁著阮青瑜不在家,過來看看,也算是帶著豆豆野游了。
這農場的空氣就是比縣里好,當然這個時候也沒有不好的,畢竟污染還是少的。
“夫人,這種蛋我都看過了,都正常。”
邱氏知道夫人過來,就忙著過來問安,阿夏在家待了幾日了,這人回來邱氏心里就安穩了,人長高了長胖了,看著規矩也好不少,都是跟著主家的恩德。
丁阿春也羨慕妹妹這一番造化,只是想想當下人的也不好當,又有些心疼。
丁阿秋是覺的二姐變漂亮了,攙著人說說縣里邊的事。
王慧珍過來自是要看過農場的事,移植過來的果樹都成活了,那場雨有好也有壞。
看著百畝的果樹林,王慧珍欣喜,以後自家也是吃不完的果子,主要是成就感太強了。
“金管事,這果樹長的不錯,給你記一功。”
金達欣喜主家的賞識,不過還是實話實說︰“都是馮叔和黃家老弟愛護,兩人有些天賦,果樹林多虧了兩人打理。”
金達之所以服眾,就是這一點,品行好,不管是王慧珍還是農場的人,都比較佩服認可。
“是嗎?都有賞,只要做得好,在我這里就不會少了賞賜。”
“夫人仁慈。”
金達原先是想著過渡一下,就可以去外邊了,畢竟這邊離人遠,相信其他人之前也是這麼想的,畢竟是自由身,也不想一直給人做活,不過王慧珍這待遇也好,還是為人也好,真是大方,只要有功勞,沒有虧待的,現在不少人跟金達一樣,估計是不想走了。
王慧珍做的其實也沒有很多,只是她比較尊重人的勞動成果,也看重有手藝才能的人,秉持著不能虧待的原則,在外人看來,就是一片真誠仁慈了。
王慧珍這次過來,帶了布料糧食,還有一些獎勵,主要是之前那麼亂,農場沒出岔子,她覺得這就是事,也叮囑了過冬的事,可能年前她就不過來了。
何大花烤了好幾次,最終成功了做出了大月餅。
“夫人看看,這樣可成?”
王慧珍看著做好的月餅,滿意了,讓人切了分給大家嘗嘗。
“這味不錯,大花嬸子,你試著多做幾種餡料,讓春陽去定了盒子,留著中秋送人。”
王春陽也分了一牙月餅,小時候是一家分兩三個月餅,小小的巴掌大的月餅,現在是好大一塊,餡料也豐富,吃著一樣幸福。
“表姐,這月餅是我吃過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