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陽第二日就去了,跟龔五說好。
“夫人仁慈,想著要是洪春芽過來,萬一有眼紅的舉報,對你不好,所以收到身邊做活,兩年時間,攢下月銀在學學本事,你小子有福了。”
龔五還沒想到有這樣的喜事,當下就要磕頭跪謝,王春陽忙攔著︰“想謝夫人就好好看著這里,夫人記著大家的好。”
“這是一定的。”
“邱嬸子你求的事成了,還得勞煩你們夫妻去簽了契。”
邱氏听見即高興,又傷感女兒要走了,回去找丁馬找人換了班一起跟著去城里。
丁阿夏走的時候,滿心的惶恐,不知道以後離了爹娘怎麼樣,阿楚也雙眼帶淚,她年紀大點,知道阿夏去伺候人,以後就不回家了。
丁阿秋還不知道什麼意思,就知道姐姐說下次回來給她帶糖吃。
王傳陽帶著人去了洪村,找了村長說了這事。
洪村長感激︰“夫人是菩薩心腸,我替草芽謝謝夫人,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草芽,你可要給夫人磕頭,以後好好做活。”
洪草芽不懂,不過村長是村子里見識最多的,她說是好事那就是好事。
“那我還嫁人嗎?”
洪草芽小心翼翼的問,她也不懂嫁人做什麼,就只知道嫁人生孩子,好好做活吃飯。
媒婆看著這丫頭笑著說︰“這傻丫頭,先去給你和龔五辦了婚契,你先去縣太爺家里學兩年,看看眼見識一番,夫人仁慈還給你月銀,你去了好好干活,听夫人的話,兩年後再回來成親。”
洪草芽听懂了,點頭。
洪村長帶著人跟著一起去縣衙辦手續。
王春陽看著兩張契書,帶著人回去。
邊走邊說︰“一會見了人要有規矩,不要亂看懂嗎?”
邱氏和丁馬給大人磕了頭,就出去看大夫,洪村長趕了車來,說是帶人回去,不讓王春陽再跑一趟。
“夫人,這是丁阿夏,這是洪草芽。”
拉著兩人過來,兩人一直低著頭不敢抬頭,這下听著家里人的囑咐,直接跪下,磕了頭,可給王慧珍驚了一下。
“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吧,以後好好做活,不會虧待你們。”
“棗兒你帶著這丫頭,叫阿夏是嗎?這名字不用改了,挺好的,草芽就听你秦嬤嬤安排吧。”
棗兒上前說︰“夫人,我知道了。”
說著領人下去了,秦嬤嬤也安排人,先去掃院子,觀察觀察再說。
黃芩陪在王慧珍身邊說︰“那姑娘跟我那時候還挺像的。”
“是呀,剛見你的時候也是瘦瘦小小的一個人,倒是挺 的,听說能吃飽飯才跟著我走。”
“噗嗤。”
黃芩樂出聲︰“夫人還記得,那時候餓怕了,誰給口吃的就跟誰走,誰想到掉到福窩里了。”
黃芩是非常滿意的,她家里是爹娘出意外沒了,弟弟被領養了,剩下她,她叔伯對她不好,那時候經常一天就一碗米湯,都能數清楚有幾粒米。
後來實在餓的不行了,听人說給人當丫鬟能吃飽,就偷跑出去自賣自身,那時候不懂什麼叫賣身,就想著吃飽,好在遇見好人家了,跟著小姐身邊伺候,沒遭過罪,知道賣身契的意義也不後悔,要是不賣身活都活不下去了,能不能長大還是兩說呢。
王慧珍想起給孩子做衣裳的布問︰“黃芩,那個棉布布樁到貨了嗎?”
她想要細棉布給孩子做衣裳,更透氣,秦嬤嬤也覺得好,富貴人家覺得絲綢緞更好,但是透氣性來說還是棉布更好,尤其是細棉布,摸著柔軟,穿著透氣舒適。
王慧珍一直用細棉布做里衣,後來結婚了也改不了這個習慣,阮青瑜得了件之後,也開始穿棉布做的衣裳。
這邊的布莊的細棉布,王慧珍覺得不夠細,就托掌櫃的想辦法弄點南邊的好布。
“還沒信呢,估計還要等等。”
王慧珍是打算孩子的衣裳腳步都用這個,也不打算繡什麼花,孩子穿著舒服點。
所以要的不少,這掌櫃的也是托人打听訂貨,還沒到貨呢。
且說王老四家這邊,何氏和大嫂周氏王慧巧也在做針線。
何氏算著日子︰“你這個倒是比慧珍大一個月,到十月份也就不熱了,坐月子正好。”
周氏接話︰“可不是,也不知道到時候大姑子那邊還能不能送個信過去。”
這是怕冷了不好通信,本來就遠。
“姐姐那邊也不知道是小外甥還是小外甥女,我兩樣都做了衣裳,還得提前找人送過去。”
王慧珍今年訂婚,明年成婚,在家日子也不多了。
“等過了九月,我就讓你爹想辦法找人捎過去,就是這路真遠。”
何氏嘆氣,這就是遠嫁的壞處,就算是想關心一下,也不容易,這雖然嫁的不近,但是離的遠了。
王慧珍過的日子是吃嘛嘛香,還算是舒服,偶爾還會出去逛逛,棗兒黃芩緊張,秦嬤嬤跟著左右觀察著,時刻預備著出手,好在沒什麼危險也沒有意外。
“鮮玉米了,好吃的鮮玉米了,兩文錢一穗。”
王慧珍這日又要出門,現在肚子明顯大了,听見有人賣玉米的,還有些新鮮。
“這玉米就下來了?”
“這位夫人,我家這是早就育種的早玉米,養的可費事了,現在滿街上我是獨一份。”
這年輕人腦袋活,種了半畝地的早玉米,就想著賣個好價錢,這時候確實都沒下來呢。
“夫人來幾棒嘗嘗,保證嫩,三棒就給五文錢吧。”
這價格可不便宜,不過嘗個鮮也好好,不差那一文兩文的。
“都要了,你這有多少?”
王慧珍想著也別自己吃,分給後院點,也不是多貴的玩意,就是吃個新鮮。
“哎呦,大主骨,我一共掰了四十三棒,剛才賣了三棒,還有四十棒,您就給七十五文,送您一棒。”
“好,棗兒把錢給了,這太沉了,你給送家里去。”
“成成成,您說個地址。”
知道是縣衙後院這人有點緊張,黃芩見狀︰“你怕什麼,又不是去縣衙,到了敲門,說是夫人買的,放下就成。”
“哎哎,您放心,保準送到。”
如今走多了也累得慌,現在正是菜多的時候,不少人帶了菜來賣,也補貼家用,王慧珍就讓人買了不少豆角黃瓜茄子,就是番茄也買了不少。
晚上阮青瑜回來看見滿院子的菜問︰“夫人這是買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