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把阮青瑜的禮品單子遞過去。
看著上邊的南洋金珠首飾二十三件,鍍金身彌勒佛一座,舶來司鉤織十二月花樣蕾絲布料一套,琉璃飛花墨蝶硯台一塊。
葉知府看了笑道︰“這個蔚縣的阮大人倒是有趣。”
這份禮物要說多貴重肯定沒有,最貴重的就是那套首飾,最有趣的是布料和硯台,這兩樣看著是舶來品,不尋常見。
齊氏早就看見了那些蕾絲布料,已經想好怎麼分了,沒有女性不喜歡。
確定沒敷衍,葉知府就翻看吳知縣的,看完了撇下帖子︰“這還真是一塊頑石。”
吳家也不算窮,也有幾分人脈,但是這性子是沒辦法的,吳知縣的禮單就是尋常的綢緞布料和文房四寶,算下來一百兩銀子要有的。
阮青瑜也是得了王志賢提醒改的禮單,原話是︰“咱們葉知府就愛憑第一印象記著人,還有就是討厭人不重視他,尤其是第一回拜見,可是要慎重,後邊熟了,按著規矩辦事就成。”
說著五掌張開拍了拍人。
阮青瑜這心里就有數了,把王慧珍給帶的東西挑出來,這四樣加起來差不多要五百兩銀子,後邊兩樣更是這邊沒有的,勝在一個稀罕。
一般明面上的規矩是孝敬個一二百兩的東西就算了,吳知縣只是按著規矩辦事,不算是不尊重人,就是葉知府的性子,只能說沒什麼好感。
這知府家里也不是光收禮,還會給些賞賜,都是外邊來的東西,多數是北邊不常見的。
阮青瑜覺得王慧珍能喜歡,他得了一籃子回禮,看著有桂圓干一包,芒果干一包,獼猴桃干一包,楊梅干一包,瑤柱一包,鮑魚干一包,花膠干一包,蝦干一包。
這看著走的人都是這樣的籃子。
阮青瑜請了王志賢吃晚飯︰“王兄,我初入官場,多虧你提點,我這敬你一杯。”
王志賢也喝了酒︰“阮老弟,咱們也是緣分,能在一府臨縣同為縣令,以後要是能守望相助,也不浪費這緣分。”
“一定一定,我是••••••”
阮青瑜說了自己的出身,還有家里的情況,這就是有意交好的意思。
王志賢也有意,說了家里的事,他是齊魯之地之人,家里也算是小有產業,族中也有當官的族人,就是官位都不算高,分散在全國各地,跟來上任的也是妻女,娶妻孔氏,嫡長女王攸寧今年三歲。
阮青瑜喝的高興說︰“我妻子年歲小,就愛琢磨點吃食,等我回去,著人給王兄送年禮。”
“那我可等著人來。”
兩人相談甚歡,隔日道了別,就分別回家。
王慧珍正算著日子︰“棗兒,這兩日灶上的湯不要斷,二爺也該回來了。”
王慧珍想著給跟著的人的福利,把後院的王春陽叫過來。
“大姐。”
王春陽叫大姐是按照王老四家里這邊排的。
“春陽,怎麼樣?想家嗎?”
來了一些日子,怎麼也才是個半大小伙,還沒成年呢。
王春陽還挺喜歡跟著來的,這里都把他當大人,當然也會適當照顧他,適應的還挺好。
“大姐,我挺好的,後邊幾位哥哥都照顧我,姐夫也關照過,跟著學了不少本事。”
“那我就放心了,大伯把你交給我,我就要負責,你有什麼事就找姐說。”
“知道了大姐。”
“那行,我讓人給你做了兩件厚衣裳,一會拿回去穿。”
“謝謝大姐。”
王春陽知道自己跟來多少要王慧珍操心點,臨走前他爹給他銀子了,讓他看著年節給堂姐姐夫送點東西。
王慧珍又聊起來跟著的幾個阮家子弟︰“跟青湖他們相處的還好吧。”
說起這個,王春陽回答的就快了︰“好,幾個哥哥都照顧我,時常一起吃飯,我們約著做家務,他們都照顧我小。”
他們的飯菜一般是這邊何大花做好的,幾人領回去吃,所以一起吃也正常,除非出去辦事,趕不回來。
“那就好,平日閑著的時候都做什麼?”
“有時候去縣里逛逛,了解一下這邊的街道,是青黨哥說的,都了解清楚以後好辦事,有時候青湖哥我們自己做飯吃。”
這邊王慧珍囑咐給他們做飯的標準是一葷兩素,量大點,主食管夠,何大花一般變著花樣做,這也是王慧珍特別滿意她的原因,這幫小伙子想吃點額外,也會自己開火。
“你們還會做飯?”
王春陽說到這有些不好意思︰“我在家就跟我娘學過一點,主要是青平哥做的好,平日吃的也挺好的,就是嘴饞了才會找時間做。”
這是解釋為什麼自己做飯 ,不是嫌棄飯菜不好,這小子後知後覺想起來,他們的飯食都是王慧珍管的。
王慧珍還能看不明白人的意思,笑著解釋︰“那我就放心了,過年打算給大家分點肉,你們能自己做,就不換了。”
本來王慧珍考慮,這幾個人要不要單獨多給點賞錢,就不給東西了,想來想去不合適,這不是把人叫來,聊上幾句,就知道怎麼置辦了。
“大姐,年禮就不用了吧,我們也沒做什麼。”
王春陽以前只見過幾個叔叔給老爺子送東西,自己只是跟來學本事的,怎麼還發東西。
“這你就不用管了,跟著二爺還能虧了你不成,那沒什麼事,你回去歇著吧。”
王春陽來之前他娘囑咐他了,讓他听堂姐的話就成,就取了衣服回去。
這功夫阮青平和另外一個阮青安也在,看著回來拎著包袱,就問︰“這是得了什麼好東西?”
王春陽也不瞞著,老老實實說︰“大姐讓人給我做的衣裳。”
拆開包袱,是上下兩套厚衣服,續的棉花不少,摸著就暖和。
兩人有些羨慕︰“夫人對你真好。”
他們是阮家的族人,按理說王慧珍是做嫂子的,跟他們應該也親近些,也是因著年歲都差不多,王慧珍也不好像給王春陽這樣,私下細致的準備衣物,還是要避險,所以給他們的東西都是份例里大家都有的東西。
王春陽也嘿嘿笑,不說話,這事大家自然都清楚,就跟阮青瑜更看重阮家子弟一樣,王慧珍更想著娘家人,這都是正常的,沒必要爭論。
阮家能跟來的都算好,不管怎麼說該有的心機還是有的,所以幾人才能處的這樣好,還能開玩笑︰“要是我衣服沒了,春陽你可要借我穿。”
阮青瑜坐馬車上,這天越來越冷,干冷干冷的,風也大,木二還跟著抱怨︰“二爺,這都這麼冷了,在北邊那人能活嗎?”
阮青瑜裹裹身上的大氅,冷的不願意伸出手嘆氣︰“這天地變化,一地一俗,各有各的活法。。”
木二又討論起家里準備什麼吃的︰“也不知道廚房準備什麼吃的,要是下車能喝口湯就好了,這胃都是涼的。”
嘮嘮叨叨中就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