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的,今天你做主。”
王慧珍點了中辣的鍋底和骨湯的鍋底,這邊的肉都是手切的,刀工顯然經過考驗,不管是豬肉,牛肉還是羊肉,都鮮美的很。
“二爺,這羊肉比在京城那邊的好吃。”
這羊肉一點羶味沒有,鍋里涮一下,沾上芝麻醬香的很。
“听說是草原趕過來的羊,現宰殺的,每日限量供應兩只羊。”
這老板是個能耐人,要不然也不能把這火鍋店做成老店,來往的客商還有本地人都會來捧場,也沒讓人失望。
王慧珍吃的心滿意足,一邊覺得辣鍋辣,一邊忍不住夾。
阮青瑜趕緊把涼的山楂果遞過去︰“喜歡吃辣鍋,咱們到了蔚縣就置辦起來,你吃點這個糖漬山楂解解辣。”
王慧珍用勺子舀了一顆山楂,加了不少的糖熬制的,放涼了,配上火鍋正好解辣清涼。
“二爺你不懂,這個好吃的就是鍋底,也不知道賣不賣,自己家可做不出這個味道。”
阮青瑜吃這個辣鍋不敢多吃,有點辣,吃骨湯的就好︰“辣鍋的肉香都少了一半。”
這就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酸甜苦辣皆有人愛。
兩人最後找到掌櫃,買了兩罐火鍋底料,才心滿意足的回去。
“慧珍,明日咱們就出發,你讓人去告知幾位嫂子,盡量早點趕路,怕下大雪,就難走了。”
阮青瑜這邊帶路的鏢局管事過來找他商量出行時間,建議盡快走,趕在大雪之前到地方。
“行,我這邊讓人備著點姜湯,路上兩個時辰灌上一口,孩子們坐一輛車,湯婆子灌上,盡量保證溫度。”
王慧珍還找幾位嫂子問還有哪處遺漏,主要是她沒當過母親。
“夫人,就是這孩子有拉尿,可怎麼好。”
陸氏畢竟養了三個孩子,這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
王慧珍想著是這個道理,最大的女孩八歲了,最小的一歲多。
“車上放個恭桶,就是怕幾位嫂嫂不要嫌棄,要是孩子用,就拉個簾子擋著點。”
林氏有個五歲的女兒,四歲的兒子,想著也只能這樣了︰“這也算是個法子,給孩子少喝水,盡量趕在休息的時候處理好。”
孩子哪有個準,所以還是要做準備。
“表嫂,你這邊就要多帶幾張尿布,亮亮年紀小,勤換著點,這天冷,尿了就換,等到了晚上烤干了就好了。”
李春娘想著也只能這樣,就點頭。
睡了一晚安生覺,早早就出發了,盡量今日晚間趕到到下一個驛站或者城市。
最大的車給幾個孩子了,王慧珍阮青瑜帶著棗兒黃芩坐一輛車,
冬天趕路有好有壞,壞在氣溫低,荒涼,好在無樹蔭遮擋,視野開闊,也算是不錯。
這坐車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閉目養神,手也是不願意伸出來,中午停下做飯的時候就是難得的活動時間,圍了帳子,女眷解決生理需求,男子就沒這待遇了,隨便走遠點,就是阮青瑜這當官的也不例外,給荒野留下一份肥料。
出來一會凍得臉都紅了,王慧珍堅持下來走走,活動一下身子,免得越待越冷,手腳僵住。
一般中午盡量熱些干糧,一人分一碗熱湯,粥是來不及做的,王慧珍找人定制的陶瓷燜具做出來的粥也只夠幾個孩子喝的,王慧珍不好意思搶孩子的飯,也是跟著吃的大鍋飯,有時候沖一碗油茶面,也算是一頓,都不用減肥,這身條又瘦了。
在這枯燥無聊中,一行人離著蔚縣更近了。
“鏢頭說還有一日就到,在堅持一日。”
阮青瑜看王慧珍我無聊的盯著黃芩打絡子,說了一個好消息,王慧珍覺得自己有氣無力的樣子,說不上好看,在齊全的人,也只是回了句︰“那就好。”
阮青瑜也不在乎,他也是勉強打起精神,畢竟整個隊伍是跟著他的。
听著外邊呼嘯的北風,一個晚上過去,早上起來天陰的厲害。
“阮老爺,恐怕今日要下雪,咱們是加快還是等等。”
鏢頭來報的時候,兩人正在吃早飯,王慧珍這時看一眼天氣,才覺得不好。
“這雪能下大嗎?”
阮青瑜也不知道︰“付鏢頭,要是等雪停了幾日能上路。”
“這,回老爺的話,不好說,看著雪不小,要是雪化了也難走。”
付鏢頭也有些為難,按照經驗這雪小不了,要是雪不化,那走車容易打滑,雪化了泥濘住也不好走,最好的就是今日趕路,盡快到地方,就是落點雪也比等下完了走強。
“二爺,要不趕路吧,中午不休息,打包點干糧,大家湊合一下,下雪天不冷,雪化時氣溫才低,那時路更不好走。”
付鏢頭點頭,這個縣令夫人還算是有見識,見兩人都是如此,阮青瑜就下命令急速趕路。
王慧珍找到陸氏︰“大嫂,一會你看顧些,今日要辛苦些趕在雪落下之前到,要是到不了,也要爭取早點到地方。”
陸氏不知道為何要著急趕路,不過想到阮青黨在蔚縣,早點過去也好,就點頭︰“夫人放心,我會多看顧孩子的。”
這趕車的速度都比往日快了不少,有些顛簸,不過大家都忍著。
天陰的越來越厲害,現在氣溫反而沒有那麼的冷。
“看來這雪小不了。”
阮青瑜皺眉,也不知道蔚縣的防寒工作做的怎麼樣,要是雪下大了,壓塌了屋頂,那是要出事的。
一時間憂心種種,王慧珍看見︰“二爺,怎麼了?”
阮青瑜說了心中的擔憂︰“也不知道蔚縣的防寒措施做的怎麼樣?”
王慧珍安慰人︰“前任縣令連任幾年,應該是有規範流程在的,二爺也別太擔心。”
就是擔心也沒用,到了近郊的時候這雪花就飄落了,再有一個時辰就到地方了。
“全速前進,到了大家就有地方住了,木二前後通知下。”
“是,二爺。”
這車趕得更快了,又要穩當,幾個孩子嚇得哭起來,大點的還能听話,小的還听不懂,但是也顧不上了,先進縣城再說吧。
再說葛大牛這些人,提前五日到了,拿著信物去縣衙,只有縣丞在,縣丞姓常本地人。
看了阮青黨遞過來的信件說︰“失敬失敬,竟然是縣太爺的族人。”
阮青黨是三人的領頭人,代表著阮青瑜︰“縣丞大人客氣,阮大人派我們幾個先行過來,看一下住所,提前料理好。”
“應該的,按理說該上任大人交接,只是大人等不及了,就先去赴任了,這縣令大人住的官署倒是空出來了,還留了幾個本地的老僕。”
常縣丞拿著鑰匙帶人過去,這里邊還有一個廚娘,一個看門的大爺,一個灑掃的婆子。
“多謝縣丞大人。”
阮青黨接了鑰匙,常縣丞也說了要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就說一下,他安排人去買。
阮青黨幾人來時得了吩咐,除了打听東西在哪買,其他的並不麻煩人,不知道大部隊什麼時候到,就按照之前規劃的,先把過冬的柴和煤炭買了,每日燒上一回,暖暖房子,采買糧油等吃食在廚房,那廚娘兢兢業業,就怕被辭退了,阮青黨等人直說好好做活,等夫人吩咐。
派了阮青栓去縣成門口等著接人,這下了雪,阮青栓更不敢走,怕錯過人。
“大人!”
阮青栓可算是在天黑前見到了大部隊,在有點黑乎乎的冬日里,這一行還挺明顯,守城的官差知道阮青栓等著縣太爺,更是殷勤。